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并購決策目標企業估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企業發展基本上有兩種方式:自身積累的內涵式發展和通過并購進行擴張的外延式發展。企業并購可分為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混合并購。從經濟學意義上講,企業并購可以促成有限資源更為合理的流動,并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從實際意義上講,通過并購可以實現快速業務擴張,或盡快進入有吸引力的市場。實際上企業兼并收購的動力就在于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快速整合資源或分散風險或提高盈利或進入新的領域,以獲得在未來得到更高的市場地位或更高收益的能力。
并購過程中對目標企業正確的價值評估是并購成功的關鍵。目標企業價值評估是指對目標企業的股權或資產做出的價值判斷。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可以為買賣是否可行提供客觀基礎,也可以使并購企業和目標企業在并購談判中做到心中有數。
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從并購過程看,目標選擇與評估是并購活動的首要環節,而目標評估的核心是價值評估。并購目標選定后,就要對其進行評定估價,其中以貨幣為基礎的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是最為重要的。(2)從并購動因看,是總體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具體表現為謀求協同效應,實現戰略重組,開展多元化經營,獲得特殊資產以及最低成本等。但是只要價格合理,協議總可以達成。因此,談判的焦點就是對目標企業的估價。(3)從交易雙方看,目標企業和并購企業均為理性的,都希望價格對自己有利。由于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和主觀認識的局限性,所以需要第三方從公平角度對目標企業進行估價。
企業價值存在著三種形態:一是企業內在品質本身具有的價值,隨著商業形勢而變化,是衍生后兩種企業價值形態的原生基礎。二是人們通過對企業價值估值而得出的價值,這是人的主觀認定,而且因人因估值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三是表現為市場交易價格的企業價值,可以稱之為市場價值,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因此,評估目標企業的價值,可以從四個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1)基于資產的企業價值。這是指把企業理解為一群資產的集合,各項資產的價值加總構成企業的價值。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沉沒成本,賬面價值反映的是歷史成本,多屬于沉沒成本,所以在財務管理上,它與投資決策無關。(2)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價值。企業價值是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由兩個參數所決定: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以及把未來現金流量折算成現值的折現率。企業價值是企業經營的當期和未來各期自由現金流量的折現值。折現率是一個反映風險程度的指標。(3)基于并購重組的企業價值觀。它體現了系統論哲學的價值原理:企業價值還存在于與其他企業互補互換的關系之中,存在于潛在的能夠建立起來的協同結構之中。(4)基于選擇權的企業價值。選擇權即期權,現實中有兩類企業特別適合以基于選擇權的企業價值觀來看待:一是新經濟企業尤其是新興高科技企業,二是經營到中途并已獲得特定的經營優勢,但現金流量枯竭的企業。
對目標公司進行價值評估,按不同的財務項目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1)以收益和資產為基礎;(2)以現金流量為基礎;(3)以投資資本及其增加價值為基礎。
現金流量折現法是一種理論性較強的方法,它是資本預算的基本方法,在投資項目評估、證券估價等方面應用廣泛。現金流量折現技術不僅適用于企業內部增長的投資,如增加現有的生產能力,也適用于外部增長的投資,如并購。據統計,大約有一多半的有收購意圖的企業主要依靠現金流量折現技術對并購進行評估。絕大多數的文獻表明,現金流量貼現法是最科學、最成熟的價值評估方法。
現金流量折現法是把并購后未來目標企業的現金流量以設定貼現率貼現而得的現值,即企業價值。該理論認為,一項資產真正的或者說是內在本質的價值取決于該資產創造未來現金流的能力,即任何資產的價值等于其預期未來全部現金流量的現值總和。資產所有者以及潛在投資者只關注現金流。
現金流量折現法其公式如下:
V=∑CFt/(1+i)t+TV/(1+i)n
式中:V為目標企業的價值,i為貼現率,CFt為目標企業第t年現金流量,TV為目標企業的終值,n為預測期。
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步驟
第一步:預測確定的時間范圍(通常是5年到10年)投資者可以獲得的自由現金流。該時間范圍的最后一年稱為“期末年”;第二步:預測期末年以后產生的自由現金流;第三步:將預計發生的自由現金流用加權資本成本來進行貼現,得到的現值就是公司債權人和權益人能得到的現金流的現值。第四步:現金流量貼現估值的敏感性分析。由于預測過程中存在不確定性,并購企業應該檢查目標企業的估價對各變量預測值的敏感程度。這種分析方法可能會揭示現金流量預測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一些需要并購企業關注的重大問題。
作為企業投資最常用的基本評價方法,折現現金流法的核心思想是將企業的未來預期現金流按照企業的資本成本率進行貼現,折現為現值并進行加總來進行企業投資評價。貼現法的使用最大問題在于貼現率選擇的準確性。而他的不準確可能帶來結果不正確。更可怕的是它的錯誤結果卻披上了完美的外衣。因而具有很大欺騙性。一些學者和實業界人士也認為,用折現現金流法進行投資評價很可能造成價值的低估,忽略了企業擁有進一步決策的選擇權,如在并購投資決策中的延遲投資,進一步投資、放棄、轉移等等,而這些權利是有價值的。
盡管如此,在實際中,我們還因應鼓勵更多地采用這種方法,因為它的過程和結果均是重要的,尤其當它用在買方確定最高價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