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及防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首先從解讀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的概念入手,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具體動因、常用方法進行具體研究分析,其次針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問題提出防范對策,并且以綠大地財務報表粉飾事件為例進行案例分析,希望進一步對財務報表粉飾問題進行更為全面、詳細的探討研究。最后對本文進行全面的總結,期望我國上市公司能規范的進行操作運行,真正做到保護投資者利益不受損失,并營造一個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環境。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防范策略
1財務報表粉飾的概念與動因分析
1.1報表粉飾概念
財務報表粉飾指的是企業管理層通過各種手段人為的調節報表數據,使數據顯示出公司是盈余狀態,使企業向外公布的各類報表達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為。報表粉飾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類型:①符合法規的粉飾,也叫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層在會計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運用相關會計處理方法,對企業對外財務報告的會計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達到合理合法的避稅、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②不符合法規的粉飾,也叫利潤操縱。利潤操縱是公司管理層,為了追求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財務報告成果,利用會計法規存在的缺陷、漏洞,對企業財務利潤進行的人為調節行為。
1.2報表粉飾的動因
一般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報表粉飾的動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為獲取公開上市資格。②避免被摘牌終止上市。③獲取銀行融資和商業信用度。④避稅或減少納稅。
2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的主要方法
2.1利用資產的確認與計量進行報表粉飾
2.1.1利用資產重組粉飾報表。資產重組是指對企業資產享有所有權的所有者,對賦予在資產上的權利進行重新分配的過程,主要目的是調節企業現有的資本結構。
2.1.2利用資產評估粉飾報表。根據會計信息質量要求里的謹慎性原則以及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應該在利潤表里體現資產減值損失。因為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往往會影響股東和相關利益者,對企業經營狀況、經營業績的客觀評價。所以上市公司會利用資產評估,將應收賬款、存貨、無形資產等計提的減值準備,在期末想方設法評估為已減值,以此來實現抵減“資本公積”、“資產減值損失”的目的,使得利潤快速虛增。
2.1.3利用虛擬資產粉飾報表。虛擬資產是指,企業由于自身缺乏相應的承擔能力,將已經發生的費用、損失,在短時間內確認為遞延資產、待處理財產損失等資產。上市公司會將已經發生的費用、損失,例如折舊費用、管理費用等在短時間內確認為虛擬資產,這樣可以達到延遲確認或少攤銷的目的,從而虛增當期利潤。
2.1.4利用利息資本化粉飾報表。根據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為長期借款而支付的利息費用,可以確認為相關費用,即費用化處理,也可以計入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成本,即利息資本化處理。之所以規定利息資本化,是要求企業對資本性支出和經營性支出做出正確的判斷,并予以區分確認。但是,在現實狀況中,許多上市公司卻利用利息資本化的規定,人為的將本用于經營的利息支出進行資本化確認,減少費用化處理,從而粉飾報表降低了當期損益,增加了利潤。
2.2利用收入、成本費用的確認與計量進行報表粉飾
2.2.1利用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調整利潤。其他業務利潤不是由主營業務產生的,但期末匯總時也包含在營業利潤中,對上市公司最終得出的營業利潤數額影響還是很大的。一些經營業績急下滑的上市公司,通常會在臨近期末緊急出售原材料或將固定資產出租,從而獲取巨大的其他業務利潤,來彌補主營業務的虧損,從而粉飾報表增加利潤。營業外收入雖說也不是企業經營活動所取得,但也要計入期末企業的利潤總額。一些上市公司在主營業務出現虧損的情況下,會利用出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方法來獲取巨大的營業外收入,以此來粉飾報表實現扭虧為盈,損害了報表使用者的利益。
2.2.2調節銷售成本粉飾報表。上市公司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會通過調節一些成本科目來降低銷售成本,使利潤虛增。例如,一些上市公司會變更存貨的計價方法,以此來達到降低銷售成本的目的;還有些公司在利用定額成本法計算最終銷售的產品成本時,不會將定額成本差異攤銷給本期的銷售產品,從而降低本期的銷售成本,虛增本期利潤。
2.3其他報表粉飾方法
2.3.1利用關聯交易粉飾報表。上市公司利用關聯方之間的交易粉飾財務報表通常表現在以下3方面:①利用交易中可變的協議價格虛增利潤,由于上市公司不會對交易價格的確定依據對外做出說明,換而言之,公司可以在投資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制定有利于公司增加利潤的協議價格進行關聯交易。②母公司會將相關費用分攤到關聯公司以此來減輕費用的負擔虛增利潤,例如,一些關聯公司會承擔母公司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③一些上市公司會采取委托關聯企業進行經營的模式來控制、操作利潤。
2.3.2通過地方政府援助調節利潤。企業通常在上市之后,都能夠帶動公司所在地周邊區域的經濟快速發展。因此,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能推動本地經濟快速發展,通常會對本地的上市公司進行財務方面的援助,會采取政府補貼、減少稅收等手段來幫助上市公司,這些援助金額都是巨大的,使得一些快撐不下去的公司依然能變虧損為盈利,這些盈利并不是因為企業經營業績而帶來的,所以也欺騙了投資者們。
3案例分析
3.1綠大地事件簡介
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2007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同時也成為當時云南唯一一家上市的農業科技大公司。2010年4月,外界投資者們開始質疑綠大地的經營業績,也發現了其財務報表存在造假問題,證監會開始成立專案組對綠大地進行調查;2011年3月,有關部門正式逮捕拘留了綠大地的董事長何學葵,并且對公司一些重要的高管人員也進行了控制,由此綠大地公司財務報告粉飾造假事件正式被大眾所知,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其的強烈反響。
3.2綠大地財務報表粉飾手段分析
從綠大地公開的財務信息中,可以分析總結出綠大地粉飾財務報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3.2.1利用虛增資產粉飾報表。筆者在對綠大地公開的資料研究基礎上發現,綠大地在2009年購買的土地實際價值為180萬元,但其財務報表上顯示的賬面金額卻是3460萬元,虛增的固定資產達到3280萬元;綠大地造假多確認工程項目資產達到了2200萬元;在其資產造假增加累計達到900萬元。還有,綠大地在2010年對分公司的固定資產進行合并報表工作時,對于分公司的固定資產計算兩次,導致得出的固定資產虛增了5000多萬元。
3.2.2利用粉飾主營業務收入虛增利潤。綠大地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是它的大客戶所下采購苗木的訂單,綠大地曾在的招股書中詳細介紹了其主要的大客戶。但筆者發現在綠大地成功上市不久后,它的大客戶們就幾乎都進行了工商注銷,使得大眾對這些公司的存在性產生了質疑。緊接著,2009年綠大地便出現了金額非常大的銷售退回事件,2010年綠大地在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中,確認2008年主營業務退款2000萬元,2009年退款1億元,幾乎“淹沒”了整個主營業務收入。綠大地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2004年~2007年的營業收入,總計為6.23億元,其中有兩億元屬于偽造的虛增收入;而2007年的營業收入為2.56億元,其中有9000萬元屬于虛構的偽造假收入;2008年和2009年的偽造虛假收入分別達到了8564萬元和6845萬元,綠大地虛增這么多的營業收入實在是令人詫異、難以相信。
3.2.3利用凈利潤粉飾財務報表。綠大地不斷的修改2009到2010年4月的財務公告,令投資者們對其失去信心:首先,綠大地在2009年10月30日了當年的第三季報,指出2009年預期凈利潤同比增長30%;可是沒過多久,綠大地又在2010年1月30日了一份通知,是關于對2009年度業績的改正,將2009年凈利潤更正為較上年降低30%,變化幅度很大。之后綠大地在2010年4月28日,又一次通知將改正2009年度業績,說明上一年度凈利潤實為-1.2億元。最終,綠大地公司于2010年4月30日正式向外界公布了2009年財務年報,從年報可得知綠大地2009年凈利潤為-1.5億元,每股收益為-1.00元。
3.3綠大地財務報表粉飾動因分析
①綠大地的公司治理結構不是很完善,存在很大漏洞。②綠大地的大股東或公司高管為了能夠募集到更多資金,增加自身的利益,便利用對財務報表的粉飾來掩蓋企業的實際經營業績,不斷粉飾改變財務報告,以此達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③金融監管法律體制的不健全以及當地政府對綠大地的“保護溺愛主義”也是造成其財務報告粉飾行為的一大動因。
4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防范策略
在研究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防范策略時,筆者以公司治理為核心重點進行研究,從公司治理內部防范和外部防范著手提出策略。
4.1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
4.1.1強化獨立董事職責。獨立董事是不屬于上市公司管理層,時刻關注上市公司的整體利益變化、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變化,并對此發表獨立意見的董事,其實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監督。所以,可以通過加強獨立董事的職責,從而增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防范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發生。
4.1.2增強監事會的監督。根據我國公司法中相關的法律條文規定,監事會是上市公司經常設置的機構,主要承擔監督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責任。監事會具有強有力的監督功能,對預防報表粉飾行為的發生有很大影響。可以從以下幾點增強監事會的監督作用:①禁止股東大會直接任命監事會成員,明確規定監事會主要成員的任職資格等。②可以賦予監事會更大的監督權力,并通過增加外部監事的比例來更好的監督上市公司報表粉飾行為的發生。③加強對監事成員的專業知識培訓,以此提高他們的相關專業水平,更好的對上市公司實施監督。
4.1.3完善內部控制機制。發生了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大多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都存在一定缺陷,所以上市公司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相應的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來防范報表粉飾行為的發生。在建立內控的基礎上,配合以下工作:①明確財務人員的具體職責并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盡量做到定期崗位輪換,達到使會計信息及時可靠的目的;②設立高效率的溝通體系,增強內控的整體效率;③不斷完善、改進內部控制評價機制。
4.2加強上市公司外部治理
4.2.1完善會計準則體系。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被粉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現行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存在很多灰色地帶,不是很完善,有一些并沒有明確規定的條款,從而讓上市公司有可操作性。所以,應該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體系,對灰色地帶予以明確規定,建立一套高質量的準則制度法規體系,避免給上市公司提供有機可趁的報表粉飾空間。
4.2.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將自身的財務狀況、經營狀況、現金流量等有關信息向相關證券部門進行報告,并向社會予以公開,以便保障廣大投資者利益,使投資者充分了解公司實際狀況的制度。
4.2.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我國現行的有關于針對財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也不是非常完善,經常會出現財務報表造假的上市公司受到的“懲罰”小于它“造假”帶來的收益這樣的狀況,所以說應該完善和財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虛假或真實的財務信息做出正確劃分與界定,保護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其次,還應該加大證監會的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效率,這樣才能防范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發生。
5結束語
對于防范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發生的首要策略,①要加強完善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要做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清晰分離、建立有效的組織結構、健全獨立董事與監事會的監督體系等;②國家應完善和修改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對上市公司監督、執法的力度,以此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們的利益,使整個證券市場以及資本市場能夠長期穩定、良好健康地發展下去。
作者:任風蓮 單位:呼和浩特眾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