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綠色貿易壁壘及對策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際上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尤其是綠色貿易壁壘,其實質就是借環境保護之名對本國的產品實施保護,讓出口方很難對其實質內容和變化形式深入的了解,具有很大的變動性,所以出口國往往表現出難以適應和應對的姿態,尤其是國際貿易中的一些發達國家,它們在實施綠色貿易壁壘措施的過程中,讓這些貿易壁壘甚至演化成一種為了特定目的而限制外國產品進入本國而保護本國產品貿易的技術性障礙。對于我國這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而言,隨著國門的大開、國際市場的參與,農產品出口貿易比例將逐步增多,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所造成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如何能更好地避免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的損害,值得為我們深思和探究。
1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研究
從我國現階段的農產品出口所能面臨到的綠色貿易壁壘來看,其主要表現形式有綠色環境標志制度、綠色補貼制度、綠色包裝制度、綠色技術標準制度、綠色關稅制度等五大類。這些表現上姿態各異形式不同,可謂是形形色色的綠色壁壘對我國農村品的出口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對于我國農產品參與國際競爭的競爭力產生了嚴重的削弱作用
中國是一個農業歷史悠久、農業文明發達、農村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同時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在參與農業勞動的過程中,勞動力資源豐富同時成本低廉,所以千年的農業基礎使得我國的農產品出口相對于國際上的其他一些國家而言,在價格比較上有著相對大的優勢,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方面,更是表現出國際上很多國家都難以相背的競爭優勢,但是近些年來,隨著國際上綠色壁壘的實施,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對農產品的質量標準要求越來越嚴格,特別表現在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有機食品”“、自然食品”“、健康食品”“、生態食品”等詞語逐漸出現在國際農產品貿易的壁壘中,我國的農產品在這樣嚴格的質量要求面前,很多時候顯得力不從心,再加上對農產品中化學物質限量的嚴重苛刻要求,我國的農產品被退貨、禁止出口、索賠事件屢有發生,這對我國農產品參與國際競爭的競爭力造成了嚴重的削弱作用,同時對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形象造成了嚴重的沖擊,非常不利于我國農產品參與國際競爭。
1.2對于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來說產生了嚴重的制約作用
從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對象來說,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區域,這些地區和國家正好就是各種綠色貿易壁壘措施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對于綠色壁壘政策的推行,比如說動植物安全標準、環保標準、嚴格的檢測標準和檢測程度等等,這些都直接增加了我國農產品出口過程中的交易成本。隨著改革開放而來,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率不斷增長,本來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加入,出口增長率將有望迅速地擴大。然而綠色貿易壁壘的存在嚴重地阻礙了增長速度。
1.3綠色壁壘中的一些技術標準直接制約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
為了保護本國的農產品貿易甚至是限制壓制外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所以在綠色壁壘的實施環節中,有的發達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將嚴格的技術標準制定下來,在包裝、處理、生產等環節都加入了技術性要求,對與我國而言,這直接制約了我國部分農產品的出口,所以近些年來,美國不允許中國的蘋果、龍眼進入美國市場,中國的大米不能進入日本市場,歐盟不讓中國的牛肉進入西方市場,很大程度上中國的農產品因技術要求難以參與到國際競爭中,中國農產品出口為此損失慘重。
1.4綠色貿易壁壘中的一些環保標準嚴重削弱了我國農產品在國際競爭中的傳統優勢
長期以來,在農產品的出口貿易中,我國的茶葉、花生、蜂蜜的農產品都處于優勢地位,然而,由于近些年來發達國家不斷提出了諸如生態食品、自然食品等環保性較強的標準,甚至是產品的包裝要求也非常高,在這些方面,中國的農產品從當前的發展程度科技水平來看,同比很難達到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的要求,比如說一直以來中國的花生產品居世界首位,曾經在出口貿易中同阿根廷、美國并稱為世界上三大花生出口國家,然而近些年來,由于綠色貿易壁壘的存在,因黃曲霉毒素的含量難以達到西方發達國家制定的標準,所以在出口貿易中大受打壓,出口量急劇下降,這從側面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優勢由于受到環保標準的制約被嚴重削弱。
1.5綠色貿易壁壘中的衛生檢疫制度進一步加大了我國農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
近些年來,為了防止外國農產品進入本國,很多的發達國家在衛生檢疫方面也制定出了非常嚴格的制度,利用WTO協議中關于環境問題的規定漏洞打一些貿易歧視的擦邊球,對于我國的農產品出口來說,這樣的綠色壁壘嚴重的增加了我國農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
2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自身存在問題的分析
從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多次遇到綠色壁壘而損失慘重的結果來看,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自身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在慘重的代價背后,我國農產品生產缺乏協調統一、設備技術落后、農產品生產加工較為粗放,同時我國的生態破壞嚴重、環境污染嚴重,面對國際上各種嚴陣以待的各種各樣的綠色貿易壁壘,我國的農產品出口對于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的了解還不夠深入,有待進一步提高,綜合這幾方面因素,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為了更好面對綠色貿易壁壘而避免損失,必須完善自身建設。
3我國農產品出口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策略研究
3.1發展生態農業是根本
面對國際綠色貿易壁壘,我國必須從根本上完善自身,提高農產品質量,發展生態農業,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具體說來首先要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環境改善土壤質量,為我國農產品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其次,在對生態農業的發展力度方面也一定要加大研究力度,政府應當為此提供政策性支持,為我國農產品生態化、規模化的擴大提供幫助。只有生態農業得到發展,面對綠色貿易壁壘時候才可能生產出更多的高品質、高質量、符合國際環保標準的綠色農產品,進而提高對綠色壁壘的抵御性,增強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競爭力。
3.2加強和完善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的綠色壁壘預警機制建設
古語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整個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對本國出口貿易合作國家綠色貿易壁壘的跟蹤,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來成熟的綠色貿易壁壘預警機制,在面對綠色貿易壁壘方面掌握了主動,所以對于中國這個農業大國而言,出口貿易綠色壁壘預警機制建設必須完善,中國政府可以參考借鑒其他國家預警機制建設中的成熟辦法,完善國外綠色貿易壁壘數據庫與信息中心,加強咨詢網站建設,為我國國際貿易中農產品出口提高更好的發展動態與防范策略,為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保駕護航。
3.3進一步調整我國的農產品產業結構,改善我國農產品出口經營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受綠色壁壘制約,這與我國農產品自身的產業結構和出口經營方式相關。從我國當前出口農產品結構來看,初級產品出口的比重最大,總體說來,出口經營的規模化、集團化、專業化、一體化程度嚴重不足,面對國際上不斷增多的綠色貿易壁壘,備受制約,只有進一步調整我國的農產品產業結構,改善我國農產品出口經營方式,才能更好地削減我國農產品出口過程中面對綠色壁壘時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3.4在農產品出口過程中,我國應當實施“走出去”策略
我國農業應積極實施對外直接投資,實施“走出去”策略,繞過綠色壁壘。中國農產品出口企業應積極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實現跨國經營。對此,中國出口農產品企業可以在外國開辦獨資、合資生產企業的形式,不僅可以在外國設立研發中心,利用當地人才,緊跟國際消費潮流,而且可以利用外國在資金、某些原材料上的價格優勢,節約運輸成本等多項成本。另外,企業還可以采用勞務輸出、技術輸出等方式,實施“走出去”戰略,就地生產、加工農產品,變“銷地”為“產地”,繞開綠色壁壘。
4結語
對于我國這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而言,隨著國門的大開、國際市場的參與,農產品出口貿易比例將逐步增多,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所造成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如何能更好的避免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的損害,值得我們深思。這不僅是政府的事情,同時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