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縣域經濟發展差異范文

縣域經濟發展差異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域經濟發展差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縣域經濟發展差異

一、黑龍江省縣域經濟與相鄰的吉林、遼寧兩省的差異分析

盡管我省縣域經濟近年來總量不斷提高,增速逐年加快,但和相鄰的吉林、遼寧兩個省份相比,發展水平還相對滯后。從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看,2012年,黑龍江省為43.2%。吉林為59.4%,比我省高出16.2個百分點。遼寧為47.1%,比我省高出3.9個百分點。從縣域平均規模看,2012年,黑龍江省縣域平均地區生產總值為92.3億元。而吉林省縣域平均地區生產總值是177.4億元,是我省平均水平的1.9倍。遼寧省縣域平均地區生產總值是265.8億元,是我省平均水平的2.9倍。從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看,2012年,黑龍江省縣域的三次產業比重是31.0:35.8:33.2,而吉林省是18.5:45.2:36.8,遼寧省是16.1:54.8:29.1。相比較而言,我省縣域三次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比重仍然較大,比吉林省高出12.5個百分點,比遼寧省高出14.9個百分點;我省縣域第二產業比重相對較低,比吉林省低9.4個百分點,比遼寧省低19.0個百分點。

二、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內部差異分析

在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穩步發展的同時,省內縣域經濟發展差異也明顯表現出來。

1、十強縣與十弱縣的差異分析根據2010—2012年三年綜合評價,黑龍江省統計局公布了2012年縣域排名。從經濟總量看,十強縣的地區生產總值為2311.3億元,占全省縣域經濟總量的比重達39.1%。十強縣的平均規模為231.1億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5倍。十弱縣的地區生產總值為390.7億元,占全省縣域經濟總量的比重為6.6%,占十強縣經濟總量的比重為16.90%。從財政收入看,十強縣的財政總收入是154.5億元,占全省縣域總量的38.4%,是全省縣域平均規模的2.5倍。十弱縣的財政總收入25.7億元,只有十強縣的16.63%。從產業結構看,十強縣的產業結構為22.0:39.4:38.6,而十弱縣為49.6:26.5:23.9,十弱縣的第一產業比重相對十強縣高出27.6個百分點,說明農業比重相對較大,制約弱縣域的發展。

2、最強縣與最弱縣的差異分析全省最強縣與最弱縣之間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如表1所示。

三、縮小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差異的戰略選擇

1、內生性發展道路克服縣域經濟發展不均衡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僅表現在省際間,表現在省內強弱縣之間,還表現為區域發展不均衡,例如哈爾濱市、牡丹江市所轄縣(市)位居十強縣的較多,齊齊哈爾市所轄縣(市)排在后面較多。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縮小差距,增加收入,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縣域經濟內生性發展道路是要依托縣域優勢,彌補縣域經濟發展不足,增強縣域競爭優勢,提高縣域經濟發展質量,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縣域經濟是差異性較大的經濟,正因為差異性,縣域經濟才會被關注。因此應該更加客觀地分析差異性產生的縣情、主客觀原因和影響因素,實現縣域經濟的內生性發展。

2、工業發展拉動縣域經濟通過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產業結構的對比分析,2012年,我省縣域第二產業比重比吉林省低9.4個百分點,比遼寧省低19個百分點,表明工業對縣域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不足。通過黑龍江省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的對比分析,2012年,我省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為2030個,占全省總量的51.9%。我省全省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為3911個,只有吉林省的74.0%,遼寧省的22.5%,說明我省整體工業水平相對較低,阻礙縣域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作為農村經濟的集中體現,工業化和城鎮化必然是其經濟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題中之意。我國百強縣的三次產業構成中,非農產業的比重超過90%。現代工業經濟追求利潤的本性要求資本、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一定地域的集聚,這必然推動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從縣域經濟發展實踐看,凡是經濟發達的縣域,像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也是全國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地區。

3、特色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縣域經濟起步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尋求產業和產品結構的多樣化,隨著發展階段的演進,縣域經濟的產業發展則由多樣化轉向特色化。特色經濟是指從本地區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出發,根據本地區在某一階段的要素稟賦結構,即經濟中的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的相對份額,在某一產業或產品上構建經濟增長極,形成主導產業,提高縣域經濟增長的核心競爭力,最終促進區域經濟全面發展。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發展采掘業,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于縣域而言,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相對短缺,不能過分強調資源稟賦條件,否則就沒有東部縣域的快速發展。例如,浙江省義烏市就是通過大力發展小商品市場,成為中國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由此可見,縣域要參與國內國際的區域分工,必須注重發揮比較優勢,依據縣域的區位優勢、文化優勢、產業優勢等,科學定位,重點開發,培育縣域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特色產業具有鮮明的地域性,不僅比較容易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而且更能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潛力。如浙江永康小五金、嵊州領帶、大唐襪業等特色產業的發展,有效地帶動了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提高。

4、產業集聚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從全國百強縣經濟發展實踐看,產業集聚是工業發展的共性模式。促進產業集聚,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培育具有競爭能力的產業集群,是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6]。產業集聚通過生產要素的聚集,延長產業鏈條,增強企業配套,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從而加速縣域經濟規模化發展。縣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實現需要依靠產業支撐,產業集聚則能夠吸納農村勞動力,發動農民就地創辦小企業,甚至小作坊與家庭手工業,促使農民就地轉化為產業員工[7]。總結百強縣發展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到,許多縣域通過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品”,在區域內實行專業化分工與協作,促進產業集群形成,凸顯產業集聚效應,開拓了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發展道路[6]。

四、結語

推動縣域經濟快速、協調、持續發展,是縮小我省縣域經濟發展差異的關鍵。全國百強縣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只要重視縣域經濟發展,在內生性發展道路的指引下,通過工業強縣,通過營造特色產業,通過產業集聚方式改變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定能帶動縣域經濟的高效發展。

作者:冉慶國顧園明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全高清特级毛片|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美国式禁忌3在线影片|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欧美国产永久免费看片|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sss视频| 韩国18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级毛片 | 2020天堂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图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日本免费a视频|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香港三级理论在线影院|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老师你下面好湿好深视频|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a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在线观看www| 五月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男人的j进女人视频|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silk131中字在线观看| 日美女大长腿b|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男人桶女人视频30分钟看看吧|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五月激情婷婷网|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黄网站|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