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生思政教育措施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空間由于受人員上集中性、個體性和時間上同步性的局限,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很容易讓“90后”高職學生在心理上出現逆反心理。基于教育效果來看,網絡的虛擬性更容易讓學生毫無保留地袒露心扉,說出他們的真實想法。基于教育手段來看,可以利用聊天室、BBS、E-mail、MSN、QQ等多種技術來進行多對多、多對一、一對多、一對一等相互型交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也可以快速地通過大學生在留言區和討論區的發言以及交流掌握其內心世界,了解到學生們的所思、所想,以及心中的一些問題,便于思政工作者的疏導、引導與教育。
1.2充分利用“微媒體”第一,微博除了擁有即時性、交互性、開放性等特點外,還具有交流互動、信息共享、操作便捷、個性鮮明、內容簡潔等特點。筆者通過對我校500名“90后”高職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9%的學生對于微博不感興趣,而有96.1%的學生已經或即將準備開通微博。開通微博的學生中,有50%學生每日微博使用時間為0.5~1小時,有10%學生每日微博使用時間為1小時以上,有40%學生沒有固定的微博使用時間。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已經繼QQ、人人網等之后成為了又一大學生網絡集聚地。第二,微博通過擴散迅速、互動多維、角色多重、平等參與、身分虛擬、自由表達等信息交流方式來構建大學生群體的思想交流環境和人際交往氛圍。據調查,大學生通過微博關注的信息中,心理類占42.11%,體育新聞、娛樂新聞占47.37%,人生感悟、哲理占45.26%,生活資訊占44.21%,時政熱點占37.89%。另外,有5%的學生認為“微博信息難辨真假”,有27%的學生認為“不能輕信微博信息,要堅持自己的觀點”,有55%的學生認為“應該對微博信息進行多方考慮、理性分析”,有13%的學生認為“應該相信多數、吸納多方觀點”。由此可見,在一定意義上,微博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精神生活的家園。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該轉變觀念,這是適應“微媒體”背景下民主化、碎片化特點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證。首先,教師要學會低姿態。“微媒體”強調交流的雙方地位都應該是平等的,教師應該以博友或者網友的身份來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開展全方位溝通和正面引導。其次,應該對“90后”高職學生思想動態進行全面把握。教師只有知道學生在想什么,才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更有效、更有針對性、更有的放矢。再次,還應該學會用網民的語言來對大學生進行細致、耐心地思想引導工作,必要時還可以培養網上意見領袖,力爭將網上話語的主動權掌握住。
1.3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勵、保障機制第一,建立學生處工作例會、團總支書記例會、學生輔導員例會、班主任例會制度;形成工作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建立表彰制度,宣傳、推廣先進典型,定期召開表彰大會,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事業心和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設立“道德講堂”和“大學生素質教育講壇”;面向全院師生定期開展“四德”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活動。第二,建立相關機構,逐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生工作的服務功能,逐步建立健全各類學生咨詢服務機構。如學生勤工助學指導中心、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學生課外活動指導中心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列入高職院校科研總體規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學科研究成果同等對待,享受同等待遇。第三,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使“90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把是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對各系、部黨支部和領導干部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年終考核評定,以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2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應該始終把加強和改進“90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提高教育質量首要任務,作為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基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努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著力推進高職學院可持續發展。
作者:華欣單位:漢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