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改革探究范文

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改革探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改革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改革探究

《課程教學研究》2017年第11期

摘要:電子類基礎課程是電學工程技術入門課程,是學好后續專業課程的重要保障。然而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及裝備日益普及,電子類基礎課程的傳統教學體系暴露出時代性、先進性不足的問題,如何緊跟時代步伐提高電子類基礎課程的授課效果成為廣大教學工作者關注的問題。揭示了目前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剖析與研究,力求構建更加適合需求的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為后續教學體系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教學改革

1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的目的及意義

電子類基礎課程主要包括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子技術基礎,是工科院校學員電學工程技術的入門基礎,是學好現代高新技術裝備的重要基礎保證,在培養學員電子系統設計能力、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現代電子技術迅猛發展,工業設備、電子儀器技術日益革新,這對新一代青年駕馭好現代化裝備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展開,學員學習規律和特點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此背景下,如何結合院校實際,開展電子類課程的教學體系改革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2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目前存在的問題

全面綜合審視當前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還存在一些亟待改善之處。

2.1教學內容的時效性較差、內容多而全、實踐性不足

經過對市售熱銷經典教材及名牌高校教學情況調查(以數字電子技術教材為例,調查情況如表1所示)發現:教學內容涉及面廣,相關課程內容基本面面俱到,專業特色性教材缺乏(尤其是特色性院校此問題更突出[1]);教學內容大部分都是經典理論的講解,數字系統綜合實例稀缺,實踐性知識缺乏,不利于學員理解理論,學以致用;前沿技術介紹稀少,部分教材即使有涉及但是只是泛泛而談(例如FPGA),未能全面展開,不夠精細。

2.2教學模式概念運用欠缺

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創新少對不同教學模式包含的要素綜合考慮程度不到位,運用效果欠佳。教學方法目前常用的講授式、自學式、任務驅動式等,結合具體課程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創新??己朔绞蕉鄶等匀换凇耙痪矶ㄇぁ蹦J?,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新方法。

2.3青年教員科研能力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

青年教員是未來教學的希望,培養出色的青年教師隊伍也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由于青年教員參加工作年限少,授課及科研項目開發經驗少,導致在教學中不能把理論知識更廣泛的加以延伸,更深度的加以挖掘,知識拓展能力受限。

2.4新型教學條件運用力度不夠

新時代條件下,新型教學條件也需與時俱進[2],但是目前多數高校教學條件不夠深入廣泛,教學工具教學平臺等教學條缺乏或者比較落后,因此在電子技術發展的新時代,教學中對新型教學條件的引入及運用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3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構成及改革研究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筆者認為電子類基礎課程教學體系主要包含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師資、教學對象、教學條件幾部分。因此教學體系改革研究從如下幾方面開展。

3.1重構教學內容體系突出課程特色

確定教學內容體系重構原則,以此開展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研究,具體包含以下幾方面。(1)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需求分析與教學內容應對研究,保證工科院校電子類基礎課程內容的通識性。(2)不同高校對口專業系統內在需求與要求研究,總結歸納電子類專業基礎需求,保證相應工科院校電子類基礎課程內容的實用性。(3)現代電子技術發展狀況與前沿跟蹤研究,保證工科院校電子類基礎課程內容的先進性。(4)當代工科院校學員學習規律與特點分析研究,保證電子類基礎課程內容的有效性。

3.2剖析模式影響因素研究創新教學模式

3.2.1高等工科院校電子類基礎課程特點與教學模式關系研究

把握“工科院校專業特色”與“電子類基礎課程”兩大特點,從基礎性、專業性、實踐性、時代性四方面入手,以我院開設的電子類基礎課程為研究對象,研究建立與當前高等院校電子類基礎課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

3.2.2培養對象能力需求分析與教學模式應對研究

結合時代特點,瞄準日新月異、技術更迭飛速的當代人才能力要求,針對知識運用能力、崗位任職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多種能力開展需求調查,研究建立教學應對策略,構建適宜的教學模式。

3.2.3新型教學模式內涵與構建實踐研究

互聯網百科詞條定義教學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或者教學思想基礎上,為了實現特定的教學目的,將教學的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組合成具有相對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學模型。它既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化又是教學經驗的一種系統的概括[3]。探索適用于當代高校的教學模式因素,構建合理、有效、前沿的教學新模式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3.3構建合理師資隊伍注重教員能力素質

3.3.1新老教員融合,注重教學梯隊人才培養

前期教研室采取結對子、搞幫扶、樹模范方法,年輕教員與教學前輩結對子,利用名師的示范作用,老教員的“傳、幫、帶”作用,幫扶年輕教員成長。

3.3.2科研教學結合,注重教員能力素質提升

鼓勵教員多多參與教學研究項目、科研技術項目,再研究實踐中提升自身能力素質,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團隊整體水平。

3.4探索聯合育人機制

提升學員能力水平

3.4.1教學方法恰當運用,提高學員能力和素質

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自主學習法、問題鏈法等多種,在不同的課程內容中引入恰當的方法,不僅能夠將教學內容更好地展現傳授,而且還有助于提升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領導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在潛移默化的教與學的活動中,學員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

3.4.2教務與行政合作共同管理,助力提升學員能力

探索聯合育人方式,教務管理與行政管理齊抓共管、課堂內外聯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機制,在教與管的協作中助力提升學員能力水平。

3.5更新先進教學條件保障提升教學效果

3.5.1引入電子技術類教學工具

電子類課程具有內容多,理論難的特點,學員興趣不足,學以致用能力差。為此,教員開展了多方面的教學研究,同時緊跟電子類教學發展,選擇引入了先進的電子類課程通用教學平臺,借助教學平臺等教學工具,理論聯系實際,形象直觀、生動易懂,切實提高授課效果。

3.5.2引入先進授課專用工具

為了更好的呈現教學內容,學員能直觀感受理論的奧妙,掌握理論的實用性,除了教員語言上生動的描述,還可以借助觸摸屏、電子筆等多種教學專用工具,方便、快捷、美觀的呈現教學內容,提升教與學的質量。

4結語

教學體系構建的是否合理是影響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教學也不能故步自封,而應順應時代潮流,尋求適用于當前院校特點、未來崗位需求、青年學員特色的新型教學體系。本文從電子類基礎課程內容、學員、教員、教學管理輔助、教學條件配置角度出發,研究探討了一種新的教學體系,為進一步進行后續教學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本文提出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參與人員、教學管理、教學體系四部分構成的教學體系,不僅適用于電子類基礎課程,同樣也可為其他課程教學體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壯國楨.高職教育“行動導向”教學體系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2]肖學祥,郭梅初.基于信息技術的院校實戰化教學條件建設[J].國防科技,2013,34(3):78-80.

作者:李愛華;褚麗娜;劉新海 單位:軍械工程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我要看三级全黄| 欧美一级免费看| 奇米影视第四色在线|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啊啊啊好大在线观看| 国产h视频在线| 忘忧草日本在线播放www|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免费看美女隐私全部| 亚洲视频456|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heisiav1| 日本中文字幕黑人借宿影片|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韩国18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第九页| 中文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jizz中国jizz欧洲/日韩在线| 性猛交xxxxx按摩| 中文字幕校园春色| 欧美精品一区视频|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贵的你韩剧免费观看国语版| 夜色福利久久久久久777777|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49289.com| 在线免费观看污网站|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乱中年女人伦av一区二区| 男人天堂视频网|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