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分析法在法學教學的應用范文

分析法在法學教學的應用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分析法在法學教學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分析法在法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公安院校法學教學堅持以實戰化為導向,而現有的法學教學模式中仍存在不足亟需完善。提高公安法學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對法學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探索。IRAC分析法作為對案例教學法的補充和延伸,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掌握法律分析與論證能力,有利于學生法治思維的形成與法律邏輯的建構,符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IRAC分析法在具體應用中需要教師的高素質與專業化,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多層次論證以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方法;IRAC分析法;應用

公安法學是公安專業的基礎學科,其承載著為國家公安執法隊伍輸送法律人才的重任。人才的衡量標準之一是今后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的高低。而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以對法的認知為基礎,以法律知識的運用為必要。因此,對公安法學教育方法的不斷探尋,著眼點應放在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法治思維,以及如何有效培養學生運用法律解決實務問題。

一、公安法學教學方法現狀

(一)講授式教學法

講授式教學法作為傳統教學法,對于學生系統學習法學原理、搭建法律知識框架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這也是講授式教學法至今仍在法學教學中普遍使用的重要原因。但此種教學法也存在弊端,比如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更多地處于被動吸收法律知識的狀態,培養的是一種認同思維,不需要動太多腦筋,簡單的理解記憶即可。而法律適用本身具有復雜性與靈活性,因此在當前實戰化教學的倡導下,對學生思辨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容小覷。(二)案例教學法一般的案例教學法作為對講授式教學法的補充,也是目前公安法學教學中的主流形態。案例教學法建立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相應法律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引入案例,將抽象的法律知識以具體案例的形式呈現,最后讓學生結合課堂教學相關內容回答既定問題。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學生為了解決既定問題,會主動聯系所學知識并加以分析應用,教師也能以此檢驗學生是否已掌握某一知識點。但一般的案例教學法中教師由于課程時間及篇幅受限,往往向學生展示的案件是精簡后與提問相關的事實,這使得學生容易欠缺發現事實的能力。易先入為主地僅在本學期本課程特別是剛講授完畢的相關知識中去搜尋答案,其對案例外的法學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不足,缺乏綜合分析法律原理、法律規則并將其應用于具體事實問題中的能力,視域較窄。(三)實訓教學法實訓教學法是近年來對傳統法學課程形式的一大革新。從形式上看,實訓教學法側重于公安教育推行的“教、學、練、戰一體化”模式中的后兩種,也即“練”和“戰”。具體而言,學生予以指正,最后再由教師引導分析并做出總結。此類教學方法的優勢在于學生的參與度高,積極自主性強,課堂氣氛活躍,但不可否認的是,實訓教學法難免會存在囿于形式而有失偏頗的問題,如參演學生為了表演效果過分看重戲劇化的情節或臺詞設置,不考慮現實的合理性。“練”的效果看似可以達到,但所謂“戰”的效果無疑要大打折扣。此外,作為觀眾的學生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看同學表演是否幽默上,忽略表演背后所真正需要探討分析的法律行為,引發重形式而輕內容的問題。再者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表演時間和教師講評時間需要作出平衡,特別是在進行了錯誤的行為模式表演后,學生的印象往往會很深刻,此時需要教師對存在什么法律問題,如何修正等給出直接、準確的評價,否則容易讓學生產生混淆,不利于法律知識的清晰化、條理化。

二、IRAC分析法的內涵

IRAC是Issue(問題)、Rule(規則)、Application(應用)、Conclusion(結論)四個單詞的縮寫。IRAC分析法是國外法學專業學生掌握法律論證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可以將其看作為對一般案例教學法的延伸與補充。其建立在發現爭議事實的基礎上,探尋相關的法律規則,經過嚴密的法律論證,進而得出法律結論。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四個步驟:第一步,識別法律問題。I為Issue的首字母,亦即要求在給定的案件事實中歸納爭議,識別具體的法律問題。在法律關系比較單一的案情中,識別法律問題相對比較容易。而如果案件中涉及多重法律關系,則在一般性的法律問題中往往會內嵌一個或多個具體子問題。因此,識別法律問題必須建立在充分挖掘案件事實,厘清所涉法律關系的基礎上,切勿斷章取義、先入為主。第二步,尋求用以解決法律問題的法律規則。R為Rule的首字母,亦即在識別法律問題的前提下,找出能夠幫助解決法律問題的法律規則,這也是為了解決法律爭議的首要任務。由于立法固有的滯后性與局限性,在司法實踐中存在很多疑難案件,無法找到可以直接適用的法律規則。因此,在處理這類案件時,需要平衡沖突利益,需要看到規則背后更為本源的法律原則。如果在第一步識別的法律問題包含多個具體子問題的情況下,那么就有可能需要在多個法律淵源中尋求一個規則組合,如若在法律規則組合中產生沖突,此時還會涉及法律適用的優先性問題。[1]第三步,將法律規則適用于法律問題的分析過程。A為Application或Analysis的首字母,亦即通過法律分析與論證,將法律規則適用于事實。在第二步找到法律規則后,并不意味著可以直接得出最后的法律結論。如出現上文所提及的法律規則之間發生法律沖突時,需要綜合解釋、推理等法律技術方法來完成法律論證,從多種合理甚至合法的法律主張中力圖論證出最佳選擇。第四步,形成最終的法律結論或法律評價。C是Conclusion的縮寫,亦即就事實是否滿足規則作出結論。這一步是在完成第三步法律論證分析后,作出的一個肯定或否定的最終法律評價,同時也是法律邏輯推理的最終結果。作為IRAC的最終步驟,不再引入新的法律規則或分析,必須直接回答在第一步中所識別出的法律問題。

三、IRAC分析法在公安法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培養學生的法律應用能力

1.全面考量,客觀中立。在IRAC分析法中,所呈現的是完整的法律事實,因此要求學生首先需要厘清錯綜復雜的法律關系,在此基礎上找出核心爭議問題。接著對核心爭議問題進行抽絲剝繭,將與之相關的子問題一一識別。在這一環節中,有利于訓練學生全面的看待問題,客觀中立的識別問題。公安院校的學生在未來不僅要承擔行政執法及刑事司法相關工作,還會面臨大量的民間糾紛調解工作。保持客觀性、全面性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如果先入為主或片面解讀,還易引發警民關系的矛盾。

2.法治思維,立足實際。在找尋法律規則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法律,提高法律應用能力。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公安法學教育更需要讓學生掌握解決司法實踐中的問題。對法學理論和法律條文的教學都是為實戰服務的,通過IRAC分析法,讓學生對法律知識進行一次再加工,學會如何把抽象的法律知識具象化。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讓學生去了解、揣摩立法背后的深意,感受法律制度設計的理念,并以這樣的法律認知去指導實踐。

3.邏輯嚴密,表達準確。利用法律規則對法律問題進行分析論證的過程是IRAC分析法中的核心環節。這一環節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法律邏輯。對于如何認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如何對當事人的具體行為或不行為定性,如何解決爭議,是否有多種可供選擇的解決途徑等問題的一一解答,既提高學生法律邏輯思維的嚴密性、周全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學生在尋找問題的多維答案中,可以增加思考路徑,拓寬思考領域,不斷反思不斷創新。而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引導探討,學生與學生的思維碰撞,可以再一次促進學生法律知識的融會貫通,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兼收并蓄。在形成最終法律評價的環節,有利于提升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并再一次綜合考量所得結論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二)提高教師的有效教學能力

1.按需施教,優化教學。根據公安法學教育的職業化屬性和實戰化教學要求,采用IRAC分析法可以督促教師在考慮到學生認知能力、職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啟發鼓勵變被動為主動,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真正參與,并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所獲益。優化教學意在形成“師生互補,教學相輔”的良性機制。IRAC分析法決定了每個人在分析具體爭議時,思考問題的切入點、法律規則的選擇、論證的邏輯順序上會存在差異。而在每一次的交流互動中,通過差異的分析比較,對立觀點之間的抗辯,可以有效地協調學生認知結構與教師教學知識結構之間的差異,提高課堂質效。

2.提高素質,更新理念。IRAC分析法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不僅要求自身的法學理論扎實,注重部門法之間的聯系,適時對本課程以外的部門法知識予以補充,更要求關注司法實踐新動態。通過不斷對教學案例進行整合篩選,對教學內容予以更新補充,才能勝任IRAC分析法的教學需要。此外,IRAC分析法可以促進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際參與度,調動學生的積極自主性。這也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對課堂節奏的把握能力、對課堂氣氛的調控能力,將實踐性、職業性、學術性有機結合,以練促學,以學促戰。

四、IRAC分析法在公安法學教學中的實現路徑

(一)案例的選擇

在案例的選擇上,盡量以真實案例為基礎,防止因刻意設計情節而脫離現實,并且可以適當挑選當前社會的熱點案件,激發學生研習探討的興趣,落腳點放在對爭議糾紛的解決和日后的防范上。同時,選擇采用IRAC分析法的案例應當具有典型性,能夠對教師所要傳授的法學理論知識、法律內涵及運用進行充分詮釋,幫助學生掌握法律精神的本質,達到使學生理解并能恰當應用法學理論的教育目的。[2]案例難度的選擇可以由淺入深,防止學生在初期出現畏難情緒,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實現。

(二)教學的安排

1.課前準備——預設充分。教師根據每一次課的教學任務與目標,選定案例,并對案例先行深度剖析,提煉重難點。預設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做好相應預案。IRAC分析法的前提基礎是給學生呈現完整的案例,因此篇幅往往較長,包括各種證據材料等。所以教師應當在精選案例后,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在課前有充足的時間熟悉案件情況,也可以分成小組查閱相關資料,形成基本的分析思路,節省課堂思考時間。

2.課堂安排——善于追問。通過學生和教師雙方的課前準備,彼此都對案件事實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課堂上,首先請學生闡述其在案件中識別出的大小爭議,進而請學生說明案例中所涉及的具體法律關系。在厘清法律關系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分別以不同的當事人視角進行法律分析,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先就行為進行定性,主客觀方面都可涉及,再就證據材料加以佐證,并結合事先找出的法律規則進行論證從而得出結論。接著可讓其他學生處于中立位對整個案件進行綜合分析,既評述之前不同當事人視角下對案件的分析,也為自己最終法律評價的得出進行論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先要善于啟發鼓勵,讓學生自由發言,充分探討。對關鍵性的發言,教師要善于追問,如理由是否足夠充分,程序是否存在瑕疵等。在得出一個結論后,教師可以合理變更該結論的前提,給出一個新假定,讓學生推出新結果,以便讓學生了解在不同假設下的不同結論。作為一個好的教師,往往會盡量窮盡全部的問題并通過這些問題的解釋窮盡全部所涉法律知識點,給學生一個相關法律知識的全貌。[3]同時,教師要掌握好課堂的節奏與側重點,在最終進行總評的環節,實則是對案例所涉法學知識的一個系統整理,對學生法律知識的體系化架構十分重要。而對學生在分析論證環節中的表現,教師應綜合其課前準備情況、現場發揮情況、邏輯的完整度、語言措辭的表達等進行綜合評價并予以指導,既肯定優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要指出不足以期日后予以完善。

3.課后總結——提示反思。課程結束后,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及時對案例撰寫書面總結報告。這一過程既是讓學生對案例所涉法學知識進行梳理鞏固的過程,又是讓學生對案件本身進行反思的過程。學生可以與自己在課前得出的結論進行比對,審視自己在思考問題時是否片面,是否對每一個行為的分析都有合理合法的依據,是否在法律論證過程中邏輯嚴絲合縫,是否還有可能存在其他的結論等。通過這樣的反思總結,促使學生通過一次次的練習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熊明輝.IRAC方法及其邏輯辯護[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52-57.

[2]柴迅.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2):174-176.

[3]汪習根.美國法學教育的最新改革及其啟示——以哈佛大學法學院為樣本[J].法學雜志,2010(1):33-37.

作者:宋潮 單位:江蘇警官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音影先锋在线资源|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吃奶摸下高潮60分钟免费视频| 黑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xxxxwww日本在线| 成年女人免费播放影院| 久久婷五月综合|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男人让女人爽30分钟免费| 同人本里番h本子全彩本子| 青梅竹马嗯哦ch|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四虎最新永久免费视频| 国外性xxxnxxxf视频|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8一19|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香蕉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www|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3d区在线观看| 在线www天堂资源网| jizzjizz护士| 娇小xxxxx性开放|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播播开心激情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国产单亲乱l仑视频在线观看|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400部国产真实乱|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jizz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