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職高專院校在英語教學中應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目的是更好、更全面、更系統(tǒng)地使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找到適合自身的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對教學模式進行拓展研究,使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穩(wěn)步提升。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英語教學模式;探究
1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高專生源大都來自技校、高中、中專等,雖然,他們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整體英語水平比較薄弱[1]。在進入高職高專學校前,這些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生活中,大都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對自身英語學習要求不高。目前,高職高專部分英語教師仍然慣用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得高職高專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沒有興趣,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課堂教學中,高職高專英語教師只注重自身對知識的講解,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英語課堂教學枯燥乏味,課堂氛圍不活躍,影響了高職高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成為英語教學的參與者,這樣的情況導致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學習效果的弱化。不能提高高職高專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無法提高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英語教師作為高職高專英語課堂的引導者,應引導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加大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學習力度,提升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改變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差的現(xiàn)狀。另外,高職高專院校中英語教師的師資力量也是影響英語教學水平的一個因素。目前,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師資力量有限,比較薄弱。英語教師的缺乏導致院校中的英語教師兼任多個專業(yè)英語課程的情況出現(xiàn)。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既要擔任英語專業(yè)課程,又要擔任非英語專業(yè)的基礎英語課程的英語教學工作。基于此,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教學任務比較重,英語教師幾乎沒有時間參加英語專業(yè)教學的培訓、進修等機會,阻礙了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提升自身專業(yè)能力和豐富英語知識儲備的能力。高職高專院校任職的英語教師中,有部分教師是英語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由于英語教育專業(yè)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他們?nèi)狈ο嚓P學科的知識,對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認識不夠[2]。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高職高專院校工作的英語教育專業(yè)教師的局限性也逐漸顯示出來。因此,高職高專部分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工作時,往往無法實現(xiàn)對學生英語知識的深入培養(yǎng),加深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深刻印象。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設施對學生英語學習及對英語教學模式都有著一定的局限作用[3]。部分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設施不夠完善、教學設備不先進、教學硬件設施缺乏。還有部分高職高專院校沒有專業(yè)的語音教室和多媒體教室。這些情況導致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無法及時更新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影響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教學質量。
2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新探
2.1重視語言交流,開展交互教學模式
交互式教學模式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特定的、具體的語言交流,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意和時效,能增加理解程度的教學策略。交互式教學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應注重將交互式教學模式靈活地運用在新知識的學習中,同時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及課堂的語言交流,應作出指導評價,應該能引導學生積極地作出建構性的反應。在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生活中,采用交互教學模式需要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提前做好課前準備。提前預習英語課文內(nèi)容,打好英語課堂學習的提前量,為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英語課堂語言練習打好基礎[4]。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在課堂上輕松地接受英語知識,可以在放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鍛煉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同時培養(yǎng)高職高專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英語教師在進行交互教學模式教學時,可采取分組交流討論的形式,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利用小組討論活動,教師設計分配學習任務,小組互相學習交流,不斷進行語言練習,進而鍛煉學生語言的應用能力。由于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普遍具有英語基礎相對較差、學習沒有信心、課堂學習效率低的特點。因此,采用交互教學模式,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靈活性,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動性和自主性,更好地提升課堂效率。
2.2基于職業(yè)發(fā)展,應用工學結合模式
“工學結合”主要是指學習和工作相結合,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達到雙贏局面的一種教學模式。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主要優(yōu)點體現(xiàn)在實用性方面。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市場化的需求,滿足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和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5],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應積極調(diào)整英語課程的安排,調(diào)整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結構,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高職高專院校英語課的實際教學中,除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功底以外,英語教師更加注重培養(yǎng)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基于英語知識的基礎,獲得學生所需要的英語專業(yè)知識,進而提高自身的英語口語能力。隨著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教學過程中英語學習內(nèi)容難度不斷加深,學生可以獨立閱讀對應的英語文章。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教學中,可采用引導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鍛煉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課堂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圍繞學生為中心進行英語知識的講解。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盡可能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集中精力進行英語課程學習。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等先進教學設備設施,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生動,使學生在學習中鍛煉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促進英語教育的良好發(fā)展。
2.3基于因材施教,運用分層教學
模式分層教學一般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學基礎,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特殊教學模式。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分層教學是根據(jù)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性,如英語基礎、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英語學習能力、性格特征、認知能力等,而對學生采取的英語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性,確定不同層次學生適合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要求等,為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提供不同層級的英語教學考核和評價。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整體英語水平偏低。要求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模式,積極調(diào)整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并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完成學習目標。
3結語
總之,為了更好適應滿足高職高專院校的發(fā)展需求,使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可以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高職高專院校應積極改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教學模式多樣化,豐富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手段。通過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積累,創(chuàng)設新教學理念,使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中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瑤.高職高專英語項目化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8,9(14):60-61.
[2]周容生.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與改革策略[J].英語廣場,2018,(06):113-114.
[3]甘樂.高職高專英語交互式教學的實踐嘗試與難點討論[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11):175-176.
[4]葉嬌方.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探索[J].科教導刊(下旬),2018,(03):107-108,145.
[5]李錚.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職場情景英語教學探析[J].英語廣場,2018,(03):120-121.
作者:鄭國龍 單位:沙洲職業(yè)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