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公司年度內部審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履行以下基本職責:
(1)對本公司各內部機構、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響的參股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實施的有效性進行檢查和評估;
(2)對本公司各內部機構、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響的參股公司的會計資料及其他有關經濟資料,以及所反映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計,包括但不限于財務報告、業績快報、自愿披露的預測性財務信息等;
(3)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合理關注和檢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
(4)至少每季度向審計委員會報告一次,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內部審計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內部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2、其他職責:
(1)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前兩個月內向審計委員會提交次一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兩個月內向審計委員會提交年度內部審計工作報告;
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將審計重要的對外投資、購買和出售資產、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及信息披露事務等事項作為年度工作計劃的必備內容。
(2)內部審計部門應當以業務環節為基礎開展審計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對與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事務相關的內部控制設計的合理性和實施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3)內部審計通常應當涵蓋公司經營活動中與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事務相關的所有業務環節,包括但不限于:銷貨及收款、采購及付款、存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資金管理、投資與融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和信息披露事務管理等;
(4)內部審計人員獲取的審計證據應當具備充分性、相關性和可靠性。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將獲取審計證據的名稱、來源、內容、時間等信息清晰、完整地記錄在工作底稿中;
(5)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編制與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并在審計項目完成后,及時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分類整理并歸檔;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建立工作底稿保密制度,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相應的檔案管理制度,明確內部審計工作報告、工作底稿及相關資料的保存時間;
(6)協調和配合政府審計、社會審計、財稅部門的審計檢查工作;
(7)協助監事會檢查相關事項,為監事會提供相關材料;
一、審計部部門職責
1、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履行以下基本職責:
(1)對本公司各內部機構、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響的參股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實施的有效性進行檢查和評估;
(2)對本公司各內部機構、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響的參股公司的會計資料及其他有關經濟資料,以及所反映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計,包括但不限于財務報告、業績快報、自愿披露的預測性財務信息等;
(3)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合理關注和檢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
(4)至少每季度向審計委員會報告一次,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內部審計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內部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2、其他職責:
(1)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前兩個月內向審計委員會提交次一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兩個月內向審計委員會提交年度內部審計工作報告;
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將審計重要的對外投資、購買和出售資產、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及信息披露事務等事項作為年度工作計劃的必備內容。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實體經濟競爭日漸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兼并重組,形成集團化的發展模式。政府及投資者對國有資本加大了監督力度,高度關注規模不斷擴大的企業集團的運作管理。隨著政府對監督力度的不斷加強,對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發揮監督作用,體現內部審計價值增值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建立企業集團內部審計規范體系,是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提升內部審計價值的基礎。
內部審計規范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旨在對內部審計業務活動的全過程進行規范。中廣核集團內部審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煉出一套適合企業集團化運作管理模式的內部審計管理規范體系,以明確內部審計各項業務活動的流程標準和質量標準。中廣核集團內部審計規范體系經過多年實際執行的檢驗及補充調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規范體系。
二、內部審計規范體系的內容
內部審計規范是為更好實現審計目標,指導審計實務而形成的有機整體。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既承擔審計業務實施管理,又行使審計職能管理。中廣核集團內部審計規范體系以集團內部審計職能作為輸入,制定了包含審計業務實施管理和審計職能管理的3個層級的審計規范體系,分別是:集團內部審計管理制度、審計制度實施細則和標準、各公司內部審計管理規范文件。(如圖1所示)。
(一)集團內部審計管理制度
集團內部審計管理制度是明確內部審計業務活動宗旨、權限、職責、業務范圍的政策性文件,規定了集團公司與成員公司在內部審計業務活動中的職責分工、任務和職權。
集團內部審計管理制度是對審計業務實施管理的指導性要求,包括年度內部審計計劃、審計業務的實施標準、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質量控制、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審計糾正改進行動要求。
(二)審計制度實施細則和標準
審計制度實施細則和標準是對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承接,對各項審計業務活動制訂了實施標準,對年度計劃、質量控制、人員發展制訂實施細則,使整個集團內部審計相關業務有章可循。
審計制度實施細則和標準按審計管理對象劃分為內部審計業務實施管理和內部審計職能管理。內部審計業務實施管理包括專項審計流程管理細則、9類專項審計實施標準、審計糾正行動管理細則;審計職能管理包括年度審計計劃管理細則、內部審計負責人考核管理細則、優秀內部審計項目評選管理細則、內部審計人員培訓與交流管理細則。
1. 專項審計流程管理細則。它的目的是規范集團專項審計基本流程和各階段的要求等,保障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集團專項審計的基本流程統一分為四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跟蹤階段,對每個階段的工作流程和實施方式作了詳細的規定。
2. 審計糾正行動管理細則。審計糾正行動是指審計部門以書面形式向被審計單位發出的審計發現問題及審計整改建議。本管理細則旨在對審計部門發出的審計糾正行動進行跟蹤管理,明確問題的責任主體,確保審計建議得到整改、相關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內控缺陷得以消除。
3. 專項審計實施標準。為了統一集團專項審計業務,保證審計質量,集團對9類專項審計業務制訂了實施標準,從審計人員配置、風險評估、審計重點、審計分項、審計方法、審計方案、審計報告、審計結論等方面制訂具體的標準要求。9類專項審計包括財務審計、采購審計、投資審計、工程審計、生產審計、信息審計、綜合管理審計、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等九種類型。
4. 年度審計計劃管理細則。本管理細則是對集團各公司編制年度審計計劃制訂具體的規定和要求,提高集團內部審計工作的計劃性和系統性。本細則對審計項目管理、審計對象管理、審計循環周期管理、審計計劃管理進行詳細規定。
5. 內部審計負責人考核管理細則。集團內部審計明確了各公司內部審計負責人的職責和業務指標,以考核為手段,以提升審計管理為目的。管理細則中明確考核標準、考核方法、考核結果運用,每年底對公司內部審計負責人進行評考核。
6. 優秀內部審計項目評選管理細則。本細則旨在提升集團內部審計項目質量,從審計規范化和審計成果兩方面分別設置了23項和15項評價指標。例如審計成果分別設置了審計發現重大違法違規問題、換回或避免公司發生經濟損失、重大內部控制缺陷、審計結果得到公司級或董事會的書面肯定、審計結果為紀檢監察提供線索等方面制訂評分標準。
7.內部審計人員培訓與交流管理細則。本細則旨在規定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管理,加強后續教育,同時提出內部外部審計交流原則及管理規范。
(三)各公司內部審計管理規范
各成員公司根據審計業務開展情況以及公司的發展階段,按照“統一規范,分級實施”的原則,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程序,以承接集團公司的制度、細則,規范公司的內部審計業務活動。
三、內部審計規范體系的作用
企業集團內部審計規范體系的建立,對集團內部審計規范運作,實現內部審計資源共享,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保障內部審計質量、提升內部審計價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規范內部審計組織機構的建設
《集團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統一要求獨立運作兩年以上的集團管理二級子公司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專職的審計人員,內部審計負責人由集團公司總部推薦等規定,為規范集團內部審計規范運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統一了集團內部審計實施標準
集團內部審計制度實施細則從職能實施管理和業務實施管理兩方面建立了統一的標準,統一了集團內部審計活動基本規范及標準,實現了集團各公司內部審計經驗與資源共享,較快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