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多元化經營風險范文

多元化經營風險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多元化經營風險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1篇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建設也日新月異。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與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關系密切。“多元化發展、信息化建設、內涵化提升”正在成為我國建筑企業發展趨勢。目前我國一些大的國有建筑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這也是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謀求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建筑企業多元化發展動因

(一)建筑企業多元化發展必要性一般來講,企業選擇的發

展途徑有兩種:一是專業化發展,一是多元化發展。前者是指企業通過從事符合自身資源條件與能力的某一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來謀求企業的不斷發展,這種發展通常被認為可以擁有專業及技術優勢,但可能會難以適應市場多樣化及整合服務的需求,同時單一產業受周期影響較大。而后者則被認為是克服專業化發展問題的最佳手段,它是指企業同時經營兩種以上基本經濟用途不同的產品或勞務的一種發展途徑,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為尋求長久生存和持續發展而采取的一種成長或擴張行為。建筑施工行業具有很強的周期性,發展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這是由施工企業行業特點所決定的。這種行業性質是建筑施工行業的根本屬性之一,靠一般的管理手段難以化解,一直是施工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從這個意義上講,施工企業通過多元化,形成一個產業組合,各產業的發展周期不同,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施工企業所面臨的先天性的大周期、深波動的問題。

(二)建筑業多元化發展優勢具體表現在:

(1)分散經營風險。建設項目具有高投入、周期長的特點,一個建設項目的完成,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資和數年的建設期。目前承包商在與業主的博弈中,往往處在弱勢的地位,這就造成了較大的融資、時間風險落在承包商一方。承包商往往需要為項目進行長期墊資,這嚴重影響了承包商的資金鏈,對承包商拓展市場來講是極為不利的。多元化經營中,承包商可以從其他相對穩定的經營項目中汲取資金,為主營業務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此外,經驗數據也表明,經營范圍越大,經營活動越分散的企業,利潤率波動也越小。因為通過把收益互不相干的經營活動聯結在一起,可以降低企業對外部某種或多種因素的依賴,降低企業發展受行業周期性波動的影響。

(2)產生協同效應。建筑企業擁有大規模的固定資產、廣布的項目機構、眾多的相關人才,這些都是其豐富的內部資源;同時,建設項目的業主方來自各行各業,這有助于承包商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與政府、采購、金融、保險等相關方的接觸溝通,使其保持良好的關系,這些都是建筑企業豐富的外部資源。發展多元化,可以充分整合建筑企業的內部優勢,合理配置企業的內部資源,發展具有優勢的相關產業。此外建筑企業可以通過與相關伙伴方的合作關系,向伙伴方可提供支持的產業發展,開拓新市場。

(3)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建筑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由于從業者眾多,行業內競爭激烈,且建筑業處于產業鏈末端,總體來講建筑企業的整體潤率低下。目前我國建筑施工業的利潤水平僅有2%~3%,而負債率則高達65%,經營所得幾乎只能維持企業生存之需。建筑企業若想發展壯大,增強企業競爭力,必須尋求提高收益的途徑。只有保證較好的收益率,擁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企業才有發展的動力。建筑企業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經驗戰略,進入一些如房地產、建筑材料等利潤率較高的產業,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二、建筑企業多元化經營模式及風險

(一)建筑企業多元化經濟模式主要包括:

(1)橫向多元化。企業結構和參與產業的橫向多元化,即企業向與現有產品、技術、市場毫無關聯的經營范圍擴展。

(2)縱向多元化。建筑企業除了做傳統的普通民用、公共建筑施工以外,通過縱向擴大土木工程領域的業務范圍來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益。

(二)建筑企業多元化經營風險主要包括:

(1)資源配置風險。

由于建筑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行業技術特點,集中在了混凝土、鋼構、施工組織等核心競爭力上,這與其他大多數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具交集,甚至可以說是壁壘很高。如果建筑企業要進入其他領域,需要鑄造一些全新的核心競爭力。建筑企業資源沒有有效整合的情況下,多元化發展必然導致企業將有限的資源分散到每個發展的產業領域,新投資的產業會通過財務流、物流、決策流、人事流給企業即有產業經營帶來全面影響,從而對原有業務產生影響,無法與相應的一元化經營的競爭對手競爭。

(2)資金風險。建筑企業處在整個產業鏈的下端,所以利潤率是很低的,盈利能力不強。而在發展多元化的過程中,初入新市場一定有一個高投入低產出的拓展過程。如果建筑企業在多元化的過程中片面“求大”,而不是“求強”,結果會使企業資產規模的增長速度遠遠超出其銷售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速度,需要輸血的項目多,而能夠造血的項目少,投入大于產出。這對于利潤率低,資金需求量高的建筑企業來說,無疑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資金流,發生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這會造成企業規模與效益的嚴重失衡,使企業陷入“規模不經濟”的困境。

(3)管理和文化沖突。建筑企業在不同的業務領域經營會造成管理理念上的沖突,不同業務單位的業績評價、集權與分權的界定,各職能部門協作的矛盾會導致企業在管理上面臨風險。如果是通過并購形成的多元化發展,不同企業文化存在融合風險,而企業文化沖突對企業經營往往是致命的。

三、建筑企業多元化經營風險應對策略

(一)樹立風險意識,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經營決策程序。

首先,建筑企業應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對承攬工作要做到有準備、有選擇、有論證。對外地的工程更應慎之慎,要對合作方的資信能力、財務情況、品質信譽、資金保障程度等進行調查論證,然后根據企業的經營戰和自身實力決定是否參加投標。其次,建筑企業應當建立和完善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樹立工程項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控制的管理理念。這些制度包括工程項目評審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會計核算單位和成本控制制度、資金管理制度、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內部經濟承包責任制。最后,建筑企業的領導班子要建立民主科學的經營決策機制,重大投資事項經班子集體研究決定,董事長或總經理對本單位的經營風險負責。

(二)提高核心競爭力

對選擇多元化經營的建筑企業來講,穩定而具有相當優勢的主營業務是多元化經營的前提條件。如果主營業務不佳,企業不僅缺乏足夠的資源在新領域建立優勢,甚至會使原有建設領域的經營受到牽連而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建筑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的過程中,不應放下建筑企業專業化的傳統與優勢,而應重視發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強相關部分的技術投入,不斷進行創新,做到多元化中的差異化,有自己的獨特競爭力。

(三)發展周期互補產業

建筑企業在多元化的過程中,不應僅以做大企業為目標,而應在詳細可行性研究的情況下,避免浪費企業資源和進入同建筑行業周期相同的產業。如果主營業務與多元化產業同時進入蕭條時期,這對規模較大的建筑企業來說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建筑企業在多元化的過程中應充分考察市場,發展與建筑行業周期互補的產業,盡量規避市場周期變化帶來的風險。在業務拓展過程中,建筑企業還應充分考慮自身品牌、客戶等相關資源,率先進入一些與建筑行業相關性較強的行業,如房地產、物業管理等行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與自身在產業鏈中的技術、信息等多種優勢,建筑企業應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使企業的經營范圍囊括完整的產業鏈。這樣能保證建筑企業在具有行業優勢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拓展企業的經營范圍,提高企業的收益。

(四)強化內部審計作用,拓展內部審計責權目前,建筑企業

內審部門作用主要停留在監督和威懾方面,為保證企業全面風險

管理監控體系的正常運行,有必要擴展內部審計的責權,關注重

點轉移至各個風險管理構成要素能否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正常運行,業務流程是否滿足防范風險的需要,各種量化管理的內部模型是否有效等。通過持續的監控活動,來實現對風險管理的評價,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作出優化。

(五)加強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重視人的本質和人性發展的管理方法,首先要尊重人,許多建筑企業把發現和發揮下屬的才能并委以重任,作為對下屬的最大尊重。

參考文獻:

[1]洪錫熙:《風險管理》,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第2篇

[關鍵詞] 投資組合 多元化經營 風險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國內掀起了多元化經營浪潮,海爾、中信等國內知名企業迅速崛起。從發展實際來看,大多數企業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的主要動機有兩個:一是進攻型的,到新的領域去獲取更多的利潤;二是防御型的,將部分資源配置在不同領域以規避風險。因此,多元化經營如何實現同等收益下風險最小化或同等風險下收益最大化,就成為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投資組合與企業多元化經營理論分析

1.投資組合

(1)投資組合概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并不把其所有資金都投資于一種證券,而是同時持有多種證券,即投資組合。投資組合的有效性建立在對不同證券投資風險與收益分析的基礎上,實現風險不變收益提高或收益相同風險較低的目標。

(2)投資組合風險分類。①可分散風險。某些因素對單個證券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如個別公司工人罷工,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失敗等。這種風險可以通過證券持有的多樣化來抵消。②不可分散風險。是由于某些因素給市場上所有的證券都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如宏觀經濟狀況的變化、國家稅法的變化、國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變化都會使股票報酬發生變動。這些風險不能通過投資組合分散掉。

2.企業多元化經營

(1)多元化經營概述。多元化經營是當整個產業趨于成熟以及競爭成本過高的情況下,企業考慮既有事業范圍之外的成長,是企業進入與自己原有經營業務相關或不相關的新的產業或經營領域,以充實系列產品結構或者豐富產品組合結構的經營模式。

(2)多元化分類。①水平多元化。企業利用現有市場,向水平方向擴展生產經營領域,進行產品、市場的復合開發,從而達到規模經濟的目的。②垂直一體化。企業進入生產經營活動或產品的上游或下游產業,形成一條龍式的生產經營態勢,以節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整體的盈利水平。③同心多元化。企業利用現有技術、特長經驗及資源等,以同一圓心擴展業務。同心多元化的相關性佳,協同效應強,有較大的獲利性和較低的風險性。④混合多元化。企業進入與現有經營領域不相關的新領域,在與現有技術、市場、產品無關的領域中尋找成長機會。混和多元化的相關性差,協同效應弱,企業難以管理多種不同業務,無法獲得戰略匹配帶來的優勢。

3.多元化經營與投資組合對比分析

(1)投資行為對比。證券投資是通過虛擬資本的投資介入新的行業與市場,投資者根據自身對風險的厭惡程度,選擇多種證券進行組合;多元化經營則是企業進行的實業投資,是通過介入不同的業務領域,實現行業經營的多元化。

(2)投資目的對比。證券投資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投資收益,因此,證券投資決策的目標是投資收益最大而風險最小。多元化經營目的是為了企業的持續成長,是通過跨行業投資,實現行業互補,從而規避經營中的風險。其中:

①不可分散風險。市場上所有的證券由于宏觀環境影響可能造成損失;多元化經營中同樣容易受宏觀經濟不景氣的打擊,造成整個企業虧損甚至倒閉。

②可分散風險。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單個證券投資是存在風險的,在不同情況下,證券投資可能會得到不同的投資收益,進行投資組合可以規避單項投資帶來的風險,從而實現收益的最優化。企業多元化經營將資源分散到不同產品或行業經營中,避免經營范圍單一造成企業過于依賴某一市場,使企業在遭受某一產品或經營領域的挫折時,通過在其它產品或行業的經營成功而彌補虧損,從而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并盡量減少風險損失。多元化進入技術、機構、職能活動或銷售渠道能夠共享的經營領域,可以由于范圍經濟而使成本降低。

二、企業多元化經營風險規避模型設計

在分析了投資組合與多元化經營的相似之處后,基于投資組合中業已成熟的理論,把相關變量重新定義并引入新的影響因子。該模型運用于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的實踐中,指導企業如何通過最優化的跨行業組合,有效降低經營風險以實現企業的持續成長。

1.企業多元化經營模型假設條件

(1)競爭市場是有效的。各行業的行情反映了其內在經濟價值,每個經營者都掌握充分的行業信息,了解各個行業的期望收益率及其方差。

(2)經營者投資某個行業的目標是在給定風險下收益最大,或者在給定收益水平下風險最低,即經營者都是厭惡風險的。

(3)行業經營者以期望收益率以及收益率的方差作為選擇經營方案的依據。如果要他們選擇風險方差較高的方案,都要求有額外的投資收益率作為補償。

(4)各行業的收益率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它們之間的相關程度可以用相關系數或者收益率之間的協方差來表示。

2.企業多元化經營模型變量說明

(1)多元化經營投資的概率(Ei)。第i個行業在多元化經營中所占的投資比例,其投資組合的概率之和為1。

(2)多元化經營的期望報酬率()。各個行業的期望報酬率以其投資比重為權數計算出來的加權平均數。假定在經營中通過不同行業組合,收益率達到預定目標,即。

(3)多元化經營的方差。方差越大,表明多元化經營組合的投資收益的不穩定性越大,相應的投資風險也就越高,反之則越小。影響標準離差的因素包括,經營者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市場中各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經營者預期的收益及概率等。

(4)多元化經營的行業間的協方差(σij)。是反映多元化經營中行業間相關程度的指標,即行業間的互補情況。隨著企業多元化經營中包括行業數量的增加,單個行業的標準差對整個企業多元化經營總體的標準差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小,而各個行業之間協方差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當企業多元化經營中包括行業數量的增加時,單個行業的標準差對整個企業多元化經營總體的標準差造成的影響程度趨向于零。這就意味著通過跨行業的經營,可以使隱含在單個行業中的風險得以分散,從而降低多元化經營的總體風險。

(5)行業進入壁壘影響因子(F)。進入壁壘是在一種產業中,原有企業相對于潛在進入企業的優勢。

3.企業多元化經營均值――方差模型

(1)企業經營n個行業的期望報酬率為:

――多元化經營的期望報酬率

Ei――第i個行業在多元化經營中所占的比重

Ki――第i個行業的期望報酬率

n――多元化經營的行業總數

(2)多元化投資n個行業的風險用組合的方差表示為:

――多元化經營的方差

σij――第i j兩個行業的協方差

Ei――第i個行業在多元化經營中的比重

Ej――第j個行業在多元化經營中的比重

(3)行業進入壁壘影響因子

行業進入壁壘=F{結構性進入壁壘,行為性進入壁壘,政策性壁壘}

結構性壁壘=f{規模經濟,資本量門檻,絕對成本優勢,產品差異化}

(4)多元化經營的優化組合模型

①在一定的預期收益率下,行業組合的方差越小越好。

②在組合一定風險的情況下,行業組合的收益率越大越好。

三、結束語

多元化經營是企業實現持續成長可采用的發展模式之一,證券投資組合相關知識給了多元化有益的借鑒。本模型說明,只要行業間不具有完全的正相關關系,多元化經營的風險就一定小于單個行業經營風險的加權平均值。因此,降低風險的有效途徑是選擇相關程度較低的行業進行多元化經營。

參考文獻:

第3篇

2008年1月12日,“2007-2008中國房地產年會”上,聲名赫赫的“郎監管”(郎咸平)又對中國企業發炮了。

只是,郎教授這次發難的對象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房地產企業,而是人們熟悉的中國家電行業名企海爾集團――2007年8月,有媒體報道,海爾集團準備用200億,300億元來發展地產業務,以獲取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

郎咸平在會上作主題演講時單刀直入:“很多做制造業的企業家覺得沒勁兒了,干不下去了,不好干。干什么呢?轉成海爾現象,做房地產去了。”他將這種采用非相關多元化策略,進入與自己核心業務不相關領域的現象歸結為“海爾現象”;并認為這一現象近期頻繁出現,緣于中國企業在“產業鏈競爭中定位錯誤”。

除海爾之外,近來眾多的中國企業也紛紛非相關多元化。該現象背后有什么驅動因素?該策略前景究竟如何?

悄然興起的非相關多元化熱潮

近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或高調,或悄然地向與自己核心業務不相關的領域進軍。2007年4月30日,青島海信集團資1-8億元在天津興建的頂級奢侈品店――天津海信廣場對外開張納客,正式進軍房地產,高調實施非相關多元化。海信自創建以來,一直以電子技術,3C(家電、通信、信息)產品的制造為核心業務,主要產品包括電視、空調、冰箱、計算機、移動電話、軟件、網絡設備等。不過海信近年來相繼進入房地產行業與高檔零售行業:1995年,成立青島海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房地產成為其主導產業;海信還在天津興建頂級奢侈品店――海信廣場,在青島興建高檔購物廣場――海信奧運廣場。

家電巨頭海爾近年來也熱衷非相關多元化策略。海爾最初以冰箱業務起家,核心業務集中在家電領域,如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海爾近幾年又進軍彩電、電腦、手機、生物制藥,甚至房地產與金融等領域。2007年1月,青島海爾洲際酒店的開張標志著海爾高調進入酒店業。2007年8月,海爾又斥巨資進入青島的房地產業。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昔日曾公開表示,不會涉足房地產市場,為什么還是成立了房地產公司呢?張瑞敏的解釋是:“我們不是炒地皮,也不是炒房子,而是要開發建立獨自的白色家電與住宅的智能化系統,我們叫它‘家庭網絡中心’。如今,白色家電的發展已經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單靠出售白色家電,幾乎沒有利潤,而目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厲害。所以,我們要開發下一代的智能化家電產品,并且讓這些家電與智能化住宅配套,形成一個網絡,提升住宅的含金量。這樣我們在出售房子的同時,也出售配套齊全的海爾智能化家電產品。”無論如何,人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張瑞敏已準備將房地產作為集團利潤新的增長點。看來,房地產暴利真的讓這個家電巨頭也坐不住了。

其實,2007年,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前20名中有11個已經實施了非相關多元化策略,包括聯想、海爾、美的、TCL、長虹、比亞迪……房地產行業是近年來中國企業進行非相關多元化的熱門行業,比如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國美、蘇寧進入房地產行業;電腦制造商聯想、能源企業魯能、服裝生產商雅戈爾、紅豆等也進入了房地產行業。

以多元化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追求企業新的利潤增長機會是中國企業熱衷“非相關多元化”的主要原因。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對高檔的零售場所、金融理財、房地產、旅游等方面的需求急劇增長。在這些新興市場,中國電存在巨大的供應短缺,從而為現有大企業提供了市場機遇。這些新興行業由于政府的管制造成很大的進入壁壘,從而使競爭尚不充分,市場空間很大。為企業提供了“非相關多元化”的機會。比如在房地產行業,土地的使用審批完全由政府掌握,政府對土地的管制形成了房地產行業的主要進入壁壘,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場的自由參與和競爭,競爭的不充分使這些行業可以獲得壟斷性經營的高額利潤。

研究表明在資本市場和法制越不發達的地方,非相關多元化策略產生的機會就越多。新興經濟國家缺乏“軟環境”(包括高效的財務中介,健全的規則和合同法規等)的支持,導致了對企業實施內部多元化戰略的鼓勵和支持。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資源調配、市場參與由政府掌控,企業可以利用與政府保持良好關系來獲得政策優惠,通過政策優惠的非競爭優勢來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當然中國企業往往對行業價值鏈的中上游缺乏競爭力,行業主導能力和持續獲利能力差,從而迫使其轉向其他行業尋求新的盈利。海信、海爾、聯想等企業在各自行業主要依賴強大的組裝能力,產品核心零部件的供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差,企業盈利能力受到零部件價格和技術變化影響大。如在平板電視行業,中國企業缺乏核心部件面板的生產能力和其它技術專利,面板價格上漲、技術專利費的征收,以及市場價格戰使得中國廠商的盈利能力劇減,幾乎難以生存,從而迫使其轉向其他行業。中國平板電視廠商的利潤率很低,甚至一度為負,冰箱空調等其他行業凈利潤率也僅為5%左右。

與中國企業缺乏對原有行業推陳出新和長遠發展的能力狀況相比,國際著名企業如IBM、微軟、飛利浦、惠普、佳能等都很注重基礎研發能力的積累,從而能夠在一個行業保持持續的創新能力,確保專業化優勢。在冰箱行業,韓國廠商如LG憑借較強的創新和研發能力,率先推出門豪華冰箱,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而中國企業往往扮演仿效者角色。

中國企業也希望通過“非相關多元化”來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保持企業的財務收益。不同行業的生命周期的交替使得行業的發展潛力產生變化。在很多傳統的行業,尤其是家電等制造行業,已經進入衰退階段。激烈的競爭和價格戰使行業利潤微薄甚至虧損,如海信、海爾等的彩電行業就處于虧損狀態。

追求企業近期利潤最大化是中國多數企業的共性。公司可以直接投資于對資金量要求高,而技術門檻低的如房地產、金融等高利潤的新興行業,讓財務資源發揮最大作用。目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可以高達40%,金融與能源行業更高。以摩托車貿易為核心業務的海南新大洲近期斥巨資進軍煤炭開采行業,主要原因是看準了煤炭能源開采行業的高額利潤。

非相關多元化風險巨大

中國企業進行非相關多元化策略存在巨大的運營風險。不同行業具有完全不同的經營特點和經營環境,企業往往難以適應和把握。研究表明,公司由于對所進入的新行業的信息和經營特點缺乏充分的掌握,缺少在新行業的技術、管理、運營等多方面的人才與經驗。

多元化戰略必然會分散企業的資源,從而影響企業主業的深度經營。一度是中國冰柜大王的家電制造企業澳柯瑪,從2002年起進軍新能源、海洋生物、光電子、金融等多個非關聯領域,由于新行業的投資周期長,造成企業的資金鏈斷裂。白云山制藥公司從1993年采取非相關多元化,經營范圍涉及商業、房地產、證券等十幾種,占用了大量資金和資源,造成制藥主業衰敗,公司整體虧損嚴重。

中國企業目前還缺乏實施非相關多元化策略所必需的企業自身能力。它們往往是基于生產要素的低成本和低價格的粗放式、低效率的運營,核心業務經營能力和效率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急需改善。2006年,聯想亞太區的電腦業務處于虧損狀態,而戴爾和惠普的利潤率分別為17%和7%。中國企業缺乏快速提高管理效率、人才培養以及業務創新的能力,無法適應不相關業務領域的競爭。

市場機制的不完善以及企業管理能力的欠缺使得中國企業很難從外部通過并購來有效獲得在新行業經營所需要的技術、人力資源、銷售渠道等。經驗證明中國企業的非相關多元化策略多數以失敗告終。2001年海爾入主鞍山信托,2004年退出,海爾進軍金融領域以失敗告終。海爾的生物制藥、電腦、手機等市場表現也乏善可陳,GFK(全球5大市場研究公司之一)的調查數據顯示,海爾手機2007年前幾個月的平均市場份額僅為05%,手機業務在2005年上半年虧損近4億元。

中國企業應該努力提高在核心業務上的基礎研發、經營管理能力,提高效率,從而贏得長期可持續發展。改變粗放式經營、提高經營效率和業務經營能力是進行多行業管理的必要前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高清免费xxx在线观看 |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同性女电影三级中文字幕| 高h辣肉嗨文公交车|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小sao货赵欢欢的大学生活txt|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欧美va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 福利在线一区二区|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 都流了这么多还嘴硬| 国产日产卡一卡二乱码|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图片区小说区欧洲区| jizz老师喷水| 性放荡日记高h|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99福利视频导航|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一级成人理伦片| 成品大香煮伊在2021一|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免费| 李莫愁好紧好湿好滑| 亚洲午夜成人片|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污污的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稚嫩娇小哭叫粗大撑破h|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美国美女一级毛片免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