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公司經濟效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成就,造就了我國服裝產業大量集中在江浙、皖西、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并逐漸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但是,與國際服裝企業相比,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在產品質量、經濟效益、時尚與環保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提升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的經濟效益,如何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已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經濟效益是指企業在生產經濟過程中所獲得的效益,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經濟效益。為此,必須研究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相關因素,從中找出癥結所在,正確選擇切實有效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對于企業經濟效益評價的眾多指標中,盈利指標是其核心指標。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體系有: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收益率、利息保障倍數等。其中,資產報酬率指標可以很好地說明公司的盈利、成長等能力,能夠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經濟效益狀況,因此本文選擇總資產報酬率作為衡量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經濟效益的核心指標。
二、實證分析
1.研究假設。反映資產報酬率的二級指標主要包括發展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四個方面,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假設1:發展能力與經濟效益正相關;假設2:營運能力與經濟效益正相關;假設3:償債能力與經濟效益正相關;假設4:現金流量能力與經濟效益正相關。
2.數據來源及樣本選擇。本文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選取滬深交易所上市的87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2010年度的財務數據,剔除ST和數據缺失的公司12家,最終作為研究樣本的公司為75家。
3.變量設定。研究設定的自變量為能夠反映資產報酬率的發展能力等四個最具代表性的指標。通過自變量,研究其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營業收入增長率是反映發展能力的指標;由于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的資產結構比較特殊,本文選取流動資產與收入比和總資產周轉率兩個指標來反映營運能力;權益乘數是反映償債能力的綜合性指標,且權益乘數越高,償債能力越低;每股未分配利潤是反映現金流量能力的代表性指標,且每股未分配利潤越大,盈利能力越高。
表1 變量設定表
4.實證分析。將所有研究變量代入SPSS16.0中,對其進行描述性統計檢驗以及多元線性回歸檢驗。具體情況如表2、表3所示。
表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從表2可以看出,資產報酬率最大值為0.196198,最小值為-0.081037,平均值僅為0.05835341,反映出我國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總體經濟績效水平偏低,且各企業之間差距也比較大;營業收入增長率最大值為1.565764,最小值為-0.661650,均值為0.24070699,說明企業發展能力總體不錯,但不同公司發展能力也存在較大差距;總資產周轉率最小值為0.003272,最大值為2.062575,而均值為0.67627897,說明公司的營運能力差距比較大;權益乘數最小值為1.058061,最大值為5.908451,均值為2.15935240E0,說明公司的資本結構中負債成分比較大,并且不同企業的負債程度差別懸殊;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小值為-1.487314E0,最大值為3.840828,均值為0.66955261,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差距很大。上述各項指標均反映出2010年度我國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經濟效益差別很大。
表3 相關系數
通過表3可以看出,方差膨脹因子VIF均小于10,說明數據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即不存在信息重疊的現象。變量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均通過了0.05顯著性水平下的檢驗,說明發展能力、公司規模、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能顯著影響經濟效益;而總資產周轉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根據表3可以得出標準化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y=-0.194x1-0.045x2+0.182x3+0.039x4+0.722x5。多元線性回歸檢驗結果具體分析如下:第一,營業收入增長率與資產報酬率顯著負相關,即營業收入增長率越大資產報酬率也越大,這與原假設相反。這可能是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的數量較少,可能影響了分析結果的原因。第二,流動資產與收入比對資產報酬率的影響的標準回歸系數為-0.045,但是沒有通過0.05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這與原假設不一致,這可能是由于行業選取的原因,績效指標的選擇過于籠統或隨意,使其不能確切反映公司經濟效益狀況,導致流動資產與收入比對經濟效益的影響不明顯。總資產周轉率與資產報酬率顯著正相關。說明了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越強,資產的利用效率也就越高,營業收入也就越大,經濟效益也就越大。通過回歸分析,提高公司的營運能力對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具有一定有利影響。因此紡織服裝上市公司應該提高其營運能力,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從而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最終提高其經濟效益。第三,權益乘數對資產報酬率的影響的標準回歸系數為0.039,這與原假設相反,同時沒有通過0.0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可能是由于樣本不足等諸多問題導致的。第四,每股未分配利潤與資產報酬率顯著正相關,這與原假設一致。說明了紡織服裝企業現金流量能力越強,則企業的經濟效益越好,所以紡織服裝企業應該適當提高現金流量能力來提高其經濟效益。
三、研究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及實證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周轉率、每股未分配利潤能顯著影響資產報酬率;流動資產與收入比、權益乘數對資產報酬率影響不顯著;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可以主要通過提高其營運能力和現金流量能力來提高其經濟效益。雖然由于樣本數據的有限等原因,導致對償債能力以及發展能力的分析與假設不一致,但是,研究結果同樣提示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對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加以關注。紡織服裝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高效的管理創新方案,進一步提高公司資本的營運能力,進而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大膽創新管理方法,多渠道強化管理人才培養;再次,應根據勞動密集型(一些企業同時屬于資金密集型)的特點,加強成本(勞動力成本、資本成本)控制,以提高其現金流量能力,從而提高其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邱,梁立等.企業營運資金結構對績效的影響――以紡織服裝業為例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10(8)
[2]王仲兵.現金流量、資金結構與企業經濟效益研究[J].財會研究.2008
[3]彭國祥.談企業經濟效益的評價指標[J].中國內部審計.2005(1)
[4]王莉莉.制造業經濟效益實證分析――基于安徽省的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6)
關鍵詞:鉆前公司;經濟效益;標準化工作
鉆前工程是豎立井架等鉆井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傳統的工作認知中,可能簡單的認為鉆前工程就是為鉆井工程順利進行而采取的前期臨時性準備,對整個鉆井工程影響不大,成本花費也不會太大。但是,在當前石化行業“寒冬期”背景下,降本增效壓力巨大,鉆前工程安全生產和標準化建設對降低作業成本、提升作業質量和效益作用巨大。因此,有必要對鉆前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工作進行探究。
1 鉆前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中存在的問題
在鉆前施工中,影響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現場作業管理不夠重視,簡單的認為鉆前作業是單純的前期臨時性準備工作,沒有落實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存在操作標準不高、作業不夠規范、態度不夠積極的問題,沒有認識到鉆前施工管理不規范對質量效益、甚至是安全生產造成的負面影響,最終影響了企業整體效益的提升。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安全問題和質量控制問題。
1.1安全問題
安全施工是確保施工效益的基礎保證,如果不能實現安全施工,不僅會影響企業整體效益,嚴重情況下甚至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長期以來,由于對鉆前施工不重視,對現場管理存在一定的疏忽現象,存在在鉆前施工中安全作業不夠規范、作業管理控制體系不夠完善、崗位安全教育不夠到位等問題,降低了鉆前作業效益。一是安全作業不夠規范。雖然鉆前施工僅是鉆井前期的準備工作,但也是在鉆井現場進行施工,涉及到人員管理、物資存放和使用等諸多問題,人員配置不當將增加作業人工成本,物資堆放保存不當將會造成物資損失,甚至個別物資沒有嚴格進行進場把控,會造成存在質量缺陷的物資投入現場使用,在后期監測發現后更換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員在作業中未佩戴安全防護裝置或是安全防護裝置質量不合格,都會存在人員損害風險,降低作業效率。在鉆前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多的安全網、腳手架、模板支撐、圍欄等基礎施工,如果安全作業規范未達標,將會對后期施工埋下隱患、影響作業的延續性。二是作業管理控制體系不夠完善。鉆前工程項目部是現場作業進行管理的主體部門,在安全管理、規范施工等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但個別的鉆前作業項目部在鉆前作業中缺乏規范化作業組織,在作業中施工責任不明確,缺乏有效的應急預案和防控體系,降低了鉆前作業安全系數和工程效益。特別是個別現場項目管理人員,缺乏對現場安全生產和高效作業的認識,存在依靠經驗和事后分析等進行管理的問題,影響了作業現場施工秩序,增加了安全隱患發生的可能性。三是崗位安全教育不夠到位。當前,鉆前作業人員存在構成復雜的問題,特別是個別專業性不強的施工環節,存在臨時人員工作的現象,這部分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素養和安全生產意識較差,但是一旦操作出現問題,必然會影響鉆前工作質量。在實際作業中,存在不按規范進行操作、操作技能較低、施工規定不遵守和不遵從現場施工指揮等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由于缺乏規范有序的到崗前教育培訓造成的。
1.2質量控制問題
作業質量控制同樣是鉆前施工效益的重要影響因素,當前工作中個別單位因為受工期進度和后期施工周期較短等影響,單純追求快速施工,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短期效益,但因忽視了對質量的管控而影響了長期效益。鉆前施工看似簡單,但依然需要嚴格的按照規范程序和要求進行作業,個別工程在作業中缺乏專業人才和明確的責任劃分,作業后缺乏系統化檢查,工序交接中也缺乏質量檢查,埋下了質量隱患。當前施工隊伍的人員素質較差、思想態度問題,特別是施工中缺乏相互溝通交流等,造成質量控制難以一以貫之。當前鉆前作業復雜的環境,造成了部分人才流失。作業監理人員監督作用發揮不夠到位,也制約了鉆前工程質量的提升。
2 鉆前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主要方面
提升鉆前企業經濟效益,關鍵是從安全生產和質量管控兩個主要方面入手,抓好標準化施工作業,提升經濟效益。
2.1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程度
一是健全完善安全作業流程。違規操作等 “人”的問題是鉆前施工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要根據鉆前施工需要,有針對性的完善安全施工流程,配套完善相應的獎懲責任機制,調動每個環節、崗位和工作人員安全生產積極性。二是做好作業規劃。制定完善作業規劃和應急預案,是確保安全作業的基礎,要根據預期工程目標,明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編制完善常見安全隱患及應急處置措施。三是加強崗位前培訓。要在入場安全監督的基礎上,加強入職前的崗位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化技能,引導作業人員安全規范的操作器械。
2.2提升質量管控標準化程度
一是完善管理模式。在鉆前工程實施前,要加強與鉆井、采油部門的溝通聯系,明確工程要求,制定工作計劃。要做好井場情況分析,結合場地狀況、自然環境等施工條件,合理進行作業情況安排。地面工程施工中,要統籌考慮施工后的鉆機搬遷、單口井施工等要求,合理進行工程設備和車輛安排,確保鉆前各環節有效銜接、順利進行。二是完善參建主體管理。鉆前施工部門要統籌生產、安全等各部門,按照標準化施工要求制定完善施工標準,落實好材料入場、設備、構件等各環節和各細節的檢驗監督,完善和落實作業例會、現場盯井、設備調用等制度,明確各環節、各崗位施工標準,確保施工全程質量可控。特別是在工期壓縮中要嚴格監管,嚴格落實巡檢、旁站等管理工作,工程收尾階段要適當增加檢驗次數,確保工程施工萬無一失。三是完善作業管控內容。要落實作業勘探、施工設計、組織施工等全過程施工內容標準化制度,加強施工驗收。比如,在初期要加強施工圖審查,確保符合有關要求和項目需要,并在每個環節的施工都對照施工圖進行檢查,確保實現預期的工程施工目標。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鉆前企業施工中,安全管理和質量管控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通過落實安全生產和質量管控標準化措施,有利于確保鉆前工程施工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關鍵詞:自來水公司;經濟效益;供水;系統
水是城市建設及生產發展,人們生存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資。而自來水就是人們社會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獲得水資源的重要來源。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城市建設及工業生產發展速度加快,對自來水的需求量直線上升,同時,持續上漲的物價導致了供水成本大大增加,自來水公司資金難以累積。近年來,自來水的供求關系越來越緊張,出現了不少的矛盾。
一、自來水供求矛盾
1.自來水的供應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
社會的進步,人口的增加,工業的發展,這無一不對自來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尤其的近年來工業企業不斷擴建,城市居民增加,供水范圍擴大,對自來水的需求量急速遞增。
2.自來水成本上升
自來水的定價一向較低,但是自來水的成本卻大幅度上升,導致自來水公司沒有多余的運轉資金,供水能力難以提高。自來水公司不僅是生產企業,更是服務企業,擁有雙重性質,需要的投資很大,收效很慢,產品單一,主要以為社會服務為主,以建設城市健全的供水系統為中心,沒有辦法轉戶,又沒有辦法開發自來水其他系列的新產品或實施優質優價原則 ,成本無法轉移。
3.水價偏低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
現在,由于自來水的價格偏低,水費在工業企業生產及居民生活中的成本里面占的比例很小,導致了人們節約用水的觀念不強,節約用水的措施不力,節約用水的效果不好。并且,在各項調查中發現,水資源的的再利用率很低,大量的浪費使得有限的水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保護。自來水的價值與價格嚴重不合,節約用水對于企業生產及居民生活幾乎沒有影響,這是導致水資源嚴重流失的重要原因。
4.水價低影響了自來水公司內部的調動積極性
最近幾年,物價飛速上漲,然而自來水的價格仍然處于較低水平。由于自來水的價格低,企業的資金難以積累,沒有能力去開發新的水資源 ,并且供水的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使得供水成本大大增加,企業的收益嚴重下降,員工福利、獎勵減少,導致員工積極性嚴重受挫,客觀上激化了急需解決的供求矛盾。
二、影響自來水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原因
1.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需要不斷改善原本的設施,這樣所需要的投入成本就不斷增加,導致了自來水企業的效益下降。而且,隨著工業企業的發展,水資源的質量越來越惡化,同時,輸出水的質量標準也在提高,這樣,自來水的成本就進一步增加了。
2.自來水公司是經濟效益持續低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水費拖欠。這個是幾乎所有自來水公司都必須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尤其是企業的水費拖欠,情況更為嚴重,雖然不少的自來水企業都專門組織了部門負責追繳企業拖欠的水費,但是實際效果不大。
3.水價的構成機制不夠完善是影響自來水公司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對于一個自來水企業來說,水費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一般的生產企業,是按照其生產成本及市場需求情況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來綜合考慮之后再來定制出自己的價格標準。然而,我國的自來水公司沒有辦法可以完全自主決定水價,這樣自來水公司的效益無法得到保障。
三、如何提高自來水公司的效益
1.加強管理,降低成本
為了提高自來水公司的經濟效益,企業不但要制定目標責任制,將目標一層一層地分解,目標要和每個員工的個人經濟利益掛鉤,提高員工的達成目標的積極性及行動力。另一方面,企業加大力度來改造技術,從成本上下手,嚴抓狠抓,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
2.提高水費實收率
設立專門的收費小組,尤其那些大筆的水費和企業大戶,必須要有專人保持跟蹤、抄表和追繳工作。另一方面,加強企業內的稽查管理工作,禁止亂用水及用戶盜竊水的行為,對那些違約使用水的用戶,需要繳納違約金;對那些欠費的用戶,需要加收滯納金;對某些頑固的釘子戶,必要時要采用法律手段。
3.建立水費合理的價格機制
《城市供水管理方法》規定:“城市的供水價格應遵循補償水成本、供水企業有合理收益、用水企業能夠節約用水、用水費用應該由相關各方公平負擔的原則來制定。”自來水供水應該按《城市供水管理辦法》的規定,總結出在企業管理出現的問題。
4.加強水價監管
城市的供水一般是由國家或地方政府壟斷的,它的價格也是國家直接制定或批準的。政府在制定水價的時候,不但要考慮成本的浮動,確保自來水供應企業可以獲得合理的利益,來保證自來水的順利供給;又要考慮水價的浮動對其他部門的獲得,行業的生產和居民的生活的影響。很多的生產企業,在政府提出水價上調的建議時,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向政府提出不合理或過分的要求,所以每次調價都要變成企業和政府部門間的討價還價。
5.改革企業內部機制,改變經營方式
完善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建立以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理等三層組成的內部決策、管理及監督的中心。在會計主管方面,要實現委派制度,加強內部成本核算的監督,杜絕不合理的開銷,做好每個季度的水費收繳分析情況,及時處理好存在的問題;在勞動力方面,要做好崗位的定編工作,實行公平競爭的機制,對于管理崗位的競爭做到公平、公開、合理。
四、提高供水技術來降低成本
1.引進讓自來水管網經濟合理運行的高新技術,優化自來水管網。這個包含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要優化計算及合理分析城市自來水管網系統設施的擴建和新建項目的技術。例如自來水供水系統的流量最優化、每個管道口徑的最優化、各個管中加壓泵站和自來水廠的二級泵站的最優化設計。(2)優化調度和科學管理自來水供水系統。例如配置自來水管網系統測壓點、測試自來水管網的工作狀態和維修更換自來水管網的設施。
2.計算自來水供水管道的經濟流量。在優化自來水管網的同時,也要注意自來水的流速,因為在同樣的條件下,選擇的管徑的不同會影響流速和壓力的變化。當選擇流量過大,起端管道的壓力就會增大,這樣會導致管道的漏水及破裂;當選擇的流量過小,這時就必須選擇較大的管道口徑,大口徑管道的運行費用減少,但是基本建設的費用卻增加。所以,自來水公司在實際建設中,必須綜合各個因素考慮及選擇管道口徑。
3.更新改進自來水的供水管網,這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1)水力因素,影響輸水能力及服務壓力;(2)水質因素,影響自來水凈化及質量;(3)結構因素:影響管材的壽命及接口的損壞率。更新改造自來水管網系統是提高自來水供水安全性,降低自來水漏失量及改善自來水水質的重要方法。對自來水管網的更新改造應該要合理選用、因地制宜,對于那些結構比較好的管道,特別是大口徑的管道,應該要采用涂襯、刮管的方法;對于那些漏水和爆管所帶來的損失高于更換新管道的,應該更換新管道;對于那些是由水質而引起的因素,應該采用刮管及沖洗的方法來處理。
4.把側漏技術應用到自來水供水管道中。(1)控損指標:漏失率、未收費率及單位管道長度單位時間的漏水量都是控損指標的表達方式。同一管道長度在同一時間內的漏水量和每個用戶平均漏水量都是經常用漏失率和未收費來表達。因為,在每個城市的人口密度及工業發展水平的不同,所以會導致相同的管道長度而漏水量不同。(2)管道側漏所需的常用設備:由于自來水管道的材質、接口壽命等因素的會導致在管道運行過程中會出現漏水的情況。以前我們都是采用我國生產的檢漏儀器,檢漏的準確性和穩定型都比較差,所以推廣使用效果不好。現在,引進了國外的漏電確認儀、管道定位儀和相關分析儀等檢漏儀器。
5.把GIS應用到自來水供水系統中
GIS的優點:(1)能夠迅速并且直觀地對發生爆管的位置進行確認分析;(2)能夠對自來水供水管網的設計及計算進行優化;(3)對城市的自來水供水系統提供科學詳實的管理信息;(4)對自來水供水系統的規劃提供方案及支持,采用CIS系統,能夠對多種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5)GIS能夠對特殊地區及災區提供應急的供水方案。目前,CIS的應用使得自來水公司在供水系統的實踐中獲得很大的收益,雖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它的通用性、實用性、可操作性、殼擴展醒的及維護方便等優點,已經讓它在自來水供水系統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來水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好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我們要對癥下藥,找對辦法,肯定能提高公司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合農 馮義東:衡東供水公司節能創新路[J].可再生能源,2003.3.
[2]李 杰:關于如何提高供水企業的效益的探討[J].實踐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