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生學習建筑材料興趣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建筑材料課是建筑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課程特點如下:一是綜合性強,涉及知識面廣,基礎薄弱的中職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困難;二是系統性差、邏輯性差、材料種類多、概念多、敘述性文字多、內容雜、理論計算少,學生在學習中無條理可循,易感枯燥乏味;三是:實踐性強,授課時數的不斷減少使每堂課的教學內容不斷增加。若老師在講課時照本宣科,采用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會越學越累,越學越反感,很快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被動學習,不但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達不到好的效果。如果讓中職生對建筑材料這門課感興趣,我認為應關注以下幾點:
一、要讓學生明確該課程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組成材料,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物質基礎,材料決定了建筑物的形式和施工方法,而材料質量、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建筑物的質量和安全。在建筑材料的生產、采購、貯運、保管、使用和檢驗評定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造成缺陷甚至造成質量事故。學習它,一方面為學習后續專業課提高基礎知識;另一方面為今后在實踐工作中能正確與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礎。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生知道課程的重要性后,學習它才會有動力,才會有興趣。
二、要選用合適的教材
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和基本工具。而且由于該課理論課時少,不少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去自學完成,所以選用恰當教材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和熱情。為此要求建筑材料課所用的教材必須滿足以下幾點:一是所用材料要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能充分反映行業與職業特征;二是教材的內容要與時俱進、圖文并茂;三是教材的深度要符合中職生的基礎情況;四是教材的知識點、引例要多聯系實際,要規范正確。只有這樣的教材學生看起來既不會覺得深奧看不懂,又不會覺得知識陳舊,學生學習它才不會喪失信心和學習興趣。
三、課程內容上的創新
針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2l世紀對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在教材編寫時就要用現代的觀點審視、選擇和組織好傳統的教學內容,用超前的意識和發展的眼光收錄教學新內容,要有較強的創新意念。教材的編寫者應該站在時代的前列,始終以一種積極活躍的思維,不斷地修訂和添加最新的內容,能夠使這門課程的內容更新更準,是培養2l世紀現代化建設人才的需要。
四、要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
隨著中職教學內容方法方式的不斷改革,教學課時逐漸減少。要在少課時范圍內把所有建筑材料知識點講到、講懂、講透是不現實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和圖書館去補充、去拓展、去深化自己的知識,讓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有收獲感和成就感,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將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引入課堂,開發和利用具備網絡教學和自主學習功能的課程網絡。課程網絡教學能夠利用計算機網絡強大的文字、聲音、圖表、視頻、動畫等多媒體形式表現的信息處理功能,形象直觀地再現客觀事物,改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模式,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使教學達到簡單明了、學生易懂的效果。同時,課程網絡教學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助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我情況安排學習,而且可以通過交流商議、集體參與等實現合作學習,并在合作中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真正使個性化學習成為現實。
六、教學中要強化實踐應用性環節
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實踐型、應用型人才,通過實踐性應用環節,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鞏固所學的材料理論知識,充分體現“行為知之始,知為行之成”。通過創建實訓基地,給學生實踐動手的機會。通過參觀建筑工地給課程教學提供良好的實踐性教學環境。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使枯燥的文字內容變得豐富起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一步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及職業應用能力水平。建筑材料課程內容多而雜,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育資源,我們不僅應該根據教學實踐經驗提出教學改革方案,而且還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課件,研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模式等,爭取使教學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同的教學環境與教學對象,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應將課堂與實驗教學有機地結合,圍繞課程特點,運用多種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作者:沈利菁 單位:浙江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