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才培養模式中課程體系建設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為了加強中外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蘇州市新區政府引進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德國bbw教育集團,與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共同實施校企合作下的“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本文介紹了通過學習國外先進職教理念,重新構建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克服課程多、學時少的矛盾,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人才培養;雙元制;課程體系;職業教育
0引言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在“建設開放型職業教育體系”中指出從“擴大引進國外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到加強中外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對職業教育國際化辦學提出的具體規劃。縱觀國外著名的職教模式,其中最有影響的當屬德國“雙元制”的課程模式。“雙元制”的培養目標是為特定的企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即培養具有“關鍵能力”的人才。在德國“雙元制”教育中,關鍵能力通常是指超出專業能力以外的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學習能力、社會責任感、心理承受能力等等,他們認為,“關鍵能力”比專業能力更為重要。課程體系的設置應將企業的實際需要作為著眼點,以職業分析為依據,以職業能力為核心設置課程。研究表明國內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未實現實質性融合;
(2)課程改革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3)課程內容未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雖然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均重視與企業的合作,但在合作程度和合作效果上還差強人意。由此可見,學校與企業間僅有形式上的合作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融合學校和企業雙方面的力量,開發出一套科學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真正實現學歷教育與崗前培訓的有機結合。本文重點闡述了基于bbw人才培養模式下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及思考。
1基于bbw平臺的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bbw平臺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國際化合作模式,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與德國教育集團bbw合作辦學,引進德國職業教育理念、標準、師資團隊、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頒發德國權威機構培訓證書,進行機電一體化和數控切削等專業的教學改革,構建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理論教學與專業實訓、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相對接的教學體系,為蘇州經濟發展,特別是服務蘇州高新區轉型升級,培養德國標準的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實用型人才。按照德國辦學水平與質量、教學管理模式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實現職業教育在中國的改革。
2“雙元制”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
實行“準員工式3+1+1”人才培養模式,前三年在校學習基礎課程和專業知識,第四年在德國培訓師的指導下,施行“雙元制”項目化教學,第五年進入與bbw合作的歐美企業頂崗實習。課程體系的建設,并不是簡單的調整教學計劃,將五年的課程壓縮為三年,而是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和前提,共同開發與bbw平臺人才培養模式相匹配的課程體系。
2.1課程體系開發思路圖1是“雙元制”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開發思路圖,以就業為導向,對本地區行業現狀進行了廣泛市場調研。在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作為項目參與者,中方參考吸收了德國bbw教育集團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因為其在德國就針對德國中小企業開發了以項目教學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德國在本地區制造業已經投資建設近百家企業,在綜合bbw原本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行業的現在,建設的課程體系(試行)基本實現學生上學即上崗,上課即上班,出校即出師,畢業即就業。
2.2機電一體化理論/實訓培訓內容學習領域表1各截取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理論/實訓培訓內容學習領域的一項。bbw人才培養模式下德國培訓師將一年的課程安排為40周,每個周都制定了詳細的計劃。一個班級36人分為2個大組,每個大組又分為6個小組,通過開展不同的項目來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職業素養。理論課程體系本著“必須、夠用”的原則,刪減了純理論不實用的課程。筆者通過跟班學習德方培訓師開展原汁原味的項目制教學,總結以往項目制教學的不足,需要在下面幾個方面做出改進:
(1)項目的設置能將某一教學內容的理論知識和實訓相結合。
(2)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學生要有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的機會。
(3)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
(4)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5)學習結束時,要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師生共同評價項目成果。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開設了直角物料推送裝置、圓角物料推送裝置、物料分類裝置和傳送裝置等項目,將企業對學生的要求融入到項目式教學中。課程有5個項目12個任務,內容由淺入深,全面覆蓋了機電一體化技術中機械加工基礎,氣壓傳動技術和PLC控制的相關知識及操作技能。通過項目實施掌握復雜機電控制系統的安裝、檢測、編程和調試方法。所有項目之間可以互相連接,學員在德方培訓師的指引下,學習熱情高,師生互評的模式,讓學員感受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后期的項目中改善并提高(見表1)。
3結論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育需要認真研究本地區行業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引進德國“雙元制”職教模式,從崗位需要出發,確定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項目化教學培養出符合“中國制造2025”的國際化人才。
參考文獻
[1]蔣小華,盧永忠.借鑒德國“雙元制”模式創新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4):58-60.
[2]鄭凱.“雙元制”模式下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改革[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29):281-282.
[3]譚建新.“雙元制”汽車檢測與維修課程體系及課程標準研發[J].電子制作,2014(1):278.
[4]陶華山.政校企共育技術技能人才新機制[J].江蘇教育,2015(9):9-11.
作者:張虎 單位: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