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策略范文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策略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策略

摘要:

通過深入考察和調研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建設,總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取得的成效與具體做法,分析了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存在的若干問題,并提出了進一步加強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的具體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灌云縣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層次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安全和消費安全一項基礎性工作,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所在。近年來,灌云縣持續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不斷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加強農業投入品源頭治理,灌云縣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檢測水平、監測能力不斷增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卓有成效,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不斷改善,對灌云縣農業農村經濟和諧快速發展起到了有力地促進作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年度考核連續3a獲得省農產品質量建設2等獎、1等獎、1等獎。在成績面前也要看到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中還存在一定不足,為了使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做得更為扎實有效,深入到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生產基地、超市、農貿市場、農產品生產企業、農產品經濟專業合作組織等進行了全面考察和調研。現將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調研報告匯報如下:

1基本情況

1.1縣級監管檢測體系逐步健全灌云縣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灌云縣對農產品進行質量監控與管理的主要機構。中心于2003年4月獲得灌云縣編委批準并掛牌成立,2007年10月取得法人資質并獨立運行,2009年10月通過江蘇省計量認證,2013年度通過江蘇省復查換證。中心下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實驗室,實驗室面積220m2,有大小儀器123臺套,中心批復編制6人,在職4人,2010年被農業部列為全國1200個質監站建設項目之一。中心主要工作職責: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制定與組織協調;負責擬訂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規劃和配套制度制定并組織實施;負責指導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檢測體系和產品品牌認證體系建設;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和信息通報;負責灌云縣食用農產品的“三品一標”基地建設、認定和認證的指導服務工作。承擔部、省、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抽樣和檢驗檢測任務,承擔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參與相應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和技術處理。中心以提高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工作核心,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水平、監管能力建設為己任,積極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長效監管機制,逐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提升農產品品牌建設和品牌市場競爭能力。中心對農產品生產企業從產地環境、生產記錄、投入品檔案、包裝標識、基地準出、例行監測、信息等制度入手,加強引導和監管,并不斷建立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積極探索符合灌云縣實際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

1.2鄉鎮監管檢測體系基本建立已在12個涉農鄉鎮掛牌成立鄉鎮農產品質量監管站,配備了部分辦公設備,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兼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站長,農技推廣服務人員2名兼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并擬在每村設立1名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各鄉鎮監管站大多數都設立了農產品快速檢測室,并配備了部分檢測儀器,制定監管、檢測等規章制度。

1.3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步伐加快農產品流通效率、質量管理、安全消費是呈正相關比率。在灌云縣“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城鄉聯動、多元投資”的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格局下,以伊山鎮淮連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向陽農貿市場為中心,以連鎖、配送、專賣等現代流通方式為先導,以各鄉鎮田間批發點、集貿市場和零售經營門店為基礎,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齊全、競爭有序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正在穩步形成。經過調研,目前灌云縣有蔬菜生產基地批發點11個,蔬菜批發市場2個,經營農產品銷售的大型超市3個。隨著灌云縣高效農業的快速發展,設施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在縣農委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協助下,逐漸形成了一批有嚴格準出制度的鄉鎮蔬菜基地批發點。這些蔬菜基地批發點在農委大力協助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有效運作下,采取經紀人和客商直接交易等多種方式開展銷售活動,各種農產品除銷往本省外,還銷往上海、浙江、安徽、山東等多個省市。

1.4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為了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灌云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抓標準化示范推廣。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先導,以興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陡溝蘆蒿基地、伊山鎮王圩西瓜核心示范區為對象,推行農業標準化普及,大抓標準化生產示范。新建基地必須有標準。新建基地一律對生產的產品要按一品一標生產,符合標準的準許建設并向上級部門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做到產前有認證、產中有標準、上市可追溯的全程質量控制,同時農委還印發了農產品生產明白紙、生產操作卡、農產品生產作業標準簡圖、以及國家禁限用農藥告知書等,規范了企業生產操作規程,建立健全企業生產臺帳,檢測記錄,銷售檔案等,到目前為止,灌云縣共有45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建立企業生產標準,和不同產品的生產操作規程,對農戶實行統一生產技術標準,統一生產技術規程,簽訂產品質量責任書、不使用禁限用農藥承諾書等,強化農戶自律,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產地準出證明、統一銷售。一系列措施的實行為農業標準化生產在灌云縣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2取得的成效

2.1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近年來灌云縣農業委員會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及時成立縣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建立農委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形成了上下聯動,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通過電視、網絡、報紙、標語、橫幅及各類講座、培訓等形式,積極宣傳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優質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等。通過多種形式的大力宣傳,有效提高了農戶和消費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生產技術水平,形成了政府各部門高度重視、認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社會關心、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由于工作扎實有效,灌云縣連續3a獲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大獎。

2.2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持高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是體現一個地方農產品質量安全好壞的具體指標。灌云縣農委在認真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日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專項整治活動,依法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監管監測,嚴厲打擊農產品生產環節當中使用各類國家禁限用農藥行為。灌云縣全年共完成農業部監測抽檢60個,合格60個,合格率100%,江蘇省例行監測抽樣180個,合格180個,合格率100%,連云港市例行監測抽樣240個,合格240個,合格率100%,蔬菜速測抽樣10437批次,抽檢合格率達98.92%,定量抽樣18個,合格率100%,全年灌云縣無一例監測抽檢部、省、市級預警通報。目標任務考核云港市首位,江蘇省并列第一。

2.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有效

2.3.1源頭治理源頭治理是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環節,灌云縣連續3a開展春、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強化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制作、銷售和使用違禁的農、獸藥行為,實行高毒農藥定點銷售等措施,定期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

2.3.2產地環境治理開展了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普查工作,摸清了農產品產地重金屬分布情況,從產地環境環節提出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的相應措施,為灌云縣產業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2.3.3生產環節技術指導重點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企業及涉農合作經濟組織的技術指導與監督檢查,規范投入品使用檔案、生產記錄、產品檢測記錄、產品銷售記錄等農業生產臺帳,確保生產的每一批次產品都可溯源。

2.3.4基地準出與市場準入制度建設基地生產出來的每批產品有檢測、有記錄,市場進入的每批產品有產地準出證明和自檢合格證明是基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核心,農委加強了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建設,建立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追溯體系制度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農產品進貨查驗制度,農產品索證索票制度,農貿市場日常經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執行,有效實現農產品生產,包裝,儲運和銷售全過程的信息跟蹤,切實保證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2.4農產品品牌建設穩步推進“三品”品牌建設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重要抓手,是提升效益農業主要途徑,2011年灌云縣人民政府出臺鼓勵“三品”發展相關政策(灌政發[2011]33號)文件,文件規定:企業獲得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證書的,分別一次性給予0.2萬元、0.5萬元、1.0萬元的獎勵。獎勵政策出臺為灌云縣“三品”發展夯實基礎。目前灌云縣“三品”品牌共計有373個,基地面積9萬hm2,完成申報綠色食品品牌23個,申報認定國家級綠色食品示范企業1家,完成申報綠色食品原料企業1家。目前“三品一標”品牌申報認定以及“三品”基地認定面積在全市名列首位。

3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縱觀灌云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現狀,雖然取得的成績斐然,但我們也要清醒看到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不足,與中央、省、市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3.1千家萬戶的生產方式難以管理雖然灌云縣建立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標準化生產在穩步推進,但就灌云縣而言,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農業生產方式仍然占絕大多數。千家萬戶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不便于農業的規模化生產,難以執行標準化生產的農業管理,難以實行嚴格的農產品質量控制,直接導致監管部門投入精力巨大,也加大了宣傳、農業培訓管理成本,且經濟效益低下,管理效果難以衡量。以典型的農藥使用為例,如不進行標準化的農業生產,無法控制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對高殘留及違禁農藥的使用,則農產品質量安全就無從談起。

3.2分段式的管理模式存在漏洞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主要由農業、工商等部門聯合組成,采用分段管理與聯合管理并行的模式。農業部門主要負責規范農產品種植、農業投入品的使用、農民的培訓、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的建設等問題。工商部門主要負責農產品的銷售監管任務。其中,農資產品及農藥的銷售由多個部門統一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看似嚴密,但是存在各個單位互相協調、相互補位的問題。以對農產品質量影響巨大的農藥管理為例,在農藥的生產環節,農業部門負責農藥的登記,生產部門依照質檢部門核發的生產許可證或工信委出具的批準文件組織生產,在經營環節,由工商部門核發營業執照,安檢部門核發高危化學品經營許可證,不涉及對普通農藥的經營許可。對農藥管理的政出多門,導致有些事情大家一起管,有些事情沒人管,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埋下了隱患。

3.3機構建設滯后人員、經費嚴重不足灌云縣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是灌云縣對農產品進行質量監控與管理的主要機構,中心批復編制6人,實有人員4人,人少事多,超負荷工作,與周邊縣區相比,人員嚴重不足,監管、檢測經費嚴重不足,中心自成立以來,灌云縣財政在13a只給予了3萬元監管檢測經費,而實際監管檢測經費達32萬元,不足部分只能從市場尋找,檢測場所、儀器設備都已老化難以達到檢測要求。鄉鎮級監管、檢測機構全部由農技推廣服務人員兼任,監管手段和監管能力有限,而且農技人員的主要職責是農業技術推廣,同時還要兼顧鄉鎮的其它工作,根本就沒有精力進行監管、監測工作,有時騰出時間來做監管工作的也是人情賬!農產品質量檢測專業性技術強,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導致工作有時無法正常開展。

3.4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和地方標準不健全發達地區用系統、完整的生產技術標準控制當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省級以上相關部門制定大宗農產品的生產技術標準,地方制定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生產技術標準,但仍有很多農產品生產無相關標準。灌云縣在這一方面起步晚,目前制定的農產品地方標準很少。沒有地方標準的農產品無法推行標準化生產,也不能反映出標準化建設的成效,與灌云縣農產品生產大縣和比較豐富的資源特點不相適應。

4對策與建議

4.1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在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設立獨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職人員和檢測專職人員,在村級設立專職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明確各級監管和檢測人員職責,落實編制人員、辦公場所和日常經費,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形成監管、檢測長效機制,穩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監管體系。

4.2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推廣長效低毒生物農藥和統防統治減少農業污染源對環境影響,種植業以蔬菜為重點,開展蔬菜、水果、茶葉等用藥專項監督抽查,嚴厲打擊高毒農藥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加大“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劑專項整治力度,強化獸藥和飼料生產、使用環節監管,強化用藥執法檢查,完善種、養殖業檔案,建立嚴格的產地檢查和準出制度,形成監管工作常態化。

4.3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將監管、檢測設備、產品檢測和質量安全技能培訓相關經費及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工作補助等均列入縣財政預算,并根據實際情況保證經費每年呈一定比例的增長。做到經費常態化、制度化管理,確保灌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工作正常有序開展。

4.4有序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不斷擴大永久性“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的建設比例和規模,深入開展農業標準化整體推進示范創建工作,嚴把“三品一標”認證準入門檻,嚴格認證程序、認證審核,提升農產品認證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加大證后監管、證后抽檢力度,嚴格執行退出機制,確保灌云縣認證農產品質量。

4.5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健全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機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全程監控制度,實現灌云縣農產品“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的局面。認真落實種植、養殖業生產檔案記錄和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農產品銷售市場準入制度。市場準入制度應該由多個部門來聯合執行,不僅對于外來的農產品,而且也要針對全部在市場銷售的農產品。加快灌云縣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步伐,全面推廣綠色農業的生產方式。

4.6加大培訓力度定期開展各級監測人員的技能培訓、技術交流和崗位練兵活動,加強對基層檢測人員技術培訓和指導,不斷提高灌云縣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監督執法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崔野韓,許學宏,陳能等.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能力調查與對策研究[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05(3):29-32.

[2]余昇,劉隱,劉稀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隊伍建設[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03):105-107.

[3]梁堯,李剛,仇建飛等.土壤重金屬污染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及其防治措施[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3(3):9-14.

[4]梅星星,鄭先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創新探討[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3(4):20-24.

[5]劉晶晶.淺析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的建立與完善[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01):82-83。

作者:馬士勝 趙加珉 孫召平 宋玉和 朱倩 陳波 單位:灌云縣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灌云縣農業委員會 灌云縣大豆原種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人妻夜夜做天天爽| 十分钟在线观看免费视频www|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成人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16|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 婷婷综合五月天| 国产麻豆free中文| zooslook欧美另类dogs| 拍拍拍无档又黄又爽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欧美人与动zooz|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男人的j进女人视频| 午夜时刻免费实验区观看| 色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91精品嗷嗷嗷嗷| h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小唐璜情史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日本免费看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李老汉的性生生活2|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热热色原原网站 |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免费一级一片一毛片| 精品处破视频在线观看| 噜噜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草莓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国产丝袜第一页|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