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會計準則發展現實思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都在逐漸適應國際的發展水平,并用國際標準來逐漸進行自我約束和要求。從我國制定企業會計準則中就可以發現這種規律,目前我國的會計準則修改過很多次,其中2014版修改的地方就是為了和國際的會計準則標準保持趨同;而2016版又在其基礎上強調了公允價值。但是,我國在修改會計準則時,除了不斷適應國際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同時也在保持著我國自身的發展特色。
我國的會計準則從2007年起便步入了人們的視線當中,隨著社會的發展,會計準則也經過了很多次的修改,新舊會計準則在不斷的融合中經歷了很多次國際性的考驗。并且在準則和實務上也在不斷的借鑒國際的會計準則標準,同時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斷提升了本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地位。本文主要就是在國際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對我國的會計準則進行分析。
1我國會計國際化的發展背景
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出現了一種企業組織形式即跨國公司,其主要是將自己的子公司開在國外,然后在國內對子公司進行決策和控制,從而使得成本得到節約、市場份額達到穩定。而總公司為了保證子公司員工的自身權益和股東的股份等,在提供公司的經營收益、發展情況和財務狀況時,就必須要按照國際慣例的標準。所以,必須要保證我國的會計準則逐步向國際化進行靠攏,因為如果對國外的子公司進行管理時繼續采用國內的會計標準,那么不但會和其他國家繼續存在會計差異,還有可能提供不了會計信息,進而耽誤合并報表的編制,使得一些財物信息失效。會計信息能夠準確反映一個企業的資信情況,并能夠做出正確的風險評估,所以獲得準確的會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這不但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上的交易質量,還會影響對外貿易的效率,所以,一定要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這就需要我國的企業對國際會計標準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國際性籌資活動近些年來越來越多,這種活動的增多帶動了資本的國際化流動,而資本的國際化流動又要求跨國供給雙方都需要非常清楚對方的財務狀況。而這樣的規定就在可比性上對會計準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雙方的會計準則保持趨同。但是有的時候很多企業的不誠信使得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得到保證,所以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根據國際的標準來嚴格審查各個跨國公司所提交的財務報告。
2我國會計準則的主要發展歷程
2.12014年會計準則的修改
從2014年對會計準則進行修改時便開始注重和國際會計準則保持趨同。2014年修改后的會計準則,主要是更加重視如何在把握事項經濟實質的基礎上做出更加準確的職業判斷,以及如何能夠讓企業更準確的信息等,而且在公允價值計量中也強調了公允價值,促進了企業對于公允價值的采用,也讓我國經濟和國際經濟實現了進一步的接軌。
2.22016年會計準則的修改
2016年2月15日,我國對會計準則又做了新的修訂,在三十八項具體準則中又進一步明確了會計計量、確認和報告的標準,并且還在很多方面上做出了重大的調整,比如固定資產計提,同時在投資性房地產、金融工具等方面也強調了公允價值的采用。
2.32019年會計準則的修改
2019年會計準則是我國目前最新的一項會計準則,主要是在收入準則、風險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調整,將風險管理中的外部風險由最開始的七項變成了現在的五項;并且強調了“資產負債表日”這一概念,主要是在報告中強調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兩類內容;還有就是在會計報告方面進行了調整,使營業利潤下的項目順序發生了變化,并且調整了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等。
3對我國會計準則的思考
我國從會計準則誕生之日起到現在,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可以看出我國一直是在不斷的進步和學習當中。但是,因為我國有著自身的發展特點,而且每個國家的國情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國家的會計準則都有其自己的特點,不可能和國際會計準則完全一致,必然的會存在一些差異。而且雖然我國在會計準則上進行了各種的修訂和完善,但是目前會計準則的范圍還不是很廣,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首先,就是我國相關部門不能準確理解國際的會計準則,并且研究不夠透徹;其次,是因為我國會計準則在制定時除了要考慮到企業這方面的因素,還應該適應我國的法律、國情等宏觀層面,而國際會計準則的功能比較單一,所以我國在這一點上就無法和國際準則保持一致;最后一點就是我國在制定會計報表時,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保證不同的賬目之間能夠相互對應,保持一致的數目,在記賬時要準確無誤,但是我國在處理這一方面的問題時在管理和監督上做的還不夠完善,所以導致一些問題仍然存在,無法制定出高質量的會計準則。那么我國如果想保持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在遵守規范的會計制度的基礎上,讓其得到有效的實施。同時,還應該在制定會計準則時,與我國的法律、經濟等保持適應,不能將國際準則全部引入,而是應該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高質量會計準則。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在會計準則上逐漸在和國際化準則保持趨同,但是為了適應我國的相關法律和經濟環境,又需要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會計準則,同時還要明確各種監督管理制度,以便能夠讓我國的會計準則得到有效的實施。而且,我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和國際會計準則保持趨同,能夠讓跨國公司雙方更加了解對方的財務狀況,以便能夠制定出合理的決策、方案。此外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標準對國外的子公司進行管理,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子公司員工的相關權益。
參考文獻
[1]張新民.關于企業會計準則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1-8.
[2]莫一帆,張力派.淺析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持續趨同———基于會計環境的視角[J].中國商論,2018,(05):125-128.
[3]王彪華,楊亞軍.企業會計準則規范化對國家審計準則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8,(01):128-130.
[4]張先治,晏超.我國會計準則變革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3,(02):87-94.
作者:徐嘉千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