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本效率與企業競爭的優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一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注重成本管理,由低成本戰略向成本效能方面轉化,獲得利潤,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發展壯大自己的企業。
一、企業管理目標與低成本戰略
企業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自負盈虧的社會經濟組織。它一旦成立,就面臨著競爭,并始終處于生存和倒閉、發展和萎縮的矛盾之中。企業必須有生存空間,才可能獲得比較利潤,只有獲利才能發展,有了發展就可求得更好的生存。因此,企業管理的最終目標可以說是生存、發展、獲利。為了實現管理目標,企業最直接的任務就是降低成本。實施低成本戰略,能使企業在競爭中獲得相對優勢。低成本意味著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可以獲取比較利潤。企業為實現生存、發展、獲利的管理目標,通常要采用低成本戰略。例如:某鐵路施工企業在建筑市場激烈的競爭中,針對市場競爭多元化的現實,由原來比較單一地承攬鐵路工程,改為鐵路、公路、碼頭、電廠、機場、市政工程、水利工程、高層建筑等工程項目的跟蹤和承攬。經營領域的拓展,為企業的生存、發展提供了較多商機,同時也向企業管理層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1、企業總部作為成本管理的投資中心,對全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2、企業所屬公司作為成本管理利潤中心,確保上級下達利潤指標的完成,制定降低成本規劃及相應措施。
3、項目經理部作為成本管理中心,負責具體的責任成本管理工作,對有關費用、成本進行分攤、分解,指導基本責任主體及具體責任單位的責任成本核算工作。該企業實施的責任成本核算辦法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
①科學性。按《會計法》的要求,強調各級行政第一管理者負責組織本單位責任成本核算工作,單位“三總師”協助行政第一管理者具體組織本單位的責任成本核算工作,協調各職能部門和所屬單位之間的經濟關系。各職能部門責、權、利明晰,職能部門之間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制約。為企業整體“一盤棋”著想,人人都承擔各自相應的責任,營造出了“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管理氛圍。
②合理性。在總結了以往承包核算經驗的基礎上,該單位根據目前市場競爭的特點,結合本單位人財物的實際,再借鑒別的企業較為先進適用的管理方法,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明確了責任范圍、在責任基礎上的管理權力和經濟利益的分配方式。
③可操作性。該企業為加強全員核算意識,切實搞好責任成本核算工作,在全企業內廣泛宣傳責任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用試點單位的成功經驗鼓動職工積極參與這項工作。為方便操作,該單位根據《責任成本實施細則》的要求舉辦了多期有關業務人員責任成本培訓班,統一了責任預算、計量、驗收、考核評價責任成果的有關表格及其填報方法,使各責任單位和個人的責任成本核算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責任成本核算辦法的有效開展,使該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使企業實現降低成本的任務越來越艱巨,建筑市場“僧多粥少”的嚴峻形勢逼迫企業要尋求更為有效的降低成本途徑。
二、成本效能分析及應用
成本效能是指企業通過成本耗費所獲得的價值與所耗費成本的比值,是衡量成本使用效果的指標。它對企業的成本按一定方式進行剖析,將成本分為基本成本和效能成本兩部分。基本成本就是企業為完成一定施工產值或提供某種服務通常的、原有的情況下耗費的成本;效能成本是企業在原有基礎上為提高工程質量,增加或調整產品功能,改進產品設計,運用先進的施工手段,提高服務質量,贏得企業信譽等而增加的部分成本。基本成本是一個企業日常管理應該注意的成本,效能成本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成本,它比基本成本耗費要大一些,但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從而獲得更豐厚的回報。同樣以上述施工企業為例,該企業2003年中標某既有線鐵路改造工程,合同中標價為18000萬元。
按工程施工合同要求,該工程工期為24個月,工程質量優良率95%以上,質量要求高,工期短,任務重。該企業接到中標通知書后,以最快速度選調精干的人馬,優良的設備進場。公司管理層根據施工現場有既有鐵路,又是主要交通干道,車輛行人川流不息的實際情況,組織施工技術部門的人員反復研究論證,設計最優的施工方案,使得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各項措施適當,與其他施工單位相比處于領先地位,贏得了業主的初步好評。該企業在施工過程中樹立“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要求”的精品意識,并注意將先進的科研成果用于施工生產。如在人工挖孔樁項目施工中,針對地下有較厚流沙層和圍巖滲水量大的復雜地質情況,采取了人工挖掘和小型鉆臺車交替循環作業的方法,滿足了該工程項目特殊施工技術要求,既加快了工程進度,又保證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經測算,同以往類似工程量相比,獲得比較利潤160萬元。在墩柱和連續梁施工中,征得駐地工程監理的同意,將原來普通的立模方案改為獨特的模板整體吊裝拼接的新工藝,雖然增加了部分機械使用費和新型模板定制費,但由于工序銜接合理,減少了現場長時間拼裝而發生封閉道路的有關費用,同時節省了寶貴的施工時間,為后續工程的連續展開提供了保證,最終提前完成任務,從而獲得比較利潤300萬元。由此可見,通過增加少量成本支出,確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這就是效能成本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個企業需嚴格控制其基本成本支出,同時要注意發揮效能成本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即由單純降低成本向以增加少量成本支出而獲得較大收益的轉變,追求產品價值的數量與效益的同步提高。正確運用效能成本概念實際上是企業換一個角度去進一步降低成本,亦即實現差異化成本戰略。施工企業選擇差異化成本戰略的方式可以是:充分利用企業的人才優勢,設計先進的施工組織程序;優化施工方案,建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努力推出“精品”工程,確立企業品牌形象;推崇誠實信用原則,確保合同全面履約,強化企業信譽至上意識等。通過這一系列管理方法的有效運作,使企業在人才使用、施工技術手段、財務管理、企業業績等諸方面始終處于領先地位或具有獨特性,即形成差異化。差異化戰略的實現可以為企業獲得超常收益。企業每干一項工程都是精品工程,無形當中就創出了品牌效應,為企業承攬后續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礎。雖然在實施效能成本和差異化戰略過程中,企業增加了部分收入,好象有悖于低成本戰略,但實際上它所產生的回報,比單純追求低成本戰略高許多。有了好的經濟效益,就具備更多的實力去投入,去競爭,推動企業發展壯大。從低成本戰略到實施效能成本和差異化戰略,是成本管理模式的進步和完善,只有不斷地探索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使成本管理步入高級形態,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才能實現生存、發展、獲利的企業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