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潛虧原因及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無視《會計法》違規做賬。
在會計核算中不按《會計法》及兩則規定的范圍進行會計核算處理。而是蓄意做假賬,擬虛假,隨意調賬,置國家法律于不顧,嚴重干擾會計法規的貫徹執行,破壞會計核算的正常進行。2.為了達到某些特殊的目的,不堅持會計核算原則,按領導意圖進行賬務處理。3.會計人員素質偏低、業務不精也是制造潛虧的一個重要原因。
會計人員的素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缺少職業道德,有意提供失真的會計資料,同時,有些會計人員不重視繼續教育,業務水平跟不上現代會計核算管理的要求,而錯誤的處理會計業務,甚至錯誤較大,導致企業潛虧。
潛虧的手段
企業制造潛虧的常見手段有以下幾種:
1.對某些費用支出不及時報銷入賬。某些企業在年末對當年發生的一些成本費用類支出,如:中小修理費、辦公費、差旅費、廣告費等不報銷入賬,以減少當期成本費用支出,增加企業當期利潤。這種現象在企業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時有發生。久而久之,就會積累下許多雖然未入賬但實際已經發生的成本費用,形成企業很大數額的潛虧。
2.對某些應計成本費用不予攤提或不按規定攤提。按會計制度的要求,企業必須按期攤銷某些費用,如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開辦費等,同時,也必須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原則,預提借款利息費用等。而企業為了制造盈利或減少虧損,往往對這些應計成本費用不予攤提或少攤少提,使企業發生潛虧。
3.隨意改變會計核算方法。一些企業為了造假,常常隨意改變會計核算方法,如改變存貨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長期投資核算方法等。存貨計價方法變動的結果一般是期末存貨成本增加、當期存貨成本減少,從而增加企業當期盈利,形成潛虧。
4.利用“其他應收款”賬戶隱藏成本費用或虛列收入。一些企業的造假手法表現得更加直接,他們按當期利潤指標倒推成本,將當期多余的成本或費用以一筆或幾筆直接掛入“其他應收款”賬戶;或為關系單位虛開發票虛增收入,掛“其他應收款”賬戶,形成潛虧。
5.將成本或費用隨意“待攤”或“遞延”。按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原則的要求,企業會計制度中設置了“待攤費用”、“遞延資產”等跨期攤銷費用類會計科目。由于這些會計科目特有的性質,一些企業便以各種理由將一些本應列入成本費用的支出歸入這些會計科目,形成潛虧。
6.將應計入期間費用的利息支出資本化。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為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等資產支付的利息費用,在這些長期工程投入使用前可予以資本化,計入這些長期資產的成本。然而某些企業濫用該項規定,將這些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后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仍予以資本化,甚至將一些日常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借款利息費用支出予以資本化,以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
7.隱瞞各種損失或對損失長期掛賬。
潛虧的防范治理
1.對違反會計法規的造假者必須嚴懲,加大打擊力度,將會計核算工作納入法治軌道。
2.在日常工作中,正確處理好領導與會計人員在會計業務處理上的意見分歧。嚴格按照會計法規、會計政策和會計制度的規定辦事,不僅會計人員本身做到,單位領導也要遵守,當兩者發生意見分歧時,用會計法規統一認識,遵循《會計法》,避免按領導意圖進行會計做假,制造潛虧。
3.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企業會計核算原則和核算制度。企業之所以可以制造潛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們目前的會計核算原則和會計核算制度中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漏洞。因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原有的會計核算原則和制度加以完善和規范,從而在最大限度上堵塞漏洞,減少企業可以用以制造潛虧的手段。
4.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充分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
5.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外部和內部的審計監督,認真研究企業潛虧的審計方法和審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