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素質教育中的職業核心能力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統沉淀式的人文素質知識積累的教育手段,目前并不實際,由于人文課程系統化的教學對于學生人文能力培養的作用并不確定,而且高職院校學制和學時量導致人文素質培養課程不可能過多開設,因此我們必須要設置能夠明顯的作用于學生人文能力培養的課程,還要制定相關的評判體系。此課程可統稱為人文能力培養課程,可以通過適當的引導高職生日常的行業規范其思維和行為進行強化培養,最終使學生內在的精神認知發生改變,而這種課程的結構以及其評判的體系的設計與制定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職業的核心能力是指每個行業或職業的工作當中都需要具備的有廣泛適用性,在職業的活動當中能夠承擔支配以及主導作用的綜合技能。當前,我國的勞動就業部門按照英國職業核心技能的體系正在制定具有中國特色職業核心技能測評的體系,此體系大致分為八大模塊,交流與表達、數字的運算、改革與創新、自我的提高、互助合作、解決問題、處理信息以及外語的應用等。不難發現,這些模塊當中半數以上都是和人文素質的培養息息相關的。職業核心能力其他各模塊培養評判的體系同以上模塊的結構完全相同,可以這樣說,此核心技能的培訓以及評判的體系可操作性及針對性較強,明確的將培訓的對象需要做的是什么,要怎樣去實施,同時還需達到什么樣的能力和水平等。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在目標的培養體系、培訓的方法、實踐技能的分解以及評判的模式等,可以全部參照上述職業核心技能的培訓以及評判的體系,與自身特性及內容進行結合,進行比較全面而且深入的改革與構建,創建更加完善的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的平臺。
2高職院校當中人文教育體系改革需遵循的原則
綜合上文對高職院校人文素質培養課程對學生應具備的合作能力、聽說讀寫的能力、人際互動交往的能力培養的重大作用,再加之德育與美育的作用,從而得出此平臺應具備語言交際模塊、自我教育和完善模塊、協調合作的模塊。這三大模塊在設計的水平上應以核心能力培養中級水平為準,不再設定初中高這三級。
通過人文素質教育培養的這個平臺,能夠體現出其全面的針對性與極強的可操作性,教學的模式應以實踐的訓練為主。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能力來說非常明顯,可以客觀的給予統計,其作用將會有較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這一平臺的運用對教學也提出較高的要求,在實訓教學的課程當中有著較強的綜合性質,而拓展的項目也會涉及到文學、語言學、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等這一系列的學科,因此知識的結構相對的完善并且水平和能力都比較高的師資隊伍的配備,才能夠使人文素質教育這一平臺得以實現。
作者:何天龍單位:廣州航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