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糖尿病患者中醫護理的應用及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院從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2例,對照組實施臨床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中醫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能夠獲得較為滿意的護理效果,可顯著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中醫護理;護理效果
糖尿病及早診治具有重要意義,輔以積極護理干預,改善生活質量[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討糖尿病患者中醫護理的應用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2例。觀察組62例患者中,女33例,男29例;年齡54~77歲,平均年齡(64.1±1.8)歲;病程1.5~17年,平均病程(7.3±1.2)年。對照組62例患者中,女35例,男27例;年齡53~79(64.5±2.0)歲;病程1.9~18(7.6±1.1)年。兩組有可比性。(2)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飲食、用藥干預、健康宣教以及運動等。觀察組實施中醫護理,具體內容有:①中醫情志護理:中醫學表示怒傷肝、肝氣郁結以及情志失調和消渴病的發生有著重要聯系,所以必須重視患者情志護理。②藥茶藥膳調護:腎陰虛患者使用生地黃與枸杞,肺陰虛患者使用鮮蘆根與麥冬,陰陽兩虛患者使用益智仁與金櫻子,胃陰虛患者使用玄參;將其泡水服用或是加入到粥與湯內食用,不吃油膩、生冷以及辛辣等。③針灸與中藥熏洗:選擇患者胃經、腎經、膀胱經以及脾經等穴位,主穴是腎腧穴、脾腧穴、三焦俞穴以及肝俞穴,每天針灸1次,每次15min,1個療程10d,3d繼續第二個療程;中藥熏洗改善循環,溫經通絡。④足底穴位進行推拿按摩,重點按摩脾胃與內分泌反射區,一天按摩1次,每次30~45min,1個療程為持續治療10d,3d繼續第二個療程。(3)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發生情況、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分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標準。統計學方法借助SPSS20.0軟件統計所有數據,利用(%)和(x珋±s)表現計數和計量資料,用χ2和t檢驗;比較是否有統計學差異以P<0.05為依據。
2結果
(1)觀察組焦慮和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是96.8%,對照組87.1%,(χ2=3.916,P=0.048)。
3討論
糖尿病大部分患者患病后會出現抑郁與焦慮等不良情緒,導致病情加劇[2]。因此必須重視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配合醫師加快患者恢復,維持病情穩定具有重要意義[3]。中醫護理通過與中醫理論結合,以通過藥茶藥膳調護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身體機能,情志護理可以顯著加強患者心理與行為能力,針灸與按摩推拿配合能夠實現內病外調的效果,護理效果顯著[4]。此次研究結果表明,中醫護理能夠獲得較為滿意的護理效果,改善負性情緒、并發癥發生率。
作者:姜秀娟 單位:天津薊縣中醫院營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