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學專業教學改革論文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傳統的實驗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同理論課一樣,藥學專業的實驗課也相應被分成各自獨立的課程,割裂了各學科群內部基礎實驗課與專業實驗課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得實際的實驗教學效果極差。為此我們進行了藥學專業各學科實驗課程的整合。
1.建立以“藥”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板塊。
我們依據藥學專業特點及新藥研究開發的基本程序,將藥學專業各課程的實驗課重新整合為藥學基礎實驗、藥品生產實驗和藥品評價實驗三大板塊。第一板塊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數理統計等課程的實驗,該板塊的重點是規范學生的實驗行為,培養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第二板塊包括藥物化學、藥用植物學、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劑學、制藥設備、波普解析等課程的實驗,學生們通過藥物的化學合成、天然藥物的分離純化及結構修飾、中藥復方的制備及各種制劑與劑型研究的實驗,完成從原料藥到藥品的全過程的實驗技能學習;第三板塊包括藥物分析、藥理學、毒理學與藥代動力學等課程的實驗,通過各種檢測手段與方法對原料與制劑的質量分析及其安全性、有效性的評價過程的實驗,掌握了新藥研究與開發的全過程和進行重量監控的基本方法。通過三個板塊的構建,各課程之間以“藥”為紐帶,相互交叉,相互滲透,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三基”的基礎上,對藥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理解和掌握;通過跨學科多技能的綜合訓練,掌握藥物研究開發過程中的各種實驗原理、方法和技能。
2.改革實驗內容,建立一體化的實驗教學體系。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將藥學專業實驗課的基本實驗能力訓練、綜合能力訓練和科研創新能力的訓練,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實驗課程的整合編排,建立一體化的專業實驗教學體系。一體化實驗優點是圍繞“原料藥的合成/有效成分提取和分離純化→制劑與質量分析→活性評價”(它包括原料藥的合成/有效成分提取和分離純化、工藝優化、質量分析、藥理試驗、藥物劑型確定、產品制備、質量控制等全過程的一體化)這一新藥研發的思路來設置專業實驗內容,充分地體現了對學生實驗技能的系統性、科學性、創造性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團結協作精神,有利于調動學生上實驗課的積極性和督促學生認真對待實驗課。此外,利于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提高實驗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節省費用、時間及空間,有效地避免重復性實驗內容。
二、改革實驗教學模式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學生圍繞“三中心”轉,教師安排一切,學生處于被動、機械實驗的狀態,不利于發揮學生在實驗中的積極主動性。應該使學生在實驗中“活”起來,據此,我們在實踐中逐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
1.讓學生全程參與實驗規劃。
為了改變學生“按方抓藥”的被動實驗現狀,我們在具體實施時讓學生從實驗準備開始,列出實驗中所需試劑,查閱并制定試劑配制方案,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前的試劑配制及實驗預試等等,要求學生頭腦中不能只是單純的某一個步驟的知識,而是整個實驗中所涉及的儀器、試劑、方法、分析總結等都要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全面系統掌握藥學的相關知識和實驗技能。
2.設置平行實驗,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
為了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對同一實驗環節盡可能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先讓學生擬定幾個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后再由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后以小科技論文的形式提交實驗報告,讓學生比較不同的實驗方案的各自優劣,從中獲得對藥學相關知識的認知。比如:天然藥物中提取純化皂苷常用的方法有四種:(1)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2)乙醇提取,乙醚沉淀法;(3)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4)堿水提取,加酸沉淀法。但是大多數實驗操作只選用其中的一種方法,學生只需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方法做,沒有改進的余地,也不能與其他方法進行比較。為此,我們在實施時將上述四種方法分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分別比較四種提取分離方法所得皂苷收率的差異。讓學生領會到,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任何科研成果的出現都是和一定的研究方法聯系在一起的,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認真探索、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
3.采用循環排列法組織實驗教學。
我院藥學專業為新辦專業,近幾年學校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專業實驗室的建設。由于藥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驗課程多,所需儀器設備多,盡管有學校及學院的大力支持,但現有的儀器設備仍顯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按傳統的方法組織教學,每組學生過多,勢必會影響學生親自動手實驗。針對此種情況,我們設計了循環排列法進行實驗教學,即幾個實驗同時開,學生按一定順序分組循環實驗的方法,多種儀器同時運轉,幾個教師分別指導,使學生達到2人一組,有的實驗甚至是1人一組,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動手做完實驗的全部內容,教師對學生的實驗結果當場簽字,確保每個學生真正是自己交出自己的實驗報告。
4.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加強實踐環節的學習。
近年來國內的很多醫藥生產和經營企業由于已經通過了GMP、GSP驗收,所以傳統的到醫藥企業參觀實習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為了規范化管理,很多企業不歡迎學生參觀;另外根據國家藥品法的規定,醫院也相繼取消了大輸液的生產車間,只是生產一些簡單的口服和外用制劑,而且各高等院校不可能耗資巨大來建立相應的生產車間供學生參觀實習。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把實驗過程按照原理講解、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結果分析、課堂小結等環節制成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放映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企業大生產的全過程,同時通過多媒體也可以解決某些常規實驗因為條件限制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5.構建新的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
實驗課程考評是對學習效果評定的手段,借此以督促學生培養嚴謹客觀的科研態度、規范正確的操作手法、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它不僅是衡量實驗教學水平,獲取實驗教學反饋信息,從而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實驗技能的掌握程度,判斷實驗教學是否達到預期目的的重要環節,也是對學生行為進行外部控制與規范,激發學生的表現動機以調動其積極性的主要手段。為此,我們在實施過程中,分別按照實驗的基本步驟,即:實驗準備(30%)、實驗過程(30%)、實驗報告(20%)和答辯總結(20%)等擬定詳細的評定細則,實施過程評價。通過及時記錄學生每個過程的表現,準確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避免了實驗考核的錯判、漏判,防止學生實驗過程中的作弊現象,做到了打分時胸中有數。
作者:石孟瓊楊文雁劉丹丹單位:三峽大學醫學院
第二篇
1興趣是學習的關鍵,讓學生愛上這門課是教學的第一步
以往的傳統教學,無論你怎么強調課程的重要性和意義,學生都不會愛上這門課,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才會不斷地跟隨老師探討其中的奧妙。在課程引入的時候舉出生活中的一些奇特的現象作為實例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為什么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葉子在秋天會變成紅色(讓學生思考再回答,之后給出答案)?原來自然界千變萬化的植物會有不同的形態和顏色是和它們所含有的化合物的結構分不開的,這些有顏色的化合物結構中都含有共軛體系,能夠吸收紫外-可見光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顏色越深,證明其結構中的共軛體系越長。為什么中藥紅花在開花的初期顏色是淡黃色,開花中期是深黃色,而到了開花后期又變成了紅色呢?原來也是因為結構的關系,化合物的結構發生了轉化才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結構決定性質,結構是我們認識化合物的本質,那么要想表征化合物的結構,就要用到波譜學的手段,自然就要學好《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這門課。無論是四大譜學(UV、IR、NMR、MS)中的哪一種,其譜學行為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在IHNMR中,連氧基團質子受到氧原子的吸電子作用,化學位移與不連氧基團相比在低場;與苯環相連質子由于受到苯環的去屏蔽作用,化學位移向低場移動。由此可見只要我們抓住了各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就不難掌握其波譜特征。
2應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課件制作盡可能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如適當加入一些動畫(如flash)來闡述書本上枯燥、機械描述的光譜學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抽象的理論,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
3結合譜圖進行講解
大量的課堂練習穿插在理論教學中,學生始終能將老師講解的理論在課堂上得到應用,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但是要想找到系統的各類化合物的高質量的譜圖是很困難的,往往文獻中報道的化合物大多以波譜數據的形式呈現;在課本或者參考書中的譜圖存在更新不及時(現代化的NMR儀的積分方法已經改變),遠遠落后于現代化的波譜學手段,用在教學中出現和實際應用有脫節現象,不利于現代化的教學,所以如何得到與時俱進地采用現代譜儀測試的高分辨圖譜很關鍵。下面介紹幾種獲得高質量譜圖的途徑和方法。
3.1從標準的譜圖庫下載或者從科研實踐中積累的譜圖進行篩選。
3.2從國外的一些原版書籍中截取或者和國外一些知名院校及專業譜圖庫建設者合作,同時還能適當穿插部分英語教學。
3.3Chemdraw8.0模擬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譜圖并能給出化學位移的理論值:Chemdraw8.0(Combridgesoftware)是一款由美國劍橋軟件公司開發的強有利的化學軟件,在軟件的主界面,畫出化合物的結構并選擇后,在工具欄中點擊Struc-ture下面的Pridict1HNMRshiftor13CNMRshift,軟件就會描繪出給定化合物的氫譜和碳譜圖并計算出化學位移值。學生可以下載安裝此款軟件到自己的電腦中,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大量的化合物的模擬譜圖解析,喜歡什么化合物就可以畫什么化合物,非常有意思,學習變得輕松愜意。
4將《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和《中藥化學》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本人從事中藥學專業的《中藥化學》和《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教學多年,對這兩門課程的教學頗有感悟,《中藥化學》研究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物理化學性質,提取,分離、撿識、結構鑒定或確定、生物合成途徑和必要的化學結構的修飾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的結構與中藥藥效之間的關系等。結構鑒定是其研究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化學結構的鑒定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波譜解析。所以這兩門在教學上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藥化學中的各類化學成分的表征和鑒定正是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手段在中藥化學研究中的應用,在中藥化學課程講解過程中占很重要的比例,而在《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這門課程中正好需要化合物的實例來輔佐教學,所以本人將《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和《中藥化學》結合在一起,穿插教學,既可以節約課時,避免重復講解又銜接不好的問題,更好地提高了兩門課程的教學水平。例如黃酮類化合物是中藥及天然藥物中的常見結構類型,化學位移類型少,偶合關系明確,教學中以此類結構解析較易使學生掌握。
5實踐教學和形成性考核
《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除了課上的譜圖實戰練習外,帶領學生多接觸光譜分析儀器,交給學生儀器的使用和操作,讓學生明白那些復雜的光譜數據是怎么測定出來的,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程考核方面,我們加大了實踐能力的培養比重,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案,采取閉卷+開卷+課堂表現=100分的形式(其中閉卷60%,開卷30%,課堂表現占10%),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作者:白玉華于春月申志英韓成花何法陳國有陳明剛辛萍侯叢佳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天然藥物化學教研室大慶市第五醫院
第三篇
1藥學專業PBL教學案例設計理念
好的教學案例應盡量多地蘊涵學生需掌握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有復雜、重構或預待解決的問題;好的教學案例應從真實情境中甄選,以提高授課對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中建構較完整的知識。藥學專業學生的課程設置與臨床醫學專業有較大區別,PBL教學案例設計應結合學生前期學習的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等)和后續課程(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藥劑學、臨床藥物治療學、新藥研究與評價,等)的安排,以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方式,使其既能很好地與前期所學習基礎知識相銜接,又應增加藥物相互作用、構效關系以及新藥研究開發等內容,為后期課程做好鋪墊。藥學專業PBL教學案例設計應從整體出發,以體現出藥理學在藥學專業的橋梁課程特色。在具體的藥理學課程PBL教學實施中,我們將整個教學內容分為了六個模塊,包括總論、外周神經系統藥理、中樞神經藥理、內臟系統藥理、內分泌系統藥理、化學治療藥物藥理。除總論外,每個模塊通過幾個案例進行PBL教學。案例設計在理念的指導下還應考慮以下原則。
2藥學專業PBL教學案例設計原則
2.1案例緊扣教學目標的服務原則
案例應服務于教學。因此,案例需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選擇和設計。在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總目標下,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可將教學目標分解細化為不同類型的課堂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方法、情感態度或價值觀等分類目標。在編寫案例的時候,可根據每個課堂的知識特點,確定相應教學目標。案例的敘述和問題提出均圍繞課堂目標有序進行,避免學生將時間花費在與教學目標無關的知識內容上。以“外周神經系統藥物”模塊中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物教學中“急救病房中的休克病人搶救”為例,其教學目標有:①知識目標(掌握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構效關系、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②技能目標(拓展思維,對擬腎上腺素藥物分類、藥理作用、臨床用途進行橫向比較,培養理論推導能力);③方法目標(結合藥物化學知識理解藥物作用效果的學習方法)。因此,病例設計不同于臨床醫學專業,可將病例中使用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以化學結構的方式給出,重點啟發學生認識化學結構的差異將影響藥物體內過程、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從而達成各個分目標。
2.2案例承載學科知識的融合原則
有研究發現,以往所學的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所獲得的新信息的數量和質量。案例編寫涉及學生以往所學的知識,即有利于學生對前期知識的加深理解,促使理論知識向實踐的轉化,又可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促進了對新信息的掌握和理解。在“急救病房中的休克病人搶救”編寫中,①案例第一幕描述涉及:引起休克的原因(病理生理)、休克發生時基本生理指標變化(生理學)、休克的藥物治療(臨床藥物學);②案例第二幕描述涉及: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化學結構(藥物化學)、藥物體內過程與給藥方法(藥代動力學與藥劑學)、藥物使用后病人病情變化(藥效學)、休克治療的其他藥物(臨床藥理學、藥物研究與開發),等。案例體現相關學科知識融合,促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系統。
2.3案例源于生活的真實原則
具有客觀性、真實性的PBL案例才擁有靈魂。案例中的問題,應與學生日后所從事的專業情境相關。基于真實的情境問題案例,能夠使學生有融入角色的共鳴,將學習置于復雜的、實際的預待解決的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最大求知欲望。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對案例進行重新整合、編輯和潤色是很有必要,保證案例的意識性、典型性、創新性和實用性。在“急救病房中的休克病人搶救”中,采用了二位真實病人的案例,第一位是女性卵巢癌患者Ⅱ期術后擬使用紫杉醇化療,用藥前常規應用地塞米松20mg分兩次口服,即用紫杉醇前12h用10mg,用紫杉醇前再用10mg,0.5h前靜脈注射西咪替丁400mg,在靜滴西咪替丁過程中出現過敏性休克;第二位是中學生因淋雨后導致肺炎引發的感染性休克。從課堂的應用情況證實,該兩個病例來源于真實病人,且第二位病例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學生在討論分析中更為認真和激烈,認為自己正在進行一項真實的工作。因此,真實原則確實體現了“學以致用”。
2.4案例有利于教學的科學原則
為使案例撰寫有利于教學,應重視以下三方面:一是案例描述應采用簡單、易懂的通俗語言,最重要的是描述用語和影像圖片要準確;二是案例敘述生動,能引人入勝,具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的暗示,及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的細節,并引導學生查閱相關文獻,促進自主學習;三是案例的編寫要符合用藥治療的發生發展過程及臨床特點。在“急救病房中的休克病人搶救”中,以視頻的方式給出第一位病人首次使用紫杉醇化療后出現過敏性休克癥狀,以及過敏抗休克治療后病人好轉的情況。學生能直觀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口唇紫紺等休克癥狀,以及儀器測定脈搏(82次/min)、呼吸(27次/min)、血壓(60/30mmHg)的方法,抗休克的藥物治療方法(靜輸10%葡萄糖溶液250ml+多巴胺40mg,同時給氧吸入,肌肉注射鹽酸腎上腺素1mg,異丙嗪25mg,靜脈推入葡萄糖酸鈣、地塞米松)等信息。在描述第二位病人時,給出了肺炎的X光片顯示雙肺陰影的圖片材料。這樣使學生有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從而提高對案例的認知程度和獲取細小環境的信息。使用兩個不同休克類型的病例,暗示學生休克分型不同所使用藥物不同,從而查閱資料,認識常用抗休克藥物以及各有什么特點。
3藥學專業PBL教學案例的撰寫方式
教案撰寫過程通常先解析學習目標、設計問題以回答擬學習的目標及內容;接下來將問題情境化,生動化及臨床化,搜尋資料;最后制作學生版及教師版教案。一般該過程由教師來完成。在臺灣和國內一些醫科大學,多是由基礎學科教師、臨床教師和責任編輯共同撰寫教案。這種需有多方參與的撰寫方式,在某一學科中開展PBL教學案例的撰寫是較難實施的。因此,結合上述案例設計理念和原則,在撰寫案例的實施過程中,教學組采取了學生、教師共同參與的方式完成案例撰寫。該學科響應學校倡導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的要求,開設了“尋找案例”的第二課堂活動。活動由正進行臨床實習的高年級學生參與。進行臨床實習的學生跟著臨床藥師發現有意義的臨床病例,然后再提供到第二課堂活動進行討論。對有開發潛力的病案,教師會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下一步有針對性的信息收集,最終形成學生版和教師版的PBL教學案例。這些案例將用于下年級的PBL教學。
如在內分泌科實習的學生,提供了“一糖尿病患者的升血糖治療”的奇怪案例。該案例涉及的女性患者,日常應用胰島素諾和靈30R肌注并聯合服用阿卡波糖治療,治療中出現夜間出汗增多,胸悶、頭暈、乏力、焦慮、緊張、失眠,胃脘痛,并漸而出現昏迷,抽搐。入院后查血糖0.6mmol/L。治療措施采用了靜脈推注50%葡萄糖100ml,滴注10%葡萄糖500ml、適當補鉀及維生素、吸氧等治療后,神智轉清。該組學生將病例在第二課堂活動上一提,立刻引起了其他小組學生的興趣,大家都有了想進一步探究的意愿。同時,教師也認為該病例來源于真實生活,并蘊藏了多學科的知識(包括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代動力學與藥劑學和臨床藥學的知識),可以很好地融合學科知識。因此決定將這案例引入到“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的PBL教學中。接下的工作,一是按緊扣教學目標的服務原則設計了教學目標并擬定案例問題;二是按利于教學的科學原則,收集、整理、完善病例,包括病人情況的擴展、家族史、額外的檢查和最初的治療方案及病人的病情進展,治療用藥物變化,用藥后評價,等。實踐證明,通過由學生參與開發編寫的案例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和接受。
作者:岑彥艷陳曉紅周紅李斌蔣為薇覃容欣單位:第三軍醫大學藥學系藥理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