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軍事醫學教學試驗方式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卞永橋李穎曹佳劉勇賀加單位:第三軍醫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教研室軍事預防醫學院重慶
一、開設“地震災害衛生防疫現場實踐課堂”的教學嘗試
抗擊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期間,我校將軍事預防醫學專業2004年級本科學員全員派往理縣災區,在那里開設“地震災害衛生防疫現場實踐課堂”,對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軍事醫學現場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一)教學組織安排
災區衛生防疫工作由應急狀態轉入常態階段后,學員由學校駐地重慶經成都以西方向遠程機動進入現場。教學由軍事預防醫學院負責實施,以先期派駐的衛生防疫隊員為師資基礎,制定明確的目標要求和實施計劃。根據現場工作將學員編入衛生防疫指揮部下設的疾病監控、環境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檢水檢毒、健康教育和信息統計等6個專業組,白天組織學員現場實踐,晚上集中體會交流,每3~4天輪換一次崗位。
(二)實踐課前準備
帶教隊員在各專業組崗位相對固定,課前熟悉現地環境和工作流程。分別與各批輪轉新入學員進行師生見面,介紹本組任務區域、特點和人員配置情況,強調現場紀律和安全事項。根據前期經驗提出困難和常見問題假設,幫助學員樹立災情就是敵情、災區就是戰場、敢打必勝的戰斗意識;回顧衛生防疫知識,急學適用的現場處置技術,做好進入現場的各種準備工作。
(三)現場教學實施
學員進入任務區后,首先是熟悉情況。幫助他們完成對地形方位、任務范圍、任務對象,以及可能潛藏的危險因素的認知把握。其次是任務分解。將學員編入教員任務小組,按區域、內容或時間梯次等不同形式展開學習實踐。比如,參與安置區多個飲食加工點衛生監督;加入消毒和殺蟲專業小組交叉作業;或者輪流參加廁所、污水池、垃圾堆放點的環境衛生值班等等。再就是任務訓練。結合現有裝備、現地環境,示范和講解具體任務下的衛生防疫現場處置技術要領,強調一些實用小技巧和任務危險區域、安全事項。讓學員先觀摩見習,而后逐漸放手參與,再到獨立完成任務。最后是驗收講評。對學員表現好的方面加以肯定,對不足之處提出要求,并組織改進和補充強化。
(四)課后討論交流
課后討論交流活動通常在每晚自習時間進行,由值班教員主持,學員全部參加。主要內容包括:①各專業組組長小結當日工作情況;②學員自由發言分享現地實踐新體會,包括學會了哪些新東西?遇到了哪些棘手的問題?自己或者同學一起又是如何應對的?以及對今后工作的建議等等;③教員選取幾個與當前任務密切相關的問題組織討論,并對課本知識進行穿插提問。④綜合點評,進一步統一認識,強化責任,鼓舞土氣。
二、關于“地震災害衛生防疫現場實踐課堂”的教學體會
開設“地震災害衛生防疫現場實踐課堂”是我校積極適應當前多樣化軍事任務新形勢,圍繞非戰爭軍事衛勤保障新要求,大力開展軍事醫學教學改革的一次創舉。回顧本次教學經歷,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新軍事醫學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遠離現代化的教學環境設施,不使用多媒體手段,衛生防疫實踐課堂反而取得了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們認為,正是衛生防疫現場教學的實踐特色從真正意義上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動力。①直觀動態的任務情景所喚起的戰斗意識;②軍人特殊的使命要求所激發的主動精神;③承擔真實任務所帶來的壓力驅動;④現地偵察、任務分解、見習實習、提醒糾正、驗收講評等直觀教學方式所產生的特殊效應;⑤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現時急難險重任務建立起來的自我成就感。因此,開展現場實踐教學,創新軍事醫學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二)開展現場實踐教學是切實可行的
長期以來,受制于戰時任務管理的特殊性,有人認為任務現場不可能成為軍事醫學的教學課堂。因此,現場實踐教學在軍事醫學教育活動中很少得以運用和發展。但從我校的現場實踐課堂經驗來看,只要選擇好時機和方式,精心組織和安排,學員完全可以從教室進入現場。較之普通醫學而言,軍事醫學專業生長干部學員培養周期略長,每年培養的數量很少,尤其是一些小專業人數尚不足40人,都為現場實踐教學創造了有利條件。仇湘云等人將現場實踐教學稱之為精英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這完全符合我軍軍事醫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宗旨。
(三)軍事任務現場教學特點非常鮮明
通過衛生防疫實踐課堂,我們體會到學員參與非戰爭軍事任務實踐,具有不同于現場觀摩教學和模擬訓練、演習的顯著特點。①以任務為牽引。教學活動融入到具體的任務之中,師生之間圍繞如何完成任務建立教學聯系。因此,任務是現場教學的牽引,規定了每次教學的具體目標和內容。②以問題為中心。整個教學基于“如何完成任務”這一根本問題,培養學員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它是PBL教學法在非戰爭軍事任務現場的運用和發展。③以現地為情景。極具破壞、危險和震懾的火災、地震、洪澇、爆炸等任務場景并非人工所能調整或復制,也不具備可重復利用的特點,以此作為教學課堂既真實可信又難能可貴。④以實踐為手段。學員到現場后不僅僅是感受氣氛和熟悉環境,而主要是通過實踐的方式來學習和掌握衛生防疫現場處置知識和技能,想方設法解決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專業問題。
(四)現場實踐教學組織保障相當重要
我校在震后都江堰至汶川直達公路中斷的情況下,經阿壩自治州馬爾康方向繞行800余公里將24名學員投送到理縣任務區,并克服環境危險、保障缺乏和人手緊張等困難,歷時20余天,邊教學、邊執行任務。完成如此繁雜的遠程機動教學任務極具挑戰性,沒有精心的組織謀劃和成熟高效的教學保障支持是很難做到的。開展現場實踐教學充分體現了學校首長和訓練機關的智慧與決心,全面反映了教學和保障單位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檢驗了軍事醫學教員的現場業務和教學能力。
三、構建非戰爭軍事任務下的軍事醫學現場實踐教學模式
軍事任務非戰爭化、常態化和多樣化不僅對當前軍事醫學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新要求,而且為實踐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現地課堂形態,大大增加了學員到現場體驗學習的可能性。構建科學的現場實踐教學模式,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擇適當的切入時機
盡管非戰爭軍事任務使現場實踐教學更具可能性,但不是每一次任務都適合現場教學,其本身往往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將學員派入現場的時機必須加以斟酌,否則將本末倒置、事倍功半。應該避開特別危險、敏感事件和保密行動;避開各次任務應急繁忙早期、最危險的時間段和地域。嚴格地講,只有進入相對安全和平緩的任務階段以后才考慮安排學員進入現場體驗。但對于那些展開范圍較大、處置時間較長、需要大量人手的搶險救援任務應該及早將學員現場實踐納入任務行動和教學計劃。
(二)采用適當的組織方式
軍事醫學院校屬于后勤中的后方基地,除非特別事件,單獨執行現場任務的機會較少。此外,由于現場教學組織工作特別繁雜,各年級、各專業學員的情況又參差不齊,不可能一次性全部進入現場。因此,應該依托院校和實習醫院、部隊訓教一體化的人才培養平臺,選擇多種方式完成現場教學任務。①將教員應急分隊編為若干梯隊,通過輪流值班將學員編入每個梯隊輪訓;②通過教學計劃將實習學員編入所在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分隊待機行動;③與作戰部隊建立若干現場訓練基地,有任務時派教員和學員代表隨應急分隊遂行保障。
(三)精心組織和實施教學
現場實踐教學必須確保任務、安全和教學三重目標全部實現,需要院校多個職能部門、單位和全體師生通力合作。機關要深入調查研究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部隊非戰爭軍事任務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在制定任務行動預案時充分到考慮現場實踐教學的可行性。一旦付諸行動,周密組織協同,從物資、通信、車輛等方面為部隊機動和現場教學做好保障;教學單位結合上級指示和現場實際組織師資力量,靈活安排教學內容和形式;學員隊負責所屬人員在集結、機動、作業、撤離等過程中的宣傳動員、生活保障和安全管理工作;教員必須熟悉多種任務現場的特點,掌握基本技能和明確教學要求,并精心地組織和實施;參與學員聽從指揮、積極配合,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和犧牲精神。
(四)需要妥善處理的幾個問題
1.任務、教學和安全之間的關系
盡管教學是院校的中心工作,但在任務背景下開展教學時完成任務始終是第一要務,抓好部隊機動和任務期間的安全管理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證。學員要自覺融入到任務角色當中,不僅要廣泛參與實踐,而且不能影響任務的正常進行;既要敢于挑戰各種困難和危險,又要善于排除安全問題,進而在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的前提下,開展有效的教學實踐。
2.多種實踐教學方法之間的結合
非戰爭軍事任務本身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現場實踐教學沒有固定的計劃可言。因此,軍事醫學教學要突出實踐教學的中心地位,就必須以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為基礎,適時將學員派往不同種類的任務現場開展實踐和體驗活動,將多種實踐教學方法相互結合、相互補充。
3.現場教學重要環節之間的銜接
現場實踐教學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干擾,應該把握關鍵環節,確保教學過程流暢高效。①做好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突擊準備;②重視學員現場感覺的培養和引導;③科學地實施任務分解與課堂安全管理;④通過講評強調標準要求和鼓舞士氣;⑤通過討論促進實踐體會在短時間和大范圍內得以交流和共享。
4.師生參與現場教學的基本條件
現場實踐教學是教員、學員、環境、器材等多個要素的有機結合。由于非戰爭軍事任務環境極具挑戰性,教學器材和設備也只能立足現場僅有的配置,教員應該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現場管理和隨機應變能力,學員應當是完成基礎醫學和軍事醫學理論學習即將進入或者已經處于實習階段,經過短暫培訓便可投入到任務中的高年級學生。
5.任務現場實踐教學的評價支撐
軍事任務現場的教學活動以任務為中心,具有實踐性、靈活性和合作性等特點,其教學質量評價應該包括學員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能力,對現場情況的適應和靈活處置能力,對身心健康的管理和調適能力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因此,符合現場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尚需進一步論證和探討。
總之,我校衛生防疫現場實踐課堂盡管任務背景單一,但作為近年來我軍軍事醫學教學活動中的一次特殊經歷,為解決如何培養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新型軍事醫學人才這一重要課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展望未來,軍事醫學院校應該緊緊圍繞部隊可能擔負的非戰爭軍事任務特點,認真研究其衛生保障和醫學救援活動的人才需求,以提高學員現場實踐能力目標,大力開展軍事醫學教學改革,構建更加科學的現場實踐教學模式,為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