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2014年造林綠化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加快造林綠化,不斷提升森林覆蓋率,打造生態優美之鄉,促進虎崗經濟社會可持續跨越發展,根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造林綠化推進森林建設的通知》、《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造林綠化推進森林建設的通知》和《中共永定縣委永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造林綠化推進森林永定建設的通知》和《永定縣人民政府關于造林綠化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森林虎崗的總體思路,提升虎崗森林覆蓋率為目標,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打好造林綠化攻堅戰,全面建設山川秀美、生態文明、綠色和諧虎崗,促進我鄉經濟社會可持續跨越發展。
目標任務
(一)工作目標
1、到2013年,我鄉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71.8%提高0.7個百分點,達到72.5%;
2、到2015年,我鄉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71.8%提高0.9個百分點,達到72.7%。
(二)工作任務
2011年全鄉完成林業用地造林綠化任務O.23萬畝。
(三)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林業用地中的無林地和疏林地造林綠化。
工作內容
1、宜林荒山荒地全部造上林;
2、現有疏林地,要在保留林地中的母樹、幼樹的基礎上,按照合理密度進行補植。
工作重點和組織形式
(一)示范點造林。鄉建立示范林,地點在虎北村塘里背后一重山,示范林面積434畝,由縣領導掛鉤,實行高標準造林,根據立地條件種植烏桕純林,適當種植多年生大苗,并于2011年下半年組織撫育一次。
(二)工程化造林。在沿河、沿路、環鄉、環旅游景點范圍內的無林地實施工程化造林,工程林造林1015畝,根據立地條件種植闊葉樹純林、針闊混交林或針葉樹純林,并于2011年下半年組織撫育一次。
(三)-般造林。在沿河、沿路、環鄉、環旅游景點范圍以外的無林地實施一般造林,一般造林面積249畝,以適地適樹為原則,根據業主培育目標需要,自行選擇種植形式和樹種,種植大田苗或容器苗,并于2011年下半年組織撫育一次。
(四)疏林地補植。對現有602畝的疏林地進行補植大田苗或容器苗,以針葉樹為優勢樹種的,補植到150株/畝,以闊葉樹為優勢樹種的,補植到100株/畝,并于2011年下半年組織撫育一次,確保其成林達標。
(五)組織形式。林業部門負責規劃設計和苗木供應,所在村負責組織、協調,各造林責任主體具體實施。全鄉建立1個造林綠化示范村。由包村領導負責造林的落實,盡量發動群眾上山造林,對群眾造林積極性不高的,采用工程隊造林。
實施步驟和時間要求
為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春季造林綠化任務,按四個階段抓好實施:
(一)前期準備階段(2010年11月30至12月20日)。
1、盡快落實林地。林業站要盡快把0.23萬畝造林綠化用落實到林班、大班、小班,落實到山頭地塊。加快林地準備,簡化零星林木采伐審批辦證程序。
2、抓緊做好造林規劃設計。由林業站按地塊逐塊進行造林規劃設計,并報縣造林綠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批后,提供給村組織實施。
3、抓緊落實造林業主。各村要及時發出造林更新通知書,督促業主及時完成造林更新和補植。
4、抓緊備足苗木??h林業部門抓緊備足好苗、優苗和各種綠化大苗,優化苗木品種結構,滿足造林多樣化需求。
(二)宣傳發動階段(2010年12月5日至12月30日)
1、召開全鄉造林綠化動員大會,對今冬明春造林綠化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2、村召開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參加的造林綠化動員會議,部署我鄉造林綠化工作,層層組織發動,讓廣大干部群眾掌握省、市、縣造林綠化的政策和造林技術要求,調動廣大干部群眾主動參與造林綠化的積極性。
3、采取編寫發送造林綠化短信等方法,結合標語上墻、宣傳車下鄉進村和走訪入戶、編輯《簡報》等行之有效的宣傳工具和手段進行宣傳,營造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造林綠化的良好氛圍。
(三)具體實施階段(2011年1月1日至10月30日)
1、清理煉山。要求在1月30日完成林地清理和煉山,對造林需煉山的業主,實行林事生產性用火集中審批和管理,確保安全。
2、整地挖穴。大田苗造林地要求在1月底完成;容器苗造林地要求在3月底完成。
3、苗木栽植。馬尾松大田苗造林要求在1月底前完成,其他大田苗造林要求在3月底完成;容器苗造林要求在5月底完成。
4、撫育管護。6一7月份進行造林“回頭看”,對成活率達不到要求的及時補植。新造林林地的撫育要求在8-9月份完成。
(四)檢查驗收階段(2011年10月1日至11月1日)
1、10月15日前完成全鄉造林成果自查。
2、10月30日前完成縣級檢查驗收并上報成果材料。
造林技術要求
(一)造林主要技術
1、造林密度:闊葉樹造林密度為120株/畝,馬尾松、杉木純林或馬尾松混交林造林密度150株/畝,米老排、杉木混交林造林密度167株/畝。
2、林地清理方式:根據立地條件類型采用全劈塊鏟、劈草煉山、水平帶狀清雜、塊狀清雜等四大類型、做到能不煉山盡量不煉山。
3、整地挖穴方式:全面采用1米見方塊狀整地,挖明穴回表土,挖穴規格除栽植馬尾松的穴為穴面40厘米、穴深30厘米、穴底25厘米外,其它樹種穴的要求為穴面60厘米、穴深40厘米、穴底40厘米。
4、混交方式:采用株間混交、行間混交或塊狀混交。
5、栽植和撫育詳見永定縣造林類型一覽表
(二)造林用工定額:按省林業用工定額標準執行。
(三)造林投資:造林投資額以經審批合格的造林設計書中的造林投資額為準,縣政府按不同造林類型給予補助,不足部分發動造林業主投工投勞投資。
資金補助標準和方法
1、補助標準:全鄉在0.23萬畝任務內,各村以所在單位造林綠化面積為基礎,對劃為示范林補助面積的,補助標準為220元/畝;對劃為工程造林補助面積的,補助標準為200元/畝;對劃為一般造林補助面積的,補助標準為130元/畝;對劃為疏林地補植補助面積的,補助標準為90元/畝。
2、鄉政府為確保完成造林任務,按時完成工程造林的給予30元/畝,一般造林20元/畝,疏林地10元/畝進行以獎代補。
檢查驗收
1、分工序造林質量自查:由林業站場組織技術人員按照造林技術規程標準分林地清理、整地挖穴、栽植、幼林撫育四個階段進行造林質量自查,縣林業局包片領導及駐村領導進行督查。
2、年終檢查驗收:由縣造林領導小組組織若干個檢查組,按照造林技術規程標準和分工序造林質量自查成果,分村進行檢查驗收,并編制和上報造林成果。
3、補助資金撥付:
(1)根據財政資金到位情況和各造林業主進度預借造林資金,總額控制在各造林業主補助資金總額的50%以內,其余資金在驗收合格后結算。
(2)經質量檢查,林地清理、整地挖穴、栽植、幼林撫育達到造林技術規程規定標準,且工程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一般造林和疏林地補植成活率在85%以上,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的,按實際造林面積和規定補助標準進行結算;未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的,按實際造林面積和相應補助標準和方法進行結算。
(3)對造林質量未達標準要求的,按相應造林技術規程規定給予核減造林補助款。
工作職責
(一)林業部門工作機制:林業站對林業用地造林實行以林業站包村人員負責轄區內無林地造林和疏林地補植的調查規劃設計、種苗供應、技術指導,掌握造林綠化進度并及時上報,組織開展自查驗收和成果材料上報工作以及駐村領導分片掛鉤指導工作機制。林業部門向造林業主移交合格的造林綠化作業設計書,造林業主根據作業設計書開展山上造林的各項工作。對所掛鉤村的造林任務進行現場業務技術指導,確保造林地的選林質量,確保上級驗收合格,對所掛鉤的造林地點、造林樹種、造林方式進行現場指導,掌握造林進度并及時上報。
(二)各包村領導及工作隊工作職責:包村領導對所包村的造林綠化任務負總責,在規定時間內,組織山主或造林工班上山造林,對林農不愿自行造林,聘請工程隊造林。包片干部對所包的造林山場具體組織實施,督促造林工班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三)村主干及包片村干部工作職責:各村書記、主任對所包村的造林綠化任務負總責,組織勞力上山造林,協調處理權屬糾紛。包片村干部對本包片的造林地負直接責任,積極組織人員造林,督促造林質量,協調有關問題。
(四)、落實責任,嚴肅工作紀律。
1、定期報告制度:各村由包村領導于每周星期三上午上班前,將本村的造林綠化進度報黨政辦,以便匯總后報縣造林綠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將進度進行匯總公布,對第一次排名在倒數后三名的村,由鄉主要領導進行約談,說明原因;對第二次進度統計匯總后仍排名在后三位的,定期整改;第三次實行責令村干部辭職,林業站人員對所包片造林任務與績效工資掛鉤。對不能完成的給予暫緩發放,不得評先評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