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酒類商品監管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切實加強對酒類商品生產、銷售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縣內酒類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和酒類生產者、銷售者的合法權益,凈化酒類市場,依據《省酒類商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縣實際,經研究,就進一步加強酒類商品監督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酒類商品是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高利高稅特殊商品,酒類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強酒類產銷監督管理工作,不僅關系到我縣的財政收入,還直接涉及到廣大公民的身體健康和生產安全。抓好酒類監督管理工作,規范酒類產銷市場秩序,打擊假冒偽劣及非法制售窩點,是把握好酒類質量的關鍵。目前我縣從事酒類商品生產流通活動的近800家,市場上的酒類品牌多達500余種,一些不法個體戶非法從事酒類制售活動,嚴重干擾了酒類產銷市場秩序.為全面貫徹落實好《條例》,凈化縣域酒類市場秩序,縣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領導為組長,商貿、公安、質監、工商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酒類商品監督管理領導小組(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酒類監督管理局,負責酒類監督管理的日常事務。同時成立酒類監督管理稽查隊,負責縣域酒類市場的日常監管。
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一是通過縣廣播電臺、電視臺,由政府主管領導就加強酒類商品監督管理工作發表專門電視講話,高規格、全方位的進行宣傳報道。二是由縣酒類監督管理局出動宣傳車3部,印發宣傳資料10000份,利用縣城、鄉鎮集市和農村廟會,廣泛宣傳酒類商品監督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及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的危害性。三是由國家、省級名、優、特酒廠、地區經銷商技術人員配合縣酒類監督管理局、工商局、質監局等有關部門開展酒類商品真假辨別活動,并在縣廣播電臺、電視臺、集貿市場就識別真假技巧進行現場實地講解,切實提高廣大酒類商品消費者的識別能力。通過領導講話、宣傳車宣傳、印發宣傳資料、開展真假酒類商品辨別活動等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宣傳,做到家喻戶曉,真正形成制售者自覺守法,合法經營,消費者自覺抵制,及時舉報的濃厚氛圍。
嚴格執法,確保效果
酒類監督管理局、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衛生局、廣播局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利用春節酒類商品產銷兩旺和非法制售酒類商品猖撅時期,借助《條例》剛頒布實施的契機,出重拳,下猛藥,集中整治酒類市場秩序.縣酒類監督管理、工商、質監、衛生、公安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酒類商品進行全天候監督管理。形成聯合執法集中整治與單獨執法日常監管并舉的執法新格局。要在全面摸清酒類商品生產銷售底數的基礎上,仔細審查資質,逐一建卡登記。一是對在縣內從事酒類商品生產的企業不具備相應條件,或未依法取得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酒類生產許可證》而從事生產活動的;不具備法定條件,或未取得《酒類批發許可證》、《酒類零售許可證》而在縣內從事酒類,商品銷售活動的,按《條例》規定一律依法沒收其制售的酒類商品,并處以制售商品價值的1—倍罰款。二是對在縣內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者,按《條例》規定一律沒收其違法產銷酒類產品、生產設備和原輔材料,并處以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價值的1—倍罰款,觸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三是凡產銷不合格酒類商品或未在包裝物顯著位置用中文標明實際生產廠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等項內容,按《條例》規定責令停止產銷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一定數額罰款。四是凡酒類商品產銷者向未取得酒類商品批發許可證和零售許可證銷售酒類商品,或酒類商品銷售者從無證批另酒類商品的企業和個人購進酒類商品,按《條例》規定一律予以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一定數額罰款。通過加強酒類市場的監督管理,切實做到“管住生產、管嚴批發、搞活零售、重點打假”,確保理順酒類產銷渠道,凈化全縣酒類市場,真正讓全縣人民喝上放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