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教改背景下語文學習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語文課是中職學生必修的主要基礎文化課程,是各學科知識的基礎。對提高中職生的思想文化等素質,以及對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當前因生源素質等因素,中職學生特別是理工科中職生的語文水平普遍薄弱,學生的語文水平及應用能力相對較低。本文就中職教改的背景下對理工科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中職學生;理工科;語文學習
隨著國家對中職教育教學的深入改革,要求中職學生不但要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基礎知識、人文素質,以及繼續學習的能力。
一、中職理工科學生語文學習現狀
筆者同時擔任中職文科和理工科學生的語文教學工作,通過從學生平時的課堂學習、完成作業練習、考試等情況對比發現:升入中職的理工科中職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較差,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語文學習興趣等。中職理工科的學生不能很好地學習語文,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動力缺乏。不少中職學生在升入中職前,基礎差、厭學,但由于年齡偏小,還不能立即走上社會,迫于家長的壓力,報讀了中職學校。讀中職,他們沒有升學壓力,對就讀的專業和將來工作崗位沒有明確認識,沒有學習目標和動力。2.興趣不足。相當部分中職生來自農村初中的“后進生”,他們底子差,學習興趣不足。升入中職學校學習,如果說對其本專業未曾接觸,帶著好奇心學,則對基礎文化課的語文更是“審美疲勞”,在語文等文化課學習方面興趣不足。3.基礎薄弱。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著文化基礎知識水平偏低的問題,接受能力不強。但各中職學校為生存保證生源,招生時幾乎沒有選擇余地,因此,生源質量差造成文化層次低的現狀。由于生源質量偏低,對文化基礎課學習沒有熱情。4.重視不夠。大部分中職理工科生存有“在中職只要掌握一門技術就可以,語文學習可有可無”的思想。學生缺乏主動學習語文的欲望。
二、中職理工科學生語文學習對策
1.明確學習目的,重視語文學習。郭沫若說過:“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然而現在讀中職的學生,一般是對文化學習早已失去興趣了的。很多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了,語文只相當于調節、娛樂用的“副學科”。而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用人單位對中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于中職學生原本基礎相對較差,加上沒有升學壓力,往往只注重專業技能課的學習。因此,要中職理工科學生學習好語文,則先要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重要性。2.選擇合適的教材。按照教學要求,中職文化課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課程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和課時數進行教學活動,而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使用的語文教材所選文章大多內容陳舊,與專業知識聯系不夠緊密,專業服務功能不強。這些教材有利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一面,但大部分的篇目和當前學生的思想特征、專業相去甚遠,成了一些學生對語文課程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所以,任課教師要有全新的課程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以培養學生的一般能力和全面素質為主,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保證來研究現行的中職文化課教材,有選擇地對其進行整合。學校、教師可立足本校及地方實際,針對學科專業、學生特點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加大校本教材的編寫力度,開發一些學習內容更豐富、實用,更符合學生基礎,讓學生更易于、樂于接受的教材。3.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實中,筆者常會見到過這樣的現象: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激情洋溢,而學生在底下一片茫然。教師“一言堂”,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打造和諧、有效的課堂。
(1)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傳統的“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一只粉筆”,這種教學手段對于不懂主動學習的中職學生,往往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學會充分運用現代課堂教學手段,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運用多媒體教學,容易使學生在圖片和音樂中得到感情的熏陶與感染。直觀、動感的畫面情景中真實的感觸到課文所體現的主題或內容,令猶如身臨其境,學生全身心投入。此外,可以充分依托網絡資源,播放知名作家講座。利用微課等進行語文現代教學,將閱讀、口語及交際能力的培養有機融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調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課對理工科學生語文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學生各種能力。例如:在講課文曹禺的《雷雨》時,劇本篇幅長,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聽,我就組織學生在班內開展了話劇表演活動。學生表演熱情高,在笑聲和掌聲中調動了學習積極性,使課文人物角色、文章主旨深入人心。語文活動課形式多種多樣,如競猜字謎、瘋狂猜成語、詩歌朗誦、辯論賽、話劇表演等等,讓學生在“活”的氣氛中學,“動”的環境中練,更能迅速提高其聽、說、讀、寫能力,增長見識,豐富生活,開闊視野。
(3)適當增加實用、趣味性強的學習內容。語文除了學習課文規定的內容外,可以適當開設如應用文寫作、對聯、制作手抄報、書法鑒賞、禮儀常識等相關有實用性、趣味性的課,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效果良好。如我在給學生上課文前,先講“趣味語文”和漢字的發展史。目的是通過博大精深的語文知識吸引學生,提高今后學習語文的興趣,而新鮮有趣的內容也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對于主要與理論、公式、機器設備打交道的理工科學生,豐富的學習內容將語文科搞活了,調動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教師上中職理工科學生的語文課時,要注意明確學生學習目的,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動力。教師能寓教于樂,學生樂在其中。同時,在教學中,發展他們的個性,必定能促使學生產生渴求、探索知識的驅動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作者:姚文麗 邱少清 單位:廣西梧州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