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情感互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道德教育中,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內在修養,不僅包括理論教學,更涵蓋了情感教學的范疇,道德教育的內在性必然要求與之對應的情感教學,而情感互動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吸收知識,還可以進一步建立學生與老師溝通的橋梁,實現雙向溝通交流,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中職德育教學不是以學習成績來衡量教學水平的,而是通過教學,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體現德育的教化功能。因此,只有深入探究道德教育和情感互動的相互關系,才能營造和諧的德育教學課堂,形成教學相長的風氣,以雙向交互為教學基礎,打造教與學的課堂,而不是單一方向的教學。
二、情感互動教學概述
情感互動是基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行為,如果只有教師一人主導課堂,就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情感互動首先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處于平等的地位,通過平等的方式來溝通和傳達思想,雙方都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在教學中,情感是指和本課程相關的道德情感,包括教師對社會民生問題的一些體驗和看法、對課程內容的一些深刻理解、對課堂環境的感受和相關的德育研究等,同時這還是教師和學生心境的一種體現。通過互動的方式可以使教師和學生交換思想,實現情感交流,這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而且還是師生換位思考,了解對方想法的過程。在中職的德育課堂中,教師應當結合課程內容,明確所要表達的思想,通過情感互動來表達思想,不僅包括教師表達思想,更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
三、開展情感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1.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課堂情感互動的前提是平等,只有把教師和學生放在一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實現無壓力的溝通,學生才會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這也是新時期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而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的課堂教學中,仍是以教師為主體,在課堂中占了主要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基本不會挑戰權威。要想師生以平等的關系相處,就得拋開傳統的思維,教師不是學生的權威管理者,而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為學生打開更廣闊的知識大門,在課堂上,教師應當以平等的身份來和學生交流。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可以減少溝通障礙,相互討論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在平等民主的環境下,學生才可以無拘無束地發言,表達心中所想的觀點,只有雙方愿意溝通交流,才能談得上情感互動。
2.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除了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之外,還需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提供和諧的環境,使學生受到激勵和鼓舞。在現實教學中,中職教育課堂往往比較沉悶,教師以灌輸式的方式主導課堂,不斷地向學生講解知識,而學生只是不停地做筆記,缺乏課堂互動,課堂氛圍不活躍。要想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首先得保持教學熱情,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來教學,帶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以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并適當結合肢體動作,表現出一種享受課堂、享受教學的情緒,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傳播正能量,保持樂觀的心態,及時在現實中遇到了困難,存在很多煩惱,但一到課堂中就要立即進入狀態,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影響學生、鼓舞學生。對于一些在課堂上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不能只是批評他們,而是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引導其樹立良好的學習作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為情感互動奠定了基礎。
3.在實踐中增進情感互動。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不僅包括課堂理論教學,還包括社會實踐環節,在課外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通過親身實踐感悟教學理論的本質,體會德育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確定一個實踐主題,每個小組內部自行分工協調,對社會民生問題進行實地走訪調查,最后將調查所得數據匯總成一個實踐報告,讓學生了解社會現實狀況,引起情感共鳴,加深對道德教育課程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志愿者活動,讓學生服務社會,幫助弱勢群體,在做志愿活動的同時,可以體會弱勢群體生活的艱辛,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真正了解德育體現的情感,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互動。
4.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學生學了課堂理論知識,但并未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更沒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認為道德教育沒有實際用處,因而不注重這門課程,更不會主動參加情感互動。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利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用理論指導實踐,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可以進一步豐富理論,提高學習興趣,主動和教師交流學習問題,傾訴情感。教師帶領學生參觀一些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環境,比如社區工作者,了解他們是如何利用道德理論來解決鄰里糾紛的,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模擬,運用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矛盾和問題。
結束語
德育是中職教育的重要部分,道德教育的內生性要求其在課堂善于運用情感互動模式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師生的情感交流、互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德育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教育,著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對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而不是簡單地教會學生知識,更為關鍵的是改變學生的內在思想,培養其道德判斷能力,教師需要恰當采用情感互動的方式來提高德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喬瑾.參與式互動教學的中職德育課實踐研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03):107-110.
作者:趙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