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方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學方式
1.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分流教學。所謂“和而不同”,個別化教學,不是取消差異,相反,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首先應分別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檔案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的特征,借助權威心理測驗評估手段,對學生進行的一系列描述和評價,包含靜態和動態兩方面的信息,靜態指個人基本情況、受教育的環境,主要是家庭和學校;動態則指個人智力和情商方面的信息,如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價值觀等等。在教學策略上,針對個體差異,分流教學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如,把知識基礎層次相同和志趣相投的同學分為一組,便于教師選擇學生一致或接近一致喜愛的方式教學;把學習能力相似的同學分為一組,便于教師把握改組整體學習水平、進度,以采取更為合理的激勵強度、頻率;還可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排除單一地從學習成績評價學生智力高低的唯一方式。通過這些方式,照顧一些需要更多關愛、激勵和贊揚的學生,讓他們獲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2.舉一反三———案例教學,啟發思維。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引入案例教學,相對枯燥的講解而言,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故事生動的情節,吸引學生耐心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特征、情感變化,調動學生觀察、思考能力。應當強調的是,期間,教師應多作肯定性的評價,注重教學策略,運用啟發式教育,不斷挖掘學生的思考、想象、表述以及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能力。
3.克己內省———異步教學。中職學生有自身的特點,畢業后就離開學校,教師永遠寸步不離地指導學生解決漫漫人生會遇到的各種心理困境是不現實的,且踏入社會的他們面臨的是更為嚴峻的就業壓力,因此,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管理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采用異步教學,給學生自由自主的空間,停止灌輸和說教,著重培養學生自我認知、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教學特征
1.教學目的明確。中職心理健康課程個別化教學方式建立在對學生個體信息,尤其是心理現狀情況十分了解的基礎之上,因此,教學目的非常明確。這種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的教學方法,能更好地“對癥下藥”,便于采取最為妥當的激勵方式引導學生、保護學生自尊心免受傷害、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的優勢與劣勢、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增強自信心、學會與人溝通與合作、提高應對困難與挫折的能力等。
2.組織形式靈活。個別化教學方式倡導“互動教學”、尊重個性,因此,組織形式多樣,有集體的、有分組的。如在情景化的組織中,每個學生分角色扮演,對全班同學進行了合理的分組。教師針對每組具體情況,以不同的方式授以不同的教學內容。
3.教學方法多變。個別化教學方式一反傳統偏于灌輸、說教的教育方式,尊重個性,積極引入現代教學方式,如互動教學、分流教學、案例教學和異步教學等,不斷創新了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上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景象,為以后積極探索更加科學、嚴謹、高效的教學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三、總結
總之,中職心理健康課程的個別化教學模式,靈活多樣,十分注重個體差異,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更為重要的是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提高了教師的責任意識、科研意識、科研能力以及對個別化教學方式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師生關系的進一步融洽、對以后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進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本文作者:陸婷單位:浙江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