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
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理所當然需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通過研究,獲取思想資源,以奠定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進而指導中國現代化的發展,為中國發展現實服務。事實上,要分析中國的實際,指導我們的現代化建設,都離不開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掌握。因為沒有正確的世界觀與方法論,要透徹地理解和把握中國發展的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而且,沒有正確的世界觀與方法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就失去了可靠的理論基礎和理論依據。就此而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有重大創新,它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生動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要全面準確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必須從源頭上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沒有這樣的硬功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也必然是浮淺的。因此,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為的是更好地認識和把握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可以說,正是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需要,才要求我們扎扎實實抓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
二、關于“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
作為一個學科,馬克思主義要有學術史的支撐。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顧名思義,就是要弄清馬克思主義形成發展的歷史及其規律,弄清馬克思主義各種觀點的來龍去脈。但是,研究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推進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因為一方面,“論從史出”,只有了解“史”,才能更好把握“論”;另一方面,“以史為鑒”,研究“論”必須清楚地了解“史”,通過史的考察可以加深對論的認識。而且,歷史、現實和未來是一個發展的鏈條,相互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不能很好地研究歷史,就不能透徹地認識現實;不能很好認識現實,就不能合理地把握未來。要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當展史,必須研究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離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只能變為過去的僵死的歷史。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應當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進程,立足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研究總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新成果,充實更新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完整地展現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過程和理論邏輯。而且,只有結合時代的新變化和新發展,結合時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務,回應馬克思主義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才能真正使馬克思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真正使馬克思主義具有發展的動力,成為活的歷史。其實,我國幾十年來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無論是文本考察的熱點變換,還是理論闡發著力點的發展,都與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直接相關,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實踐的現實需要。正是對現實的高度關注,才引起人們對馬克思主義思想資源的興趣,才引發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重視。相應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能夠給當代社會發展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咨詢,從而有利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入發展。因此,加強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與現實的緊密結合,這是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需要。這樣的研究方法,實際上也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一貫倡導的做法。早在創立新哲學的過程中,馬克思就堅決反對思辨哲學,主張“實踐的唯物主義”,認為以往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1]。這種方法對于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也是非常適用的。
三、關于“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研究
深化馬克思主義研究,無疑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自身的研究,但加強這樣的研究,并不排斥與當代國外各種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對話、交流。如何卓有成效地開展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必要的譯介和評述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最重要的是應服務于、服從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需要。易言之,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為發展和深化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提供有益的啟示和思想資源。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還是要落腳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上來。因此,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與國外馬克思主義的“對話”比較研究,這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重要一環。對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不能狹義地理解,也不能關起門來進行。了解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全球化條件下,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強,以致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不可能關起門來孤立地進行,加強“對話”勢在必行。應當看到,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潮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其各自的立場、觀點也不盡一致,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但它們共同的特征在于從不同的角度對當代社會出現的各種重大問題做出了獨特的思考,提出了相應的看法和解決的出路,體現了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高度關切。如關于全球問題、生態問題、資源問題、女權問題、市場經濟、公平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等,都是國外馬克思主義關注的主要問題,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國外馬克思主義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可以給我們提供某些啟示和借鑒。
四、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這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歷史上來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與馬克思主義同時產生、同步跟進的。如《共產黨宣言》的創作和問世,既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在工人運動中傳播和擴展的過程,是對工人階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向來是馬克思主義實現其價值目標必不可少的中介,是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橋梁。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中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更是如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馬克思主義從其創立之時起,就與宣傳群眾、武裝群眾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認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為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2]。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所創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在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既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教育內容,這既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本質特性。從實際情況來看,如果不能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人、說服人,就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樣,如果不能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不能滿足廣大群眾實踐的需要,那么,也不能真正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思想政治教育以學科的方式緊密聯系起來,有機統一起來,既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平臺,又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提供了價值實現的理論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理論性、應用性、綜合性都很強的學科,它既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教育內容,又要密切關注現實,解決人們的實際問題,因而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五、關于“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的研究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在增設“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科的通知中指出:“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是圍繞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即中國的發展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誰來領導等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問題,專門系統研究中國近現代的歷史進程及其基本規律和主要經驗的學科。”這是對“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二級學科的性質和功能做出的科學定位。本學科就是要在廣泛了解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歷史,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較中闡明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通過這樣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理解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本學科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雖然應在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基礎上求得發展,但它本身的基本屬性仍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這一學科名稱表明,它不同于歷史學中的中國近現代史二級學科。
它并不要求去展開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各個方面及其具體的歷史細節、事件、人物,而是要在弄清楚中國近現代史基本線索的基礎上,著重對與“三個選擇”緊密相關的基本歷史規律和主要歷史經驗進行研究。本學科要將理論研究同了解歷史進程、總結歷史經驗結合起來;要從歷史和理論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開展對中國人民做出“三個選擇”的歷史進程及其規律性的研究,深入開展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的研究,深入開展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研究,深刻闡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進一步增強人們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既然上述研究都涉及規律與道路等重大理論問題的探索和研究,因而“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本質上不屬于歷史學科,而是屬于理論學科,理應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反過來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這一學科研究的重點或主題。綜上所述,要解決好馬克思主義研究中路徑和目標的關系,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突出問題意識、強化問題研究。因為只有突出問題研究,才能真正體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特色,才能切實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只有突出問題研究,才能把六個不同的二級學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共同關注的問題、共同的研究目標、共同研究的話語體系;而且,只有形成共同關注的問題,才能打通各個學科之間的界限,在研究中通過不同視角的審視,相互吸收借鑒,以利于研究水平、研究質量的提高。因此,突出問題意識、強化問題研究,這不僅對于二級學科建設,而且對于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建設都有重要意義。需要指出的是,突出問題研究、突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這也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我們經常講,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是它的實踐性、科學性和革命性。在我國,如何使這些特點或特性得到具體體現和徹底貫徹呢?最根本的方式,就是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因為只有緊密結合中國發展的實際加強理論研究,才能真正使馬克思主義這些基本特性切實體現出來,并落到實處。而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最根本的是要加強對中國問題、中國經驗、中國道路的研究。通過這些研究,既充分展現馬克思主義實踐性、科學性和革命性的巨大作用,又使這些特性得到有機統一與融合。因此,加強對中國問題、中國經驗、中國道路的研究,既與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致的,又與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是一致的。總的說來,無論何種學科的研究,最終都不能離開對現實問題特別是“中國問題”的研究。將馬克思主義拉回到“思辨哲學”中去,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推進,毋寧說是一種逆轉。馬克思主義應當對重大問題做出深刻的理解與回答,這正是其學術生命力之所在。
作者:謝勇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