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法律通識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法律通識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編寫存在不足,教師水準有限。目前河南各高職院基本上把《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作為法律通識教育課程的教材,該課程本身在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在重思想道德修養、輕法律基礎的潛規則下,僅把法制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內容散見于最后兩章。而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和教學改革的踐行者,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高校法制教育改革的成敗。該課程常常由思想政治專業的教師甚至是由輔導員等行政工作者擔任,受專業知識水平局限,部分老師只講授自己熟悉的思想道德部分,法律基礎部分直接無視。此外,由于法律課程的知識比較枯燥,相關的專業術語不易被理解和界定,所以傳統的教學形式很難產生好的教學效果,照本宣科式的講解并不能使學生很好地理解相關知識,這種教學形式迫切需要改變。
(二)高職學生重專業課,輕公共課。隨著高校的擴招,高職院校生源的文化基礎和思想素質較之以前都有很明顯的下降,特別是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部分學生急功近利,認為只要把專業課學好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注重實用性、操作性比較強的專業課,忽視人文素質的學習。即使有的學生愿意學習,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因為真正喜愛去學。
二、解決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教學問題的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應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善。要解決這些問題,歸根到底是要讓高職院校的領導、教師和學生真正地重視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首先,學校要意識到開展法律通識教育的必要性,合理科學地布局法律通識課程。學校要避免將專業性很強的一些法律課程納入到法律通識課程,要把握好法律通識課程自身的特點和功能,樹立其正確的法律觀,這才是法律通識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學校應合理科學地選擇開設,推動法律通識教育課程的發展。
其次,改進教學思想、組織形式、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方法改革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講授式教學方法之外,可以穿插使用體驗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實踐教學法、視頻沖擊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的共同特點是:注重啟發,師生互動,討論交流。
最大的好處是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把教師授課、聘請校外專家講座、學生自己動手做課件并上講臺講解、演講、辯論、模擬法庭等多種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此外,通過社會調查、志愿服務、普法宣傳、模擬法庭、辯論與討論、教學錄像、專家講座等實踐教學,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在實踐中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加強通識法律課程的教師隊伍建設。講好法律通識課程的關鍵是教師,在講授中,教師不僅要“曉之以理”,還要“動之以情”。在這樣優秀教師的熏陶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僅僅能學到法律知識,而且心靈上會得到感悟和升華,有助于其樹立正確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識。
作者:王雪芳單位:周口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