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改革探索范文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改革探索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改革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改革探索

摘要:學科建設是高等院校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學胚胎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圍繞一流基礎醫學學科建設目標,以培養適應時展的高素質人才為導向,課程組對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的教學進行了系列改革。該課程組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建設優質教學資源、改革教學方法和建立多元化教學考核方式等措施,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理論和實驗教學長效發展。

關鍵詞: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改革;“雙一流”建設

“雙一流”建設旨在履行大學的根本職能,培養卓越拔尖人才[1]。而學科是大學的基本組織單元,學科水平往往能夠體現大學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地位。因此,一流學科建設則成為“雙一流”建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3]。組織胚胎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思維與實踐性很強的醫學專業課程,是所有醫學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與生理學、病理學、婦產科學等后續學科密切相關。學生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到后續學科的學習。隨著“雙一流”建設的不斷推進,組織胚胎學的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也需要進一步修正與創新,才能夠跟得上時代的腳步,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課程組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致力于為“雙一流”建設中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驗技能的創新型優秀人才,提供一個完整的課程培養體系和有力的課程資源[4,5]。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優化組織胚胎學的教學

內容組織胚胎學作為一門形態學科,其本身的教學內容是較為枯燥乏味的。近年來,教學課時逐步精減,授課內容與課時之間的矛盾凸顯。如何將這些枯燥乏味的內容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保證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已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確立了“教會學生如何獲取、掌握與運用知識比在單位時間內定量傳授書本知識重要”、“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比單純增加學生的知識量重要”的教學理念,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基礎知識和共性規律為教學重點,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對課程內容的知識點進行調整和有機整合,優化教學內容的同時又兼顧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同時改革教學方法,把翻轉/混合式教學方式穿插到傳統教學中。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課堂上把每一章節的重點、難點內容講解清楚、分析透徹,將每一章節中要求熟悉、易懂的內容做成微課視頻,上傳到在線開放課程網站上,要求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并作為平時成績的一個依據。如上皮組織這一章,我們只重點介紹被覆上皮,將腺上皮和腺的內容制成微課;結締組織這一章,我們只重點介紹疏松結締組織,將致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與網狀組織的內容制成微課;消化管這一章的器官較多,它們都具備消化管壁的一般特點,我們在重點介紹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后,著重介紹胃、小腸的結構和功能,將其他器官的內容制成微課視頻,要求學生課后到在線開放課程平臺自學。這種教學方式既解決了課時不足的矛盾,又保證了組織胚胎學知識的完整性,既讓學生理解了重點、難點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課外自學的能力。

2建設優質的組織胚胎學教育資源

2.1共建組織胚胎學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在線開放課程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也是高等院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途徑。在學校及課程平臺的支持下,通過課程組老師的共同努力,2017年,我們的組織胚胎學在線課程在超星泛雅平臺正式上線,已面向本校及其他高校的學生在線開放。同年獲評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線開放課程學習的特點是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或手機進行學習。我們秉持“教學改革,建以致用”的理念,在進行在線開放課程創建時對課程內容進行充分而深入的研究,明確建課思路,實現課程內容的“模塊化、碎片化”的設計處理。每個視頻授課時長控制在10min左右,內容盡可能講解詳盡、分析透徹、簡單易懂,這樣才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且每個視頻內容又是獨立的,方便學生利用零散時間學習。對于一些難以理解和復雜的知識點,通過制作動畫或從網站上下載動畫上傳到在線開放課程網站上,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如腺細胞的分泌方式,腎的濾過屏障,胚胎學的受精、植入、心臟的發生等內容,在線課程網站上都有動畫供學生課后學習。同時,在線課程上測驗題、期末綜合考試題的編寫也是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為減輕老師批改的負擔,題型以客觀題為主,如: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系統可以自動評分。當然,在線課程平臺上也有答疑模塊,老師會定期登錄給學生答疑解惑。目前,我們的在線課程涵蓋了組織胚胎學所有教學內容的教學大綱、教案、講稿、教學課件、每個章節的微視頻、動畫、習題等。每個學期期初,課程管理員均會將學生名單導入在線課程,并建立學委QQ群。每個任課老師在第一次授課的課堂上均會給學生介紹在線課程的登錄、使用及要求,同時也會把該課程的教學進度、教學計劃發放給學生,便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和課后復習。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兩年多以來,點擊率已達到2181450人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對于教師而言,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但也是教師授課水平提升的過程。在線開放課程開放之后,還有一個課程資源不斷補充、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的過程。對學生而言,通過在線開放課程進行學習,可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永遠在路上。

2.2共建在線組織胚胎學實踐教學與資源

組織胚胎學是一門醫學形態學課程,實驗教學是其重要教學環節。該課程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醫學的學習興趣。傳統的組織胚胎學實驗課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大量的切片、標本進行組織結構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正常器官的形態學特征,形式單一枯燥,不利于學生學習。隨著網絡資源的普及,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走入新時代,傳統實驗教學的弊端逐漸呈現,課程改革迫在眉睫。為此,學校安裝了先進的顯微數碼師生互動教學系統。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平臺共有多媒體顯微數碼互動實驗室5間,每間有32套學生終端、1套教師用電腦。每臺學生用顯微鏡的實時圖像可同步顯示于教師機的電腦屏幕,教師可全程實時監控,學生可直接觀察顯微鏡上圖像,且學生可通過互動系統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可對學生觀察的切片情況進行了解,利于教師直接指出學生的問題與不足,并根據需要放大任一圖像投放于教師機的電腦屏幕或實驗室投影屏幕上進行講解,同時也可建立討論小組,方便學習,提升教學整體效果。近年來,我們還建立了完善的數字切片庫。數字切片可以在電腦上進行隨意的放大和縮小,并能觀測到組織器官的任何一個位置,學生可脫離顯微鏡隨時學習。傳統形態學受儀器限制的缺陷迎刃而解。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數字切片來進行實驗小結。如在每堂實驗課下課之前,教師針對數字切片設定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選出小組代表進行發言,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再由教師進行總結并給出中肯的評價,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與熱情,培養學生的思考及表達能力。因為數字切片便于直接展示,學生能夠通過電腦屏幕對數字切片進行觀察,較大程度上促進了師生間的語言交流,從而有效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樣,學生也可以利用數字切片進行課后復習。但是,組織學網絡虛擬實驗室不能完全替代傳統實驗方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將兩種教學方式有機、合理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完善,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更好地完成實驗教學目標。

3改革教學方式

3.1翻轉/混合式教學方法改革

我們秉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有定規,貴在得法”的理念,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以期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引入了穿插式翻轉/混合式教學模式。我校醫學本科生人數多,理論課實施翻轉/混合式教學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實驗課是小班授課,一般為25人一組,并且硬件設備先進,如多媒體互動系統、投影儀等數碼教學平臺,在實驗教學中引入翻轉/混合式教學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為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我們對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課程進行了優化,逐步形成了“教、學、做、賽”一體化的新教學模式[6,7]。我們每個學期開展4次基于臨床問題或重點難點解析類討論課,鼓勵學生課下查閱相關資料、組成小組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具體方法是:教師提前一周將問題交給學生,學生課后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利用在線課程和網絡平臺進行微課學習和查閱資料,進行小組討論并記錄學習過程,完成課件制作與試講。課堂上各小組派代表進行小組匯報和討論,教師對各小組學習匯報情況進行適當的引導、更正,對講解深度進行挖掘,最后進行總結評價。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實驗課中基于問題或重點難點的自講自學有效地將學生被動的“看”和“聽”變為自己主動的“想”與“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以及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課程結束后一周,我們利用課外時間,采取學生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我是小老師”的競賽;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案例討論,并進行評比。翻轉/混合式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了學習興趣,也促進了微課程的建設與應用,促進了教師的成長。教師在此過程上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授課知識,更新知識點。在授課過程中結合臨床案例,以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創造性地運用,同時也滿足了學生早接觸臨床的愿望。與傳統填鴨式教學相比,翻轉課堂更有利于知識掌握與應用以及臨床思維訓練。

3.2改革胚胎學授課方式

傳統的胚胎學教學是理論課和實驗課分開授課。理論課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大班授課,實驗課則是在實驗室由學生自己觀察胚胎模型和標本。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是:理論課教師講解時只有多媒體圖片的平面展示,不能利用模型/標本進行三維的立體展示,學生對一些復雜的結構難以理解,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胚胎學時聽不懂,甚至出現部分學生放棄胚胎學的學習。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考慮到胚胎發生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立體性很強、變化性大,如果在講解的過程中能同時借助模型和標本的三維觀察進行講解,學生就會更容易理解。而把大量的模型和標本搬到多媒體教室去上課難度太大。因此,我們把胚胎學的理論課也放到實驗室進行小班上課,先上2節理論課,接下來學生進行實驗。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教師課堂上講解時可以隨時利用模型和標本給學生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小班上課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掌控好教學進度。理論課結束后,學生即刻進行本堂課內容的實驗,這也有利于學生對本堂課內容的消化和理解,并及時解決上課時不理解的內容。教學模式改革后,教師的工作量明顯加大,以前一個教師在多媒體教室授課的內容,現在需要4-5個教師同時在實驗室進行授課。但教學的效果明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顯著增強。

4學生成績評定多元化

我們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建立了科學、多元的成績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注重形成性評價(含實驗課堂中的互動、交流與反饋,在線課程中微課的學習及習題的完成情況)和終結性評價(含平時成績、理論筆試和實驗考核)的有機結合。平時成績由四部分組成,即實驗考核成績、每次實驗課參與度、每次實驗報告的質量、每次實驗課上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及在線課程的學習情況(占總成績的40%)。期末考核為理論筆試(占總成績的60%)。教學效果評價則采用學生問卷調查、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督導評價等形式,每學期期中還召開師生座談會聽取學生意見,并對存在問題進行反饋和整改。組織胚胎學是醫學生最先接觸的一門關于人體微細結構的專業基礎課,本身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的學科,是學習病理學、生理學及婦產科學等后續課程的基礎。我們通過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系等措施,切實保證組織胚胎學課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雙一流”背景下一流基礎醫學學科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媛.雙一流背景下我國高校建設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5):324-325,328.

[2]李欣,趙玉紅,石建黨,等.“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2018,8(2):12-15.

[3]汪銘,陳聚濤,胡兵,等.“雙一流”背景下的生理學課程建設[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2017,7(4):8-11.

[4]周光禮.“雙一流”建設中的學術突破—論大學學科、專業、課程一體化建設[J].教學研究,2016,5:72-76.

[5]李欣,趙玉紅,石建黨,等.“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2018,8(2):12-15.

[6]莫中成,張新華,唐志晗,等.卓越醫生培養體系中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課程優化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12):977-981.

[7]彭慧琴,危曉莉,李冬梅,等.形態學信息化實驗教學平臺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11):208-210,306.

作者:李美香 譚思杰 伍代朝 謝遠杰 黃欣瓊 莫中成 李忠玉 姜志勝 單位: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組織胚胎學教研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在线第一页|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 | 青娱乐国产盛宴| 69性欧美高清影院|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史上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大黄网站|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三级电影|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欧美日韩a级片|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动态图|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91制片厂(果冻传媒)原档破解| 中国毛片免费看| av电影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性色毛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亚洲欧美日韩三级| 人人干人人干人人干|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在线| 九九视频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高潮|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性欧美video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