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推進六個有工程建設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六個有”工程的責任感
全面開展鄉鎮環境綜合治理,推進建制鎮“六個有”工程建設,是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惠民工程,是創造發展優勢、增強競爭實力的環境工程,是完善城鎮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堅持執政為民、檢驗干部隊伍的作風工程,關系到我市長遠發展,也是當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工作,各鄉鎮、園區一定要站在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全面開展“六個有”工程建設的重大意義,把實現“六個有”目標作為促進發展的一件大事、執政為民的一件實事擺上議事日程,努力確保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二、工作目標和原則
(一)工作目標
過3年時間的努力,全市所有建制鎮普遍擁有一個整潔優美的鎮區環境、一個多種業態的商業中心、一個功能齊全的文化中心、一個設施完善的休閑廣場、一個便民惠民的農貿市場、一個舒適宜居的現代小區,并建立起全覆蓋的長效管理機制,鎮區形象顯著提升,群眾滿意程度明顯提高。
(二)工作原則
1.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原則。堅持把建設“生態、文明、和諧”作為核心戰略,從構建現代化生態鄉鎮、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的高度,來充分認識開展該項活動的重要意義,形成上下一心、鎮村聯動、協調一致、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按照重心下移、屬地管理的要求,完善“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管理體制,突出鄉鎮、園區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建立健全權責明確、務實高效、運行有序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
3.標本兼治、重在長效的原則。把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結合起來,過制度化的途徑,將“六個有”推進過程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轉化為長效管理機制,促進鎮區環境再上新臺階。
4.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的原則。堅持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以群眾利益為第一追求,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堅持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引導廣大群眾擴大參與面。
三、實施步驟和主要任務
(一)實施步驟
全市“六個有”工程建設分3年實施到位。年重點建立健全市、鎮兩級“環境整治提升”組織機構,配備落實力量,以集鎮所在地為重點,大力開展環境整治和“六個有”工程建設活動并取得初步成效,形成良好氛圍。2012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六個有”工程建設,建立健全長效管理制度,到2012年底,所有鄉鎮、園區“六個有”工程建設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亮點的局面。2013年,鞏固和完善“六個有”工程建設成果,進一步深化內涵,充分發揮“六個有”工程的服務功能,確保“六個有”工程全面出彩。
(二)具體工作任務
1.加強鎮區規劃編制和管理,完善鎮區功能總局。
著眼長遠,高點定位。各鄉鎮、園區圍繞鄉鎮園區新定位和城鄉一體化要求,結合市旅游總體規劃等全市性規劃成果,對鎮區各類規劃全面進行修編、完善和提升,形成高標準、廣覆蓋的規劃體系,打造各具特色的魅力小城鎮。市財政設立專項補助資金,按以獎代補的原則進行補貼。在完善規劃的同時,把小城鎮建設與環境優美鎮、生態鎮創建結合起來,加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鎮區覆蓋。
2.加大鎮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鎮區功能。
根據規劃成果和各鄉鎮園區的實際情況,有重點地實施多種業態的商業中心、功能齊全的文化中心、設施完善的休閑廣場、便民惠民的農貿市場、舒適宜居的現代小區的建設和改造提升,有計劃地開展鎮區道路、建筑和其他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出新。特別是對各項創建工作中已經明確的工作內容進行重點落實,對具備條件的成熟項目加快推進,確保項目建設快速、高效,盡快發揮作用。
3.切實推進鎮區環境整治,改善鎮容鎮貌。
鄉鎮、園區政府與鎮區各單位簽訂工作責任狀,落實責任段面;動員鎮區各單位、干部群眾開展衛生大掃除,垃圾大清理、大清除,搞好鎮區、鎮郊結合部等處環境衛生,徹底清除主次干道,居民小區,集貿市場,公共場所的暴露垃圾,積存垃圾,雜草磚石,消滅衛生死角,解決垃圾圍城,垃圾圍校,垃圾圍廠,垃圾蓋溝渠等問題。鄉鎮、園區政府要定期組織機關干部、鎮區各單位干部職工開展鎮區環境衛生義務勞動活動。鄉鎮、園區街道辦和城管隊依法履行管理職責,對鎮區街道范圍內的城市管理違法行為予以勸阻及制止,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理。各鄉鎮、園區公安、工商、交、環保、衛生、村建、土管、水利、供電、電信、廣電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配合做好鎮區街道的管理工作。工作中要確保以下5項工作落到實處:嚴禁伸店經營、占道經營;嚴禁燈箱和招牌占道;嚴禁影響鎮容鎮貌有礙安全、污染環境的亂堆亂放、亂吊亂掛、亂搭亂建、亂潑亂倒等違章行為;組織清除鎮區“牛皮癬”;規范戶外廣告、霓紅燈店招牌匾等設置,保持鎮容環境整潔。要合理規劃,設置停車泊位,完善必要的交管理設施;劃出經商紅線,嚴禁跨線經商。要采取廣播、電視、宣傳標語、宣傳單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活動。
4.立足日產日清,大力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生活垃圾點多、面廣、源雜、量大,是污染鄉鎮鎮區環境的主要因素。農村生活垃圾要在繼續推進“戶集、村運、鎮中轉、市處置”辦法的基礎上,全面實行垃圾無害化處理,逐步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各鄉鎮、園區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合理設置、設足垃圾箱(桶)、垃圾轉運房或垃圾收集桶和運輸車輛,確保本轄區內的垃圾全部進入區域性垃圾中轉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順利推進此項工作,成立市推進“六個有”城鄉統籌任務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市長、分管市長任副組長,市政府辦公室、發改委、住建局、環保局、服務業辦公室、文化局、商務局、國土局、財政局、農辦、行政服務中心、工商局、供電局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督查組。各鄉鎮作為活動的實施主體,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鄉鎮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明確分工領導,層層抓落實。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工作中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堅決防止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要從群眾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抓起,堅持抓重點、重點抓,抓經常、經常抓,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建立分級負責、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市財政分三年每年統籌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各鄉鎮、園區的“六個有”工程建設,對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和長效保潔等工作進行以獎代補。各鄉鎮、園區也要建立相應的配套投入機制,同時鼓勵社會捐資贊助。對以獎代補的專項經費,市財政將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專款專用。
(三)建立常態化督察考核機制
完善行政監督,將“六個有”工程建設納入對各鄉鎮、園區的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建立督促、檢查、報、考評等考核機制,市督查組將對各鄉鎮、園區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訪,并實行定期報反饋整改制度。同時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表監督作用,建立群眾監督機制,鼓勵志愿者積極參與監督工作,做到監督的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