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社會體育資源供給與社會需求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分析目前區域社會體育資源的需求以及供給現狀,研究體育資源的配置及資源的種類、來源、影響因素和資源投入后的最終產品等諸多因素及這些因素的關系互動,旨在促進社會體育面向區域發展,提高資源供給優勢,加強社會體育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社會體育的服務質量,形成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有特色的區域社會體育資源系統。
關鍵字:區域經濟學;社會體育;資源供給;社會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身體的重要性,開始積極參與到體育這個大圈子中,而休閑體育、社會體育無疑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當前社會體育要想快速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社會體育資源的供給。通過調查發現,我國由于體育資源供給嚴重缺乏,消費者一般都選擇在公園、廣場、空地、自家庭院等體育設施不足的場地進行體育鍛煉。這些臨時的體育場所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滿足社會體育的發展。社會體育資源的供給遠遠跟不上社會需求的發展,成為阻礙社會體育發展的瓶頸。為了充分了解社會體育資源供給與社會體育資源需求要素之間的關系,本文針對社會體育資源的配置、供給狀況、需求要素等方面進行梳理分析,從理論上為社會體育的發展提供依據。
1對區域經濟學理論的認知
“區域經濟學”主要觀點有區域成本學說、要素稟賦學說和供給可能性理論。
1.1比較成本學說
從比較成本學說的理論視角出發,在區域體育發展中,依據區域體育資源生成成本的差異情況(體育資源的產生在地區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有必要使體育資源在區域間流動,有必要在特定的區域對某些體育資源進行集中生產[1]。
1.2要素稟賦學說
它是各區域間建立區域體育產品市場貿易的基礎。沒有各區域特色體育資源(有比較優勢的體育資源)產品的供給和對相對劣勢體育資源產品的需求,就沒有區域間體育資源產品的市場與貿易。沒有這種市場的吸引和貿易的促進,各區域特色體育資源的開發就不可能有足夠的動力[1]。
1.3供給可能性理論
從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解釋了自然資源與初級產品區域分工的關系。該理論產生的原因是自然資源供給的可能性。由于不是任何具有相對優勢的自然資源在任何區域都會出現,而是存在于特定的區域,因此該理論的提出也適用于體育產業發展區域。
2社會發展與體育資源需求關系
經濟學意義上的體育資源需求是指廣大的消費人群為了滿足自身的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等需要,在特定的區域、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對體育勞動或服務商品的需求量。而從社會學的角度去理解,體育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一種較高層次的需要,是人提高自身生活質量、滿足人情感、自尊以及自我實現需要的社會文化形式。馬斯洛的《人類動機的理論》指出:“驅使人類的是若干始終不變的心理的而不僅僅是生理的需要。”當前社會體育的發展最迫切的需要是社會體育資源的供給。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人類的需求總是無止境的,而用來滿足人類各種需求的相關資源卻是有限的。長期以來,社會發展始終存在著人類需求無限和資源相對稀缺的矛盾,而體育資源作為一種社會資源也存在相同狀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體育熱愛程度不斷增大,強身健體意識不斷增強,體育資源相對不足的問題逐漸突顯出來,成為阻礙社會體育發展的最大絆腳石。
3云南省社會體育資源供給狀況
3.1資源供給分析
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文化發展較其他城市來說,處于相對落后狀態,但是卻具有自己獨特的自然環境、民族風情,有著很大的開發潛力,可以成為云南省發展體育事業的突破口。各民族體育資源中的民族體育文化資源在全國獨樹一幟,但目前云南省民族體育資源大部分閑置,資源供給出現斷層。只有部分觀賞性項目直接或是間接創造了較少的市場收入,而大部分項目的體育資源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內部交流以及表面的文化精神層次上,僅僅起到了內部的宣傳體育文化的作用。
3.2供給模式分析
3.2.1傳統的單一供給模式在特定的的歷史時期,社會供給模式相對單一,主要通過單位或是街道來進行管理。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基本形成了社會和單位或是社會和街道相混合的社區模式,人們的各種體育資源的來源僅限于此,這種社會體育資源供給模式體現了計劃經濟時期政府作為唯一供給主體的制度設計特征,單位或是街道則是實現單一供體的特點。從這種供給模式看出,政府主導社會體育資源供給顯然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浪費,也明顯造成整體社會體育資源供給嚴重不足。3.2.2轉型期社會體育資源供給多元化模式經過長期的社會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群眾體育的發展,認為群眾體質是當今社會的中國大問題,這種認識也得到廣大民眾的廣泛贊同。當前,我國城市社會體育供給基礎薄弱,受單位或街道供給模式的影響,政府在社會體育資源供給過程中仍處于壟斷地位。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體育資源需求群體的多樣化、需求主體的差異化、體育利益格局的具體會和彈性化等特征,導致需求呈現多元化格局。云南在原有供給模式的基礎上,又相繼建立各種市場化的體育資源,如利用學校多樣化的體育資源。目前,幾種供給模式的交叉使用,基本可以滿足社會群體的體育需求。
3.3資源需求分析
3.3.1人力資源需求對一個社會而言,人力資源需求的確定與整個社會的需求確定是有所不同的。云南省是少數民族大省,各少數民族體育資源數不勝數,但是能夠真正傳承民族體育的人力資源卻少之又少,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就顯得十分重要。在發展體育事業的同時,如果沒有人力需求,整個區域體育資源的供給就算再充分,恐怕也難發揮它的應有作用,因此人力資源的需求是資源供給的必要條件。3.3.2資金需求由于社會體育資源的規模是向覆蓋全社會的方向發展,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多樣化的趨勢。云南省在發展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過程中,雖然不像競技體育那樣需要不斷加大資本投入,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仍然需要資金的配套。一項事業的發展如果僅僅依靠自身的條件來創造市場,那它在發展過程中的壽命又該怎樣看待呢?3.3.3體育設施需求開展任何體育活動都需要一定的空間,要想良性循環發展,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硬件條件來支持。雖然云南省少數民族體育在發展中不像競技體育需要專業的體育設施與場地,但是它的發展仍然需要提供足夠的空間。體育設施作為少數民族體育發展的體育資源需求之一,已經構成了現代社會的特有的文明景觀。
4社會體育資源需求結構要素分析
云南省地處西南,區域體育資源所涵蓋的資源種類比較繁多,內容較為豐富。各種體育資源結構、類型的具體表現都有一定的特點,體現了西部特色。但是由于經濟發展比較緩慢,長期缺乏足夠的投資等原因,使得云南省社會體育資源的擁有出現制約。從表1來看,云南省總人口相對較多,人口密度較大,而體育資源擁有數量和質量與其他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很難滿足云南省社會體育資源的需求。從表2來看,云南省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地區經濟發展狀況較慢,國內生產總值較低,與其他省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體育資源的結構單一,人均擁有情況并不樂觀。云南省的社會體育資源在數量、質量、結構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人口密度大與社會體育資源數量少形成鮮明對比;大眾需求內容與社會體育資源結構失衡存在明顯差距;云南經濟特點與社會體育資源質量存在沖突,種種需求要素的差距為云南省社會體育資源的結構需求要素帶來制約。
5社會體育資源供給與需求結構要素關系研究
由于競技體育、大眾體育、休閑體育等產業的發展正逐漸覆蓋整個社會,并且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因此,當前對體育資源的經費投入、利用等已經逐漸由政府主導轉向了社會大眾共同投入。但是由于云南省經濟發展的落后,經費投入存在明顯不足,而人口密度較大注定形成了兩者比例的失衡。從表3看,西部地區的體育事業經費支出與建設支出僅占全國總比例的16%和27%,存在明顯的差距,此結果與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很大關系,說明經費要素的需求與國家、社會經費資源供給存在比例失衡;從表4看出,國家在西部專業體校人才培養的力度尚顯不足,社會體育指導員相應也存在缺失,說明人才要素的需求與社會人才資源供給存在比例失衡;云南省體育場地分布數量與發達省市相比,數量明顯不足,僅占全國的3.90%,說明場地要素的需求與社會場地供給存在比例失衡。
6小結
政府在對體育資源投資時,應從多方面考慮社會體育資源要素的需求,將社會體育資源的供給看成是最終實現“終身體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使社會體育資源的供給與社會體育資源的需求要素相適應,使雙方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謝英.區域體育資源研究[S].科學出版社,2009,38.
[2]王凱珍.對北京市城市社區體育現狀的研究.體育科學,1994,14(5):13.
[3]申亮,岳利民,肖煥禹.城市--都市體育圈的發展規劃及其其空間布局模式的探討[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5(2):83.
[4]盧耿華.上海市生活體育設施構建的理論探悉[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5):15-18.
[5]嚴正.國城市發展問題報告:問題、現狀、挑戰、對策[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1.
[6]任海等.我國城市社區體育概念、構成要素及組織特征[J].體育與科學,1998(2):5.
[7]李相如.我國城市社區實施全民健身工程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1(3):7
[8]林顯鵬.國外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建設及服務方式情況[J].中外群眾體育信息,200l(6):11.
[9]李加奎.美國的社區體育[M].體育文化導刊,2003(3):12-13.
[10]任海.我國城市社區體育概念、構成要索及組織特征[M].1998(2):3-4.
作者:孫婕 高鵬 單位: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