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營銷渠道策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Ting的推出
Ting的母公司是互聯網公司Tucows。Tucows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加拿大的多倫多,是域名和其他互聯網服務(如電子郵箱)的全球供應商。目前Tucows管理著1400萬域名,主要通過13000個主機托管商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渠道發展業務。Tucows于2012年2月結束測試,正式向公眾推出MVNO業務——Ting。Ting使用的是Sprint的CDMA和LTE網絡,用戶無需簽訂合約。Tucows的互聯網公司基因使得Ting更具創新性,反應更加敏捷。
2定價策略
2.1自由的套餐搭配
如果說在傳統模式下,“1000分鐘通話+1000條國內短信+30MB上網流量”的固定搭配像是在賣“套裝”,那么在Ting的模式下,用戶可以自由搭配,分別購買適合自己的“上衣”、“褲子”、“帽子”和“鞋子”。事實上,Ting也確實像是賣衣服的,為各款服務都設置了XS、S、M、L、XL和XXL等不同大小款式。Ting把通話時長、短信和上網流量都從XS到XXL設置了6種不同大小的模式,用戶可以自由搭配。比如,用戶選擇500分鐘通話時長、100條短信和500MB上網流量,那么累計共需要支付31美元。Ting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套餐的轉換,類似于網購的“自由換貨”。如果用戶的實際使用量超出了選定的套餐,那么Ting會自動按適合用戶的款式進行收費;如果用戶的實際使用量低于選定的套餐,Ting也會自動按更小款式的價格進行收費,并將用戶多交的金額計入賬戶供下個月使用。例如,用戶選擇了M+S+M的組合——“500分鐘通話時長+100條短信+500MB上網流量”,套餐費用為31美元。假設:1)用戶實際消費情況為“900分鐘通話時長+600條短信+450MB上網流量”,那么Ting會按L+M+M的組合進行收費,共計42美元;2)用戶實際消費情況為“80分鐘通話時長+90條短信+100MB上網流量”,那么Ting會自動按S+S+S的組合進行收費,共計15美元,多交的16美元將返還到賬戶。
2.2“0”起步價
Ting的XS套餐,定價均為0元,也就是說,用戶可以全部選擇XS,那么每個月的費用僅為單個賬戶的費用——6美元?!?”起步價加上可以靈活轉換套餐,為用戶帶來如下好處:(1)讓使用手機頻率低的用戶降低費用。比如,老年人或兒童的智能手機,使用頻率可能比較低,那么就能夠以每月6美元的低廉費用保持賬戶的激活狀態,而其他運營商的按天支付、按使用支付產品一般不支持智能手機。(2)讓用戶不再因選擇套餐而犯愁,避免超額罰款和套餐浪費。用戶不需要研究自己的消費歷史,也不用估算自己下個月的消費情況,只需要全部選擇XS,讓Ting根據實際消費情況自動匹配即可。這樣一來,用戶就不會出現使用無限量套餐的浪費問題,也不會因套餐使用超額而被迫支付高額罰款。(3)讓用戶同時享受預付費和后付費的便利。Ting打破了傳統意義上預付費和后付費的界限,雖然Ting是預付費產品,需要提前充值,但是用戶通過全部選擇XS,只需在本月初繳納6美元的賬戶費用,下個月初繳納本月實際消費費用即可。用戶既可以享受預付費的好處——不需要信用審查和簽訂合約,同時又能享受后付費的便利——本月消費、下月付費。
2.3低廉的“超額”收費
如上文所分析,當用戶實際消費超過套餐包括的分鐘數、短信數和上網流量時,Ting會自動調整套餐來避免用戶的超額費用。如果用戶的實際使用量超過了最大的XXL套餐,Ting所收的費用依然非常低廉,甚至低于很多套餐的價格,因此稱不上是“罰款”,甚至可以說是“優惠”。以上網流量為例,超出XXL套餐的3GB之后,Ting收取的價格為每MB2.25美分。這個價格不到AT&T超額之后價格(每MB5美分)的一半,甚至比Ting的S(每MB3美分)、M(每MB2.6美分)和L(每MB2.4美分)套餐單價還要低。
2.4無限制的“網絡共享”
與其他運營商不同,Ting并不限制用戶手機的“網絡共享”功能,用戶也不需要額外付費來開通。這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自由,能夠在有手機信號覆蓋的地方通過筆記本、平板電腦等設備無線上網。而AT&T的用戶如果想要共享數據包,起步價是40美元(1GB上網流量),每添加一臺相機、平板電腦、游戲機則多付10美元,每添加一個互聯網終端要多付20美元。然而,Ting可以便捷地添加終端,只需每個賬戶付6美元,所有的語音通話、短信和上網流量就可以實現共享。由于Ting越大號的套餐單價越低,這個功能非常適用于家庭成員或者中小企業。假設2個用戶,每人的實際使用量均為“400分鐘通話時長+300條短信+450MB上網流量”,如果用戶各自單獨使用,2人均要選擇M+M+M的套餐,費用各為33美元。通過Ting的套餐服務,只需選擇L+M+L的套餐,費用為59美元。同樣和AT&T做比較,AT&T的每個共享套餐限定最多添加10個終端,在共享上網流量為1GB的情況下(短信和語音通話無限量),每添加一個手機終端需要額外支付45美元。
2.5便捷的賬戶管理
Ting開發的控制面板功能強大、視圖簡潔,使得賬戶管理非常方便。從功能來看,包括了使用概覽、多終端管理、消費限額及警示、賬單管理等。通過登錄控制面板,用戶可以設置共享套餐下各個終端的權限,如是否能夠撥打電話、接聽電話、撥打國際長途、使用語音信箱等,通過簡單勾選即可實現。Ting的用戶還可以很方便的為每個終端設置使用限額和提醒。例如,可以為某個終端設置,當發送短信超過42條時發送提醒信息到指定的Email或手機,也可以停止該終端的發送短信功能。Ting還為用戶贈送了非常多的免費功能,如語音信箱、彩信、三方通話、來電顯示、網絡共享、呼叫轉移、號碼轉入和轉出等。此外,為方便用戶計算轉網過來能省多少錢,Ting在網站上提供了功能強大的比價計算器,用戶只需輸入各個終端一、兩個月的歷史賬單消費情況,即可馬上得出節省的金額。
Ting擁有著互聯網公司的基因,熱衷于新媒體的應用。因此,公司尚未計劃在傳統營銷渠道上投入太多,而是主要依靠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以及用戶之間口口相傳。
3.1網絡商
Tucows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主要通過13000家主機托管商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渠道發展業務。在移動業務Ting推出后,Tucows充分利用既有的渠道資源,通過這些商來銷售Ting。服務仍然以Ting的品牌銷售,但是商能夠拿到費用,或者按合約進行收入分成。
3.2朋友推薦計劃(ReferaFriendProgram)
在眾多用戶的強烈要求下,Ting于2012年5月推出了“朋友推薦計劃”。用戶在登錄Ting的官方網站之后,可以進入專門的朋友推薦頁面,并獲得自己的專屬鏈接。用戶將該鏈接發送給親朋好友,如果有人點擊這個鏈接并購買了Ting的手機和服務,那么這個新用戶將自動獲得25美元的折扣,老用戶的賬戶也將增加25美元的消費額度。如果用戶的影響力足夠大,推薦了很多用戶,那么就有可能一直免費使用Ting的服務。通過這種社交網絡營銷的模式,Ting將所有的老用戶都變成了“銷售員”,并將隨著用戶群的擴大逐漸形成“滾雪球”效應。事實也確實如此,行業的專家和記者在網上發表關于Ting的新聞報道時,很多都會在文中放入自己的專屬鏈接。
3.3“毀約大抽獎”活動(DumpYourContract)
雖然Ting有著極具競爭力的定價模式,但對很多用戶而言,從現有的長期合約中脫離出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需要支付高達300美元左右的違約金。為了鼓勵用戶的轉網,2012年5月,Ting舉行了“毀約大抽獎”活動,每天從毀約轉網過來的用戶中隨機抽取一名中獎者,并給予300美元的獎勵,用以彌補用戶的毀約費。
3.4社交媒體宣傳
Ting積極運用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新型社交媒體,用于宣傳及客戶溝通。Ting在這些社交媒體上Ting的介紹視頻、控制面板的使用教程、最新的促銷活動等,并和用戶進行互動。
4其他發展策略
4.1客戶服務策略:“無等待”
Ting推行“無等待”的客戶服務,與其他電信運營商(包括MVNO)相比是一個特色優勢。Ting的這一客服標準在公司內部并不是創新,而是Tucows作為互聯網公司多年來一貫堅持的標準。“無等待”指的是:從周一到周五,美國東部時間的上午8點到下午8點,Ting會禁用呼叫中心的等待系統,只要客戶打電話,就能在第一時間有客服代表接聽電話。從用戶的實際體驗來看,基本上在第1次電話鈴響之后就會有客服代表接聽。Ting的客服中心在加拿大,招聘的客服代表是那些平時已經在幫親戚朋友解決手機問題的人,Ting對他們進行充分的培訓和授權,允許他們在論壇上使用真實姓名和照片發文章。這些客服代表接電話時不需要讀腳本,也能夠幫用戶解決各種刁鉆的問題。Ting的客戶體驗主管BenLucier表示,Ting的客戶服務滿意度比例為98%。
4.2網絡策略:“免費漫游”
目前MVNO主要有2種漫游策略:收取高額的漫游費,或者不支持漫游服務。但是,收取高額費用將增加用戶的成本,而不支持漫游服務將可能出現網絡盲點,影響客戶體驗。Ting提供了不一樣的解決思路。Ting在使用Sprint的CDMA網絡和LTE網絡以外,還選擇了Verizon作為漫游網絡。用戶在漫游時可以和平時一樣使用語音和短信服務,不需要支付額外的漫游費用。
4.3終端策略:“攜機轉網”
Ting在不斷擴大自己的終端種類。2012年9月,Ting正式向用戶提供GalaxySIII,成為第一家提供LTE服務的MVNO。除了銷售自己的終端以外,Ting還為Sprint的用戶提供了攜機轉網的政策。Ting目前支持8款手機的攜機轉網:SamsungNexusS、HTCEVO4G(A9292)、HTCEVO3D(X515C)、HTCEVOShift(A7373)、SamsungGalaxySIIEpic4GTouch(SPHD710)、SamsungEpic4G(SPH-D700)、LGOptimusS(LS670)和MotorolaPhoton4G(MB855)。雖然只有這8款手機,但是根據Ting在測試階段所做的調研,這些手機款式已經涵蓋了大約80%的攜機轉網潛在用戶。
5Ting的缺點
雖然Ting作為一個創新的MVNO,在定價模式、營銷渠道、客服、網絡和終端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但是它也并非盡善盡美,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5.1終端較貴
Ting網站上總共有17款智能手機、3款非智能手機。從價格來看,Ting的手機終端價格較高,智能手機最便宜的2款均為翻新機,價格為76和87美元,17款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為390美元;3款非智能手機價格分別為38美元、98美元和114美元,平均也達到了83美元,這個價格已經足以買到其他MVNO(如Cricket、StraightTalk)比較好的智能手機。Ting表示,它們已經在以成本價甚至略低于成本價來銷售終端,這也意味著未來降價空間并不大,用戶只能通過長期使用Ting業務把終端費用賺回來。
5.2上網流量定價偏高
對于上網流量較大的單個用戶而言,使用Ting可能并不會省錢。Ting的2GB數據流量定價為42美元、3GB數據流量定價為60美元,這和其他MVNO相比并沒有優勢。比如:Virgin的35美元套餐包括“300分鐘通話、無限量短信及上網流量(2.5GB全速)”,Boost的50美元套餐包括“無限量通話、短信及上網流量(2.5GB全速)”,StraightTalk的45美元套餐包括“無限量通話、短信及上網流量(2.5GB全速)”。
5.3數據業務無法漫游
雖然Ting和Verizon簽訂了漫游協議,能夠讓用戶使用語音和短信業務而不用支付任何漫游費,但是Ting并不支持數據業務的漫游。Ting表示由于數據業務的漫游成本較高,它們目前無法提供。但是業內專家認為,Ting應該為用戶提供這個選擇,讓用戶自己決定是否使用數據業務的漫游。
5.4終端種類和攜機轉網存在局限
Ting目前提供的終端并不包括BlackBerry、iPhone等熱門手機,而且攜機轉網的用戶僅限于Sprint,不包括Boost和Virgin,雖然這2個MVNO目前也是Sprint的分支機構,使用的是Sprint的網絡。
6國內運營商發展MVNO業務的初步建議
6.1定價策略
國內運營商在發展MVNO業務的過程中,其定價要和自身的行業梯隊水平相當或者略低于行業水平,以便快速發展客戶,形成規模效應,分攤固定成本。比如參考Ting的自由套餐組合模式,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制定更小的價格區間,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組合,幫助用戶節省費用。同時,充分借鑒Ting的套餐靈活轉換做法,發揮預付費和后付費雙重支付方式的優勢效應。
6.2營銷渠道策略
在營銷渠道方面,國內運營商可以充分發揮傳統業務合作商已有的渠道資源優勢,同時,要更加注重互聯網媒體渠道的用戶宣傳和客戶溝通,通過在熱門網站廣告和促銷、派送優惠券等方式增加客戶源。最后,可以充分借鑒Ting的“朋友推薦計劃”和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如百姓網的“夢想成真”)的策略,讓每個用戶都成為公司的銷售員,鼓勵用戶通過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實現多方共贏。
6.3網絡策略
鑒于Ting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國內運營商可以考慮同時提供語音、短信和數據業務的漫游,但是采用語音和短信漫游免費、數據業務按流量收費的模式。
作者:韓方方單位:上海郵電設計咨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