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營銷教學論文:地方營銷教學革新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張家明單位:襄樊學院管理學院
實踐教學改革是地方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需要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部分本科畢業生在找工作時甚至沒有高職生有競爭力,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在人才培養中一味偏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導致畢業生實踐能力不強。大多數企業在招聘時都要求應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和工作技能,對于大學生來說工作經歷主要的來源渠道就是通過各種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通過畢業實習獲得。但包括襄樊學院在內的很多地方高校在實踐教學方面做得還不夠,因此必須進行實踐教學改革,通過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切實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
襄樊學院市場營銷本科專業于2004年開始招生,迄今已培養了四屆畢業生,當前企業對營銷人才需求比較旺盛,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較高,但通過對畢業三年以上的學生調研發現,其中擔任中、高級職位的很少,這與該院志在培養高級人才的定位還有一定差距。目前本專業的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新生入學教育、專業見習、專業實訓、畢業教育、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比較規范嚴格,但實踐教學的質量不高,特別是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差距較大。和其他地方高校一樣,襄樊學院以前也存在著偏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的弊病,雖然近幾年有所好轉,但因為慣性和體制的影響,學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還是不夠,實踐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實踐教學的管理規定不少,但執行力度不夠為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襄樊學院校、院兩級出臺了不少管理規定,如關于畢業論文、畢業實習等的規定,客觀上規范了實踐教學過程,但因為重視不夠再加上很多規定操作性不強,導致執行情況不好。學校對實踐教學的獎懲特別是獎勵不夠。相對于理論教學,承擔實踐教學的教師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目前學校并沒有相應的補償措施,使得很多教師不愿意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即使硬性分配下去,大多也只是勉強完成。
(二)教師專業實踐能力不足實踐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取決于教師實踐能力的高低,但襄樊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大部分教師缺乏在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經歷,也很少有機會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實踐能力不足,這已經成為制約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三)實踐教學經費不足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費時費力,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但很多學校這方面經費明顯不足。比如實踐教學基地的遴選和維護都需要不少費用,但學校幾乎沒有這方面的預算,教師只能靠個人能力和關系來尋找實踐基地,導致實踐基地質量不高和嚴重老化。
對地方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一)領導和專業教師要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觀念
很多教師的觀念里教學就等于理論教學,認為實踐教學是額外的補充,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還有很多人口頭上重視實踐教學,但實際上行動力不夠。要樹立兩種教學同樣重要的觀念。為了轉變原來的觀念,首先要從政策上進行引導,對現有的關于實踐教學的各種管理規定進行查漏補缺,通過制定更科學的和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和規定來引導實踐教學改革。
(二)加強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團隊建設
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教師專業實踐能力不足是制約地方高校實踐教學發展最主要的因素。一方面要大力從行業和企業引進一定數量的師資,包括聘請客座講授和兼職導師。另一方面,要加強現有師資的培養,可以通過到企業掛職、校企聯合培養、短期進修、出外考察等各種形式進行培養。同時,要做到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相對專門化和穩定化,建立專門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小組,把一些對實踐教學有濃厚興趣且能勝任的教師吸收進來,小組成員定期交流和磋商。
(三)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科學地對實踐教學進行考核并進行相應地獎懲是保證實踐教學健康發展和提高其質量的基礎。對實踐教學的評價遠比對理論教學的評價困難,這里面最重要也最棘手的是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組織專家進行這方面的研討。可以采用頭腦風暴法、名義小組技術等方法,集思廣益,同時借鑒其他兄弟院校的經驗,再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評價的方法應包括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評價的主體包括教師同行、學生和實踐基地工作人員;評價的周期包括定期和不定期。
根據考核結果獎優懲劣,以獎為主,對優秀人員可以授予“實踐教學標兵”、“實踐教學名師”、“優秀實習生”等等,并頒發證書和獎金,并且作為教師在職稱評定、年終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據,作為學生在評優評模方面的重要依據。當然,對于實踐教學效果差、影響不好的也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嚴格地處罰。
(四)加大建設校外和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力度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學生實踐和教師開展橫向研究的主要平臺,是連接學校和社會的紐帶。目前,很多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現有的實踐基地普遍質量不高、部分基地老化,而高質量的新基地建設困難,這已經成為制約地方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發展的一個瓶頸。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學校加大相關投入,專門安排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預算。另一方面,要加大產學研合作的力度,變現有的單向關系為雙向互贏,真正地為企業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