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血壓病人院內外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病人院內外一體化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對本院252例接受院內外一體化健康教育的高血壓病人進行跟蹤調查評價。結果2017年1月-2018年3月住院的252例高血壓病人出院1年后,對高血壓基本知識及疾病預防技巧的掌握率達到84.6%以上,遵醫行為提高,血壓控制穩定,無一例并發癥,再次住院次數為零,患者的滿意度達96.2%。結論院內外一體化健康教育服務對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識、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減少重復住院率及密切護患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模式
高血壓是一種難以根治容易反復發作的心腦血管疾病,易導致腦卒中、冠心病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1-2],單獨依賴住院期間的治療和護理,無法達到長期穩定控制血壓和提高病人生命質量的目的。開展病人健康教育,為藥物治療手段以外的一項重要的高血壓防治措施。目前非藥物治療已成為治療輕型高血壓的首選方法和高血壓治療的基礎治療[3]。任何藥物治療教育應配合非藥物治療,因為堅持非藥物治療可以使高血壓患者減少對藥物的常規需要量。2017年1月-2018年3月以來我們制定了一套院內外一體化健康教育方案,并對252例高血壓病人進行跟蹤調查,力求探索符合高血壓病人院內外一體化健康教育的模式。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住院的高血壓病人252例,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有關高血壓的診斷標準[4],高血壓是指成年人(大于18歲)收縮壓≥140mmg和(或)舒張壓≥90mmg。其中男132例,女120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48歲,平均為(67.5±7.0)歲;干部71人,工人69人,農民82人;病程最短5年,最長26年。有75例病人已住院1~2次,但在本次住院前均未接受有關高血壓的系統教育。
1.2方法
1.2.1院內健康教育是以醫院為基地,以病人及其家屬為對象,通過護理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教育,使病人了解促進健康的知識,改變他的健康行為和問題,使其向利于健康的方向發展[5]。具體內容及方法見表1。
1.2.2院外健康教育指病人出院后在家所接受的健康教育。主要指一般病人出院第一年按指定的隨訪時間返院時,特殊病人到家中隨訪或電話隨訪,為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和效果評價。每個病人一年隨訪3~4次。對出院一年的病人發放相同的問卷進行效果評價。院外健康教育內容包括:檢查病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藥依從性;是否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否監控血壓;是否定期檢查;了解病人的需求;解決病人的特殊需求;介紹最新高血壓病知識,增進病友間的溝通。
1.3評價方法
高血壓基本知識掌握程度評價方法:發放調查問卷,問卷自行設計,本科副主任醫師審定。病人自行填寫,病人因身體原因或文盲不能自行填寫者由護士詳細詢問病人后填寫。定時收回,進行評價。遵醫行為評價:服藥依從性是指病人嚴格按照醫囑堅持服藥的程度[6]。參照楊素梅[7]等推薦的標準,通過4個小問題確定研究對象的藥物依從性:①你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②你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③你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曾停藥?④當你服藥自覺病狀更壞時,是否曾停藥?4個問題回答均為否,即為依從性佳,否則視為依從性不佳。利用重復演示法評價病人自我監控行為與技巧,能正確重復訓練內容者為及格。其中包括飲食、鍛煉、血壓的測量與記錄等。患者評價:通過與病人交談,設意見箱,定期服務態度名譽調查,召開病人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征求病人意見。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以sx±表示,定性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防治高血壓基本知識掌握程度:
病人入院后期對高血壓基礎知識及疾病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與住院初期相比,經χ2檢驗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出院一年與出院時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2遵醫行為
①藥物治療依從性:調查顯示,入院初藥物治療依從性佳的只占9.6%,而出院時為61.5%,1年后為73.1%。②自我監控行為:入院初期為242例(96.2%)病人不能正確掌握相關行為和內容,而出院前和出院一年后分別有189例(75%)和199例(78.8%)病人能正確演示。
2.3患者的評價結果
患者普遍反映護士宣教詳細,通俗易懂,很有耐心,打消了診治疾病過程中的許多顧慮,使自己學到了許多自我護理和保健的意識,密切了護患關系,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住院初為76.9%,出院前一天為94.2%,出院后一年為96.2%。
3討論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全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已達3.3億人[8],目前發病率高且有逐年增加和發病年齡提前的趨勢[9]。將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控制在穩定狀態,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是高血壓防治的最終目標。高血壓的控制對策主要是藥物治療和調整不良的生活方式,病人是否有良好的藥物治療依從性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血壓控制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加強對病人的健康教育,病人除要在住院期間接受常規治療外,還需要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預防保健、自我護理知識及出院后在家中進行自我監控的技巧,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本組病人61.5%不是首次住院,所有病人不是首次就診,但從住院初期的調查結果看,除對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及格率63.5%),治療藥物(及格率44.0%)掌握程度較高外,其余均較低。如病因,只有38.5%的病人知道,預后有并發癥方面的知識也不盡人意,判斷就診標準及合理用藥方面幾乎一無所知。在遵醫行為方面,病人服藥依從性普遍不佳,只有9.6%的病人能按醫囑服藥,自我監控行為上有96.2%的病人不能正確掌握相關行為和內容。在本次住院后經過院內健康教育,出院時病人無論是在掌握高血壓基礎知識和疾病預防技巧方面,還是在服藥依從性及自我監控行為方面較入院初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如病因掌握的及格率出院時達74.2%,判斷就診標準由入院初的6.0%升到出院時的72.2%,有61.5%的病人能堅持按醫囑服藥。但從調查顯示出院仍有部分病人未掌握相關知識,相關行為有遵醫行為差,我們在病人出院后繼續進行健康指導,出院一年后再進行調查,發現較出院前又有較大提高。
由此可見,對病人的健康教育決不能只限于一二次,或住院階段,而應貫穿于入院、住院乃至出院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從本組病人住院初的調查結果看,比較重視危險因素及治療藥物的學習,其次是預后及并發癥。分析原因,大概是由于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強化在病人的記憶中,而預后及并發癥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活質量,因此易引起病人的重視。但在其它幾個方面,如病因、判斷就診標準,監控血壓等未引起病人的重視。鑒于此,我們將高血壓防治的幾個綜合因素同時列入教育計劃,以提高病人的參與意識,引起病人的重視。遵醫行為是指患者求醫后其行為(服藥或改變其生活方式)與臨床醫囑的符合程度,為遵循醫囑的行為活動[10]。高血壓患者自行遵醫行為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的好壞和生活質量。從本組病人住院初期遵醫行為調查結果看,無論是在服藥依從性方面,還是在自我監控行為方面普遍不佳,而依從性不佳,則難以使高血壓病人得到合理、持久、有效的治療,因而血壓也難控制在理想水平。分析原因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自覺癥狀改善,不需要繼續服藥,沒有認識到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另本組病人有82人(32.5%)是農民,文化程度低,經濟基礎差,且平均年齡在63歲左右,記憶力差,這些因素均影響其遵醫行為。針對這些問題,積極開展對病人的健康教育和指導,并取得家庭的支持,即告知不合理用藥的危害性,說明合理服藥的重要性,并發癥的處置及心理疏導,指導其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長期監控血壓的變化,幫助病人認識到服藥的重要性和隨意停藥的危害,鼓勵病人堅持定期復診,利于醫護人員和病人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及時指導病人在服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護患關系是指在特定條件下,護理人員通過醫療護理等活動與病人建立起一定聯系的特殊人際關系。病人在整個住院期間乃至出院均受到護理人員滿腔熱情的服務以及耐心細致的健康指導,使病人確實感受到了護土多方面的照料和關心。病人對護士越來越信任了,愿意把自己的心理話講給護士聽,護患關系自然親密了。如本組病人入院初對護士的滿意度為76.9%,經過院內健康教育,出院時上升到94.2%,出院后繼續進行健康指導,1年后調查滿意度為96.2%。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證病人接受到全面、高質量的健康教育,正確及時有效的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要求護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恰當的語言交流技巧,嫻熟的技術和全面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護士素質,才能提高健康教育的知識與技能,以構建病人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參考文獻
[1]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2]楊華,姚嵐,許臣洪.高血壓患者出院后社區系統管理可有效控制血壓及減少并發癥[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36(6):2264-2269.
[3]陶麗麗,馬曉昌.從高血壓指南看中醫“治未病”非藥物療法的重要性[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11):4859-4862.
[4]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5]李楠,張德銘,李莉,等.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5,10(1):46-48.
[7]楊素梅,原建慧,張尚山.高血壓病人藥物治療依從性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1.15(1):8-9.
[8]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D].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15:58-60.
[9]白堯勇,龍超年,羅永蘭,等.廣西長壽區域居民高血壓流行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熱帶醫學,2017,17(9):882-886.
[10]于曉靜,趙影,祝友元,等.社區高血壓患者綜合健康管理認知、遵醫行為及需求的調查[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12):1983-1994.
作者:劉永芳 白群鳳 郭琳琳 方蕾 齊林 單位: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