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診護理干預高血壓腦出血的預后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評價急診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預后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某醫(yī)院內部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常規(guī)組,各44例。結果護理組患者的神經功能、運動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患者的焦慮抑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過程中,采用急診護理干預的方式進行治療,其對于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均具有重要的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急診護理;高血壓腦出血;預后
影響高血壓腦出血,又稱中風、腦溢血等,臨床特點表現為較高的致殘率以及較低的生存率[1]。同時,臨床特點還表現為起病急、預后差的特點。因此,急診護理的應用具有中的作用。本研究于某醫(yī)院內部選取收治的8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急診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展開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某醫(yī)院內部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常規(guī)組,各44例。其中,護理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58~71歲,平均年齡(63.34±5.61)歲;常規(guī)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57~72歲,平均年齡(62.27±5.51)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常規(guī)組采用入院前護理、基本用藥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護理組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行急診護理干預方式,方法如下:(1)并發(fā)癥護理:保持患者體位舒適,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進行嚴格的檢測,以降低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且對發(fā)生的并發(fā)癥給予及時適當的處理。(2)心理護理:采用適宜的心理護理技巧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以改善患者的不良親情緒。(3)康復護理:指導護理人員或者患者家屬對患者肢體進行按摩,以改善患者的運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1.3觀察指標采用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量表、運動功能評定量表、BI指數以及焦慮抑郁量表對兩組患者預后情況進行評價。其中,神經功能和焦慮抑郁量表,評分越低表示預后效果越好。運動運動功能評定量表和BI指數,評分越高,表示預后效果越好。另外還對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進行了觀察。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運動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況護理組患者的神經功能、運動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運動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護理組患者的焦慮抑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平均住院時間、下肢深靜脈血栓知識認知度、治療配合度相比較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下肢深靜脈血栓知識認知度、治療配合度7.24±1.44d、96.24±3.21分、96.56±3.01分優(yōu)于對照組9.45±2.12d、82.44±3.17分、82.41±3.1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產生的情況相比較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產生的情況2(4.44)低于對照組9(2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研究顯示,影響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內膜損傷,靜脈淤滯以及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其發(fā)生主要集中在手術之后。婦產科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是深靜脈血栓形成,其發(fā)生和手術疼痛、分娩、妊娠期間血漿纖維蛋白增加、產婦術后應用止血藥物等因素有關,剖宮產率的升高也導致其發(fā)生率有所增加,剖宮產后24h內臥床,加上手術疼痛,導致靜脈血瘀滯流向下肢而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3]。另外,在妊娠期間,女性血漿纖維蛋白增加,導致血液高凝狀態(tài)也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且術后血液流變學的改變以及臥床時間延長也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風險。剖宮產術后血栓性靜脈炎的臨床治療關鍵在于給予積極預防和早期治療,同時,要給予患者認真引導,強化孕產婦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認知,明確其危害性,提高其重視程度,使其更好配合各項醫(yī)療護理行為,從而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4-5]。本研究中,對照組施行傳統(tǒng)的護理對策,實驗組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實驗組剖宮產患者護理的滿意情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下肢深靜脈血栓知識認知度、治療配合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凝血情況、SAS評分情況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凝血情況、SAS評分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產生的情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剖宮產護理中有良好作用,可緩解焦慮狀態(tài),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產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患者護理的滿意情況高。
參考文獻
[1]馮玉明,張慧.圍產期護理干預對剖宮產下肢深靜脈血栓分析[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8,33(02):20-22.
[2]丁瑩.剖宮產術后防治深靜脈血栓的護理管理方式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7,24(12):113-114.
[3]李秋英,陳俊霞.針對性護理干預預防剖宮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240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04):76-77.
[4]李瓊敏.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a雜志,2015,19(18):94-97.
[5]鐘琴,劉珍媚,羅雪冰.護理干預對預防剖宮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有效性研究[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11(01):310-311.
作者:巴東才賽克 孟克才次克 單位:新疆巴州焉耆縣人民醫(y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