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血壓腦出血磁敏感加權成像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腦微出血中磁敏感加權成像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8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1W1、T2W1、T2-FLAIR序列及磁敏感加權成像磁敏感加權成像掃描,對比微腦出血病灶檢出數量及敏感性。結果:磁敏感加權成像檢出微出血病灶檢出率及檢出總個數明顯高于T1W1、T2W1、T2-FLAIR序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磁敏感加權成像序列快速、安全,在高血壓腦微出血中對出血病灶敏感性高,能快速檢出患者病灶及出血數量,可作為高血壓腦微出血首選診斷方式。
關鍵詞:磁敏感加權成像;高血壓;腦微出血;臨床價值
腦微出血屬于腦實質亞臨床損害,主要指患者腦內微小血管出現病變造成血管微小出血,其出血量一般低于5mm,該疾病多出現在腦淀粉樣血管病、高血壓腦血管病、原發性腦出血患者[1]。據相關資料統計,80%原發性腦出血患者存在腦微出血情況,其臨床癥狀具有一定隱匿性,危害性大[2~3],因此,有效的腦微出血診斷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對磁敏感加權成像診斷價值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55~84歲,年齡(69.5±4.7)歲。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2)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癲癇、肢體麻木、感覺障礙、頭暈頭痛、共濟失調;(3)入院前為使用抗高血壓藥物。排除標準:(1)高血壓危象患者;(2)磁共振檢出禁忌癥者。所有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采取GEDISCOVERYMR7503.0TMR成像儀對患者進行MR掃描,頭部相控陣線圈為32通道。T1W1診斷標準:TR參數為17505ms,TE參數為285ms,層厚參數為5mm,重建矩陣參數為352*256;T2W1診斷標準:TR參數為59505ms,TE參數為1130ms,層厚參數為5mm,重建矩陣參數為384*384;T2-FLAIR標準:TR參數為8400ms,TE參數為146ms,層厚參數為5mm,重建矩陣參數為256*256;磁敏感加權成像掃描標準:TR參數為40.7ms,TE參數為24.9ms,層厚參數為1.5mm,層數參數為70,FOV參數為24*24cm,重建矩陣參數為320*224,采集時間為4~5min。經GRAW對圖像進行處理,再由工作站進行最大密度投影薄層重建,slicethickenss為15~30mm,T1W1、T2W1及T2-FLAIR序列均采取常規掃描方式,并由2名高級職稱影像醫師進行讀片,判斷T1W1、T2W1、T2-FLAIR序列及磁敏感加權成像掃描序列中微出血數量及病灶。
1.3資料分析
由高年資臨床醫生(2名)對患者影像圖像進行分析,患者高血壓情況直接關系著腦微出血數量,根據腦微出血數量及分布情況可大致分為5型:I型(中央多發型):病灶數量均在1個以上,主要分布于患者腦內腦干區域、半卵圓中心及基底節區;II型(中央孤立型):僅1個病灶,主要分布于患者腦內半卵圓中心,基底節區及腦干區域;III型(外周多發型):病灶數量均在1個以上,主要分布于患者腦內皮層和腦葉皮層下;IV型(外周孤立型):僅1個病灶,主要分布于患者腦內腦內皮層和腦葉皮層下;V型(散在分布型):病灶數量均在1個以上,在腦內呈彌漫性、散在性無規律分布。磁敏感加權成像序列分型見圖1。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對T1W1、T2W1、T2-FLAIR序列磁敏感加權成像檢出微出血病灶檢出數據做統計學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磁敏感加權成像檢出微出血病灶檢出率及檢出總個數明顯高于T1W1、T2W1、T2-FLAIR序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腦微出血屬于腦實質亞臨床損害,患病后患者生命體征無明顯改變,臨床表現具有一定隱匿性,加之體積相對較小,通過MRI、CT等常規影像往往難以診斷。腦微出血與腦出血較為相似,均由氧合血紅蛋白向含鐵血黃素演變,最終由巨噬細胞吞噬[4]。其中含鐵血黃素屬于順磁性物質,磁敏感度相對較強。而腦微出血患者含鐵血黃素所具有的磁敏感性會對局部磁場產生影響,致使其分布不均勻,而在磁敏感加權成像中局部磁化率偽影,會放大變形病灶,因此,相較于MRI、CT等常規影像,在微出血灶中磁敏感加權成像序列特異性和敏感性更高[5]。本研究主要選擇腦微出血在磁敏感加權成像列上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低信號灶,大小為1~5mm。在腦微出血和腦內海綿狀血管瘤鑒別診斷中,越小診斷鑒別難度更高。相較于腦微出血,腦內海綿狀血管瘤通常存在反復少量出血,T2WI像中心表現為稍高信號,外周環繞則表現為低信號,腦微出血和鈣化灶鑒別難度主要體現在基底節區鈣化灶存在鐵質沉積,導致鈣化灶信號產生變化,與腦微出血表現相近,因此,鑒別難度較高,除基底節區鈣化灶外的腦內鈣化灶,可借助相位圖進行診斷鑒別。高血壓是引起腦微出血主要因素之一,主要因高血壓患者腦內微小動脈壁容易出現玻璃樣病變,引起皮層下、基底節區微小血管出現破裂情況,最終演變為高血壓腦微出血[6]。患者腦微出血檢出數量與患者高血壓程度密切相關,患者檢出數量越多,則高血壓病情越嚴重。本研究結果顯示,磁敏感加權成像檢出微出血病灶檢出率及檢出總個數明顯高于T1W1、T2W1、T2-FLAIR序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采取磁敏感加權成像序列快速、安全,在高血壓腦微出血中對出血病灶敏感性高,能快速檢出顱內超急性、少量出血、急性期出血、惡性腦梗死、海綿狀血管瘤、彌漫性軸索損傷,可作為高血壓腦微出血首選診斷方式。
參考文獻
1陳桂玲,張宗軍,張龍江,等.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腦微出血的檢測及其與臨床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臨床放射學雜志,2016,31(1):6~10.
2劉藝超,邱曉暉,王利,等.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腦微出血與高血壓關系的研究.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4):518~521.
3張家浩,湯偉軍,顧靜文,等.高血壓患者血壓分級、心血管危險因素與腦內微出血灶相關研究.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8,24(4):277~280.
4劉藝超,邱曉暉,王利,等.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腦微出血與高血壓關系的研究.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4):518~521.
5陳俊清.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與磁敏感加權成像在腦出血急性期中診斷價值分析.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7):3255~3256.
6張國華,鄭素君,鄭海瀾,等.SWI評估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分層與腦內微出血相關性的研究.醫學影像學雜志,2017,24(1):25~28.
作者:陳福海 單位: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