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推進發展網絡購物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加強政府引導,創新工作模式,以引導促服務、以服務促發展,發揮網絡購物在拉動內需、擴大消費、帶動創業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二、工作目標
到2015年,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比率達到80%以上,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比率達到50%以上。網絡零售額相當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以上。
三、工作重點
(一)引導鼓勵網上創業,開建網店。加強政策支持,鼓勵個人間開展網上交易,活躍網上市場商品流通。鼓勵高校畢業生、下崗待業人員、殘疾人員和農民等各類群體,利用個人間網上交易靈活便捷、成本低的優勢,依托專業網站提供的大型網上交易平臺,進行以C2C為主要模式的網上交易,拓展創業渠道和空間。支持個人賣家增強自身實力,提高信用水平,打造品牌網店,逐步實現C2C向B2C的轉換。鼓勵更多的網民通過在網上信息、開設網店等方式參與網上交易,調劑余缺,促進流通。
(二)支持企業發展網上虛擬經營。鼓勵傳統優勢企業以自主品牌為支撐,發揮營銷網絡優勢,積極開發B2B、B2C、B2B2C等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網上交易平臺。鼓勵商場、專業市場等傳統商貿企業依托有形業態,開設網上品牌商城,舉辦網上展會和網上專業市場。
(三)拓寬產品網上銷售渠道。鼓勵網絡批發和零售商(網店)通過授權經銷等形式,為產品生產企業開展多渠道、高效率的網絡銷售。引導產品生產企業注冊網絡品牌,加快網絡分銷渠道建設,在品牌宣傳、貨源組織、倉儲配送、財務管理等方面為網絡批發和零售商(網店)提供支持。依托國內著名第三方網絡購物平臺,建立“產品專區”,為企業、產品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快捷的交易通道。
(四)積極服務“三農”,加強網上購銷對接。推進“萬村千鄉”農家店和“農產品現代流通”工程信息化建設,重點打造一批集刷卡消費、繳費、取現等功能為一體的信息化農家店,推動農業網絡購銷平臺與農業產業化基地、農產品營銷大戶、大型超市、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對接,支持涉農流通企業和批發交易市場的網絡購銷應用,實現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暢通。
(五)推進網絡購物標準化,完善配套服務體系。規范和加強網絡基礎服務,推進銀行網上支付業務與網絡購物有機結合,促進第三方在線支付平臺業務健康發展。支持物流企業加強網絡和信息化建設,開發與網絡購物相適應的配送服務,加快實物配送與網絡銷售信息系統融合。完善面向電子商務應用企業的軟件開發、創意設計、技能培訓、管理咨詢、信用評級、電子認證、融資擔保、廣告宣傳等配套服務體系。積極引進國內知名快遞公司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
(六)建立健全網絡購物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機制。促進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健康發展,對網絡商品經營(服務)企業具備工商登記條件的,要求其進行實名注冊,從事網絡銷售的個人逐步實施工商登記制度。完善網絡購物售后服務體系,建立消費者投訴受理機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在市推進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領導下成立由商務、發改、經信、人社、工商、人行、銀監等部門組成的推進網絡購物發展專門工作組,市商務局負責網絡購物發展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相關部門要明確職責、積極協調配合。各縣(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完善政策措施,共同做好促進網絡購物健康發展工作。
(二)加強政策扶持。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吸引銀行信貸和民間資金投入。建立健全適應網絡購物發展需要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資體制。充分利用財政資金有效引導信譽好、運營規范的網絡購物企業加快發展,努力增加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投入。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面向網絡購物群體的信用銷售和消費信貸業務。鼓勵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與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支持舉辦綜合性和專業性網絡交易會、展覽會。市商務局和各縣(市、區)政府要相應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三)健全制度體系。認真貫徹執行商務部《關于加快流通領域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商商貿發〔〕540號)和商務部《電子商務模式規范》、《網絡交易服務規范》等國內貿易行業標準,推進網絡購物標準化進程。打擊網絡購物領域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保障正常秩序,營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制環境。
(四)強化宣傳輿論。積極利用各種渠道,充分發揮市內主要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宣傳和普及網絡購物知識,提高社會各界對發展網絡購物重要性的認識,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推薦并宣傳一批成功的網絡銷售購物應用示范企業、優秀網站和先進個人,不斷擴大示范效應,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