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環境保護管理水平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目標:
以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主要手段,堅持污染防治與削減污染總量并重,突出水和大氣環境為重點的綜合整治,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惡化,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到期末,全鎮實現二大環境保護目標:
1、截“污水”。提高污水集中處理水平,增強河流自凈能力,減排COD300噸/年,鎮域水環境質量徹底改善。
2、建“熱電”。加快建設一座5萬KW熱電聯產項目,淘汰燃煤小鍋爐,減排SO2400噸/年,鎮域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二、要求:
為了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貫徹“標本兼治”的方針,有效改善全鎮區域環境質量。采用建節制閘、疏浚河道、提高污水集中處理廠排放標準、建設集中“供汽”工程和增加生活污水收集能力等五項要求:
1、建設節制閘一座。配合市委、市政府建設河節制船閘,改善區域內水體流向,減少外來水污染物對本鎮河流水體的影響。
2、疏浚二條河道。拓竣青運河、富貝河。加快河道水體流速,增強水體自凈能力,有效減少污水集中處理廠“尾水”對河道水體的影響。
3、減少COD排放300噸/年。加快工業集中區A區、B區污水處理廠技術、工藝、設施和設備改造,提高“尾水”排放標準。污水集中處理廠執行DB32/1072-《省地方標準》表3排放限值。即“尾水”COD排放濃度從100mg/L降低到50mg/L,氨氮從15mg/L降低到5mg/L。
4、削減SO2排放400噸/年。建設熱電廠,配套建設高效脫硫除塵裝置,輔設蒸汽管網,淘汰燃煤小鍋爐,降低SO2和煙塵排放量。
5、新增生活污水收集能力500噸/年。在原有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的基礎上,通過整體規劃,改造和完善鎮區、文林社區和工業集中區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系統,使生活污水收集能力每年新增500噸,降低生活污水對水環境的影響。
三、措施:
為了確保目標要求的落實,特制定:控制污染源、A區污水廠改造、B區污水廠整改、D區電鍍中心整治、加強對接管企業監管、加強對污染總量控調、完善生活污水管網系統、確定“集中供汽”管網規劃、建立環境安全應急防控體系以及組織網絡和考核體系等10項工作措施。
1、控制污染源。所有工業項目的“新、改、擴”建,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制度,“未批先建”和“少批多建”項目一律停產整頓。對市規定的禁止類、限制類項目,一律不予報批。堅決落實市整頓“五小項目”的規定,對區域內的“小化工、小電鍍、小鋼鐵、小水泥、小印染”等“五小項目”一律關停或取締。
2、A區污水廠改造。目前,A區污水廠處理能力為0.5萬噸/日,已接管7家鋁型材企業,日均處理污水0.3萬噸左右。
①增加鋁型材電泳廢水COD的處除能力和處理工業集中區內生活污水能力。
②年內完成實際日處理0.5萬噸和“尾水”排放執行DB32/1072-《省地方標準》表3排放限值的方案論證和污水處理設施、設備、工藝、技術等的總體設計,并報上級有關部門批準。
③研究和論證鋁氧化處理“尾水”的回用。
3、B區污水廠整改。目前B區污水廠處理能力為3萬噸/日,已接管23家企業和鎮區部分生活污水,日均處理各類污水為2.3萬噸左右,整改為:
①完善和提高污水處理設施的實際處理能力,即在進水濃度COD≤1500mg/L的情況下,必須確保實際處理3萬噸/日污水,并達標排放。
②年內完成“尾水”排放執行DB32/1072-《省地方標準》表3排放限值的方案論證和污水處理設施、設備、工藝、技術等的總體設計,報上級有關部門批準,并逐步實施。
③年內完成“雙回路”電源供電工程建設。
④提高針對特發事故應急能力,完善設施設備搶修、管網破裂、進水峰值偏大和污泥安全處置等預警方案。
⑤研究“中水回用”及“尾水”深度處理實施方案,逐步減少“尾水”排放量。
4、D區電鍍中心整治。目前,電鍍中心污水處理能力為0.1萬噸/日,電鍍廠、北電鍍廠、文林電鍍廠已搬遷到位,東方鎖業電鍍正在建設,日均處理污水約0.02萬噸/日左右,整治為:
①電鍍中心“未批項目”堅決停建,不得上馬,試生產。
②“少批多建”。
③電鍍中心各企業,對落后的生產工藝、生產設施設備必須進行改造,提升裝備水平,基本達到國內最新裝備水平,減少污水排放總量。
④電鍍中心污水處理站需確保達標排放,并不斷提升處理水平。年內完成“尾水”排放執行DB32/1072-《省地方標準》表3排放限值。
⑤鷹貝電化學工程公司應積極推行電鍍“尾水”在本公司先進自動生產線上的回用,年內“尾水”回用率達到30%以上,目標達到60%。
5、加強對接管企業的監管。
①各接管企業所有污水,必須全部進污水廠集中處理,嚴禁污水“跑、冒、漏、滴”。
②接管企業,必須按“排污許可證”核定量排放,并經鎮政府監管,核定排水量,核定基本收費額,禁止超量排放。
③與污水集中處理廠簽訂的接水協議,必須符合環評審批要求,超環評水量的,污水處理費加價征收。
6、加強對污染總量的調控。
①各污染企業,必須持證排污,在期間,污染排放總量必須削減20%(年均壓降4%以上)。
②各污染企業,需加快技術進步,改造現有生產設備,不斷提升裝備水平,切實減少排污總量。
③根據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鎮政府對鎮域內的污染總量,進行統一削減,統一調配使用,并建立初始排污權有償取得、有償使用的市場調控機制。
7、完善生活污水管網系統。
8、確定“集中供汽”管網規劃。工業集中區采用“集中供汽”,是降低能耗,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最佳途徑,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最有效的手段。“集中供汽”管網必須與熱電廠同時設計,同時開工建設,同時竣工投運,確保SO2、煙塵削減任務的完成。
9、組織網絡和考核體系。按照環保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的要求,探索在企業和村級設立環保專(兼)管員制度。要強化對重點污染企業和行政村的環保目標責任制考核,建立環境保護獎勵制度;對因工作失誤出現環境安全危機,造成重大環境損失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