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行為信息和公開化管治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公開內容
1、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政府決策公開
鎮政府各項環境保護工作制度公開;建立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獎勵制度,向社會公示;建設項目環保審批程序、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收費標準公開;鎮政府將環境保護工作各項指標列入當年政府工作報告,由人大代表審議通過;年終召開本年度環保工作總結會及下一年度環保目標任務通報會;黨委、政府每年召開環境保護專題會議不少于2次,作出重大環境決策,邀請群眾代表參加聽證,并向社會公示。
2、環境保護管理網絡公開
鎮政府成立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化領導小組,由政府主要負責人兼任組長,分管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具體負責,政府環保、農水利、農經、衛生、宣傳、財政、資產管理、建設、行政服務中心、司法、綜治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并擬訂工作小組工作制度。同時,加強環保隊伍建設。確保本鎮3-5名環保專職人員從事第一線環境保護工作,各行政村有專人負責環保工作,轄區內重點污染企業配備環保專管員。公開環保熱線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3、環境質量狀況公開
公開本鎮環保規劃和工業園區環保規劃及實施情況;鎮政府應對本轄區內環境質量負責,采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轄區內地面水環境質量、空氣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應達到環境質量規劃要求,工業固廢利用率大于80%;期間召開一次環境狀況通報會,邀請群眾代表參加,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本轄區內環境質量狀況。
4、環保投入及投入項目公開
結合環境目標任務,本鎮用于環境保護投入的資金,保持在當年鎮財政收入2%以上,對投入的環境保護項目,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和政府工作重點,接受本級人大監督,并向社會公示,主要是:(1)集鎮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及進度公示;(2)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及進度公示;(3)集鎮和農村生活垃圾和固體廢物集中處理工程及進度公示;(4)綠化、綠地工程建設及進度公示。
5、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情況公開
(1)鎮政府嚴格執行市政府《關于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管理的意見》(政發[]13號)中關于提高建設項目準入“門檻”的有關規定,堅決執行建設項目預審制度,環保審批率達100%,從源頭上控制污染,即時公開已審批的污染項目,接受群眾監督;
(2)有效配合市環保部門對本轄區內“三同時”項目和限期治理項目的監督管理,即時公開“三同時”項目及執行情況和限期治理項目及治理情況;
(3)加強對環保設施運轉管理的監督檢查,及時掌握本轄區環保設施的運轉情況,即時公開轄區內重點污染企業及集鎮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確保治污設施的正常運轉和達標排放;
(4)認真做好本轄區信訪、舉報、糾紛的調查處理,及時處理各種環境污染事故,即時公開被環保部門實施行政處罰的環境違法企業,積極督促違法企業進行整改。
6、生態保護環境建設公開
按照生態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和市政府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建立無公害產品(或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抓好農用化肥施用強度,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并向社會公示主要農產品農藥殘留合格率、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
7、清潔生產推行情況公開
鎮政府應結合產業結構調整,提倡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支持本轄區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開展循環經濟;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審計,每年建立1個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同時積極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并對上述企業的環境行為進行公告。
8、環保宣傳教育工作公開
結合普法教育,全面普及環保知識,通過法制宣教、現場咨詢、張掛標語、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使環保知識進校園、進廠區、進村入戶,創建一個市級以上的綠色學校。同時,采取抽樣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對環境狀況的滿意率,及時向社會公布。
二、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廣泛宣傳,確保信息公開化工作順利開展
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化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加強領導,組織實施,利用各種會議、新聞媒體向群眾反復進行環境保護工作宣傳,營造全民參與環保工作的良好氛圍,建立健全環保網絡化管理體系,確保信息公開化順利開展。
2、落實責任、加強公示,確保公開內容和數據及時準確
為確保公開的各項政府環境行為信息及時準確,政府各部門應通力協作,各司其職,對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以責任狀形式落實工作指標,并列入年終考核內容,使之成為政府工作運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提高鄉鎮政府的環境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