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教學效益活動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活動主題
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活動中,圍繞課堂教學,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重點,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我區課堂教學效益。
二、活動目標
1、全面樹立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鎖定“三維”目標,注重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習慣養成,改進教法與學法,引導學生個性及特長發展。
2、完善教師專業成長管理機制。強化專業考核,優化激勵措施,促進教師專業水平快速提升。
3、開展有效教科研活動。以研興教,以教促研,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4、落實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要求。進一步規范“備、教、改、輔、考、評、研、行”等環節管理,堅持做到嚴、細、實、恒。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目標管理,明確工作職責。
為確保我區“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活動扎實有序開展,局領導和機關職能科室實行聯系學校、服務基層制度,每月至少一天走進聯系學校,半天聽課,半天督查常規;各學校也要制定“中層以上干部教學包干”制度,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確保活動到邊到位。
(二)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研水平。
1、繼續優化“六模塊建構式課堂”教學模式,依據學情,講求實效。
2、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把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教科研重要課題。各校要根據學校實際,有計劃地安排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課題任務,分科落實課題,力保校校有課題、人人教與研,全面提升教科研整體水平。
3、發揮優秀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本區內市“333工程”優秀教育教學骨干管理,教科研部門要組織他們深入教學一線,通過舉辦講座、開課、經驗交流會等形式,指導、診斷教育教學,對成功經驗及時推廣。
(三)搭建學習平臺,促進教師成長
1、完善教師學習制度,深入落實《關于在全區教育系統開展“晚八點一小時讀書活動”的實施意見》,促使全區廣大教育工作者自覺養成勤讀書、善思考習慣,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科研水平,激發教育智慧,促進專業成長。
2、開展中小學教師崗位練兵活動,扎扎實實開展教師教學基本功、說課、賽課等教學大練兵活動,促進教師在活動中提高素質。
3、各校結合實際,制定科學有效的校本培訓方案,旨在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區教研室要適時組織召開校本培訓現場會,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四)開展多種活動,提升課堂效益。
1、開展各種課型展評、交流活動。扎實開展校際、校內研討課、觀摩課、公開課、示范課、專題講座等活動。
2、開展“優秀教案”評選活動。各校要認真落實教學常規要求,加強過程管理,強化教案督查、評價。
3、開展“優秀教務(導)處、教科室”的評比工作。提高基層職能部門開展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指導、檢查、督促功能,帶領全區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活動中有所作為。
4、召開“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現場推進會,組織人員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觀摩研討,及時分析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構建具有我區特色的高效教學模式,穩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5、開展教研員學科研訓活動。教研室負責對各學校的教學進行全方位指導,并由教研員牽頭組成各學科的研訓工作室,成員由各學校、各學科的骨干教師組成,定期開展各學科教研活動,以點帶面,以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為目的,以“六模塊建構式課堂”為抓手,根據學校和學科實際建構適合本校的高效課堂。
6、實施教師課堂教學過關工程。學校要制定計劃和進度,用三年的時間,根據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實際,對每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估,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合格認證并對教師的常態課堂教學進行錄像,并集中傳到區教育網上供研討學習。今年,要優選、制作50節以上優質課堂視頻。
(五)重視教學管理,提高管理效力
1、參照《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要求》,進一步完善《區中小學教學常規基本要求》,做好細化與落實工作,加速我區教育教學規范化進程。
2、強化教學過程監控與質量評估工作的力度,有效管理教學各個環節。要抓牢備課關、抓嚴上課關、抓實批改關,細化、優化輔導工作,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
3、堅持待遇與職責相統一的原則,完善中小學教職工年度考核辦法。以《市中小學常規管理要求》為依據,對在崗教職工進行全員教學評價和業務考核,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學效益的全面提高。
4、細化管理常規量化標準,促進教學行為規范化。(1)每學期至少全面檢查教師教案、學生作業4次,在檢查的教案上寫上評語,并做規范的檢查記錄。(2)每學期至少召開2次教學質量分析會和經驗交流會,學校領導作2次教學工作的專題報告。(3)每學期學校組織的集中性教研活動不少于8次,各年級備課組開展教研活動不少于16次。(4)每學期學校組織的全校性觀摩課、公開課、示范課等課堂教學活動各不少于1次。(5)每學期教師互相聽課、共同評課不少于20課時。(6)每學期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和教務(導)主任聽課、評課、導課不少于40節。(7)每學期開展教案展評活動至少1次。(8)每學年開展全校性課堂教學評估活動不少于1輪。(9)組織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開展示范課或教學講座活動每學期不少于2次。(10)繼續實行教研員包校制度,教研員每學年聽課不少于100節。
5、實施教學目標績效管理。區教育局根據各校實際,制定學校績效管理目標;學校根據教師實際,制定教師績效考核目標。區教育局每年對學校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完成績效目標的學校給予獎勵;各學校也要根據教師的績效目標對教師進行考核,并根據考核情況發放績效工資。
(六)做實“轉困促優”,整體提高效益
各校“轉困促優”主要目標是:一是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二是提高中考、高考優分率,確保同比不斷上升,擴大中考優分絕對數、高考本二以上雙達線數;三是降低中考、高考低分率,確保同比持續下降。
1、各校要制定《轉困促優計劃》,明確目標,層層分解目標,責任到人,并做到定期檢查、定期總結,定期表彰。要建立學困生成長袋,記錄成長情況,樹立成長信心。
2、各校要引導教師轉變轉困促優觀念,改變以往盲目低效提優補差做法,針對學生個別差異,因材施教,讓優生更優,學困生轉困。
五、相關要求
一是加強領導,狠抓管理。各校要確立教學為中心地位,狠抓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各校要召開“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活動動員大會,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科學部署“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工作任務,做到任務明確,分工到位,責任落實。
二是結合實際,形成特色。各校要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活動方案,強抓落實,凸顯特色。
三是深入開展,注重實效。各校在開展工作的同時,適時總結經驗,剖析問題,及時整改,并做好各項工作的記錄及材料存檔工作,促進課堂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開展“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益”專項活動,是加快我區教育現代化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務必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再創教育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