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范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

一、倡導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乃是其創立者們與他們自身所處的時代直接對話的產物,因而馬克思主義并非一種僅囿于書齋和學院之中的學問,而是一種直面現實、改造現實的理論。同時,馬克思主義所提供給我們的與其說是一種既定的理論與知識,毋寧說是教給我們一種改造世界、變革現實的方式,一種不斷與時代現實、具體實踐有機結合的實踐與批判精神。對此,恩格斯這樣說:“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這些論述無疑清楚地表明,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研究問題的出發點、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然而,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并不是被所有的人視作“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的科學,而是被當成生搬硬套在社會主義運動實踐中的現成教條。這種情況不僅在歐洲歷史上出現過,在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歷史上尤其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也同樣出現過。

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后不久,就立即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大革命運動和節節勝利的北伐戰爭之中,并且充當了革命戰爭的急先鋒。中國共產黨人嘗試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中國革命的實際,在大革命時期積極開展武裝斗爭,建立統一戰線,實現了國共兩黨的第一次合作。但是,由于當時中共領導人沒有認識到民主革命領導權的極端重要性,對中國革命的基本規律、革命所依靠的基本力量和革命的主要特點缺乏認識,同時又過分依賴共產國際和聯共中央的指導,缺乏自身獨立自主性和對中國民主革命的整體把握能力,因而找不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可行性方案,抵御不住反革命勢力的進攻,以至于使大革命以失敗而告終。這也說明。在這個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之間明顯存在間距,并未得到有機的結合。

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國共產黨人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是走俄國十月革命的路,在主要城市發動武裝暴動,諸如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另一條是走在偏僻農村進行武裝暴動的路,諸如所領導的湘贛秋收起義。然而,這兩條道路,到底哪一條道路更適合中國國情?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此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和實踐。他們認識到,第一條道路適合資本主義比較發達的國家。因為近代大機器工業的發展,不僅壯大了工人階級隊伍,而且增強了工人階級的組織紀律性。共產黨人依靠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在反動統治勢力集結的大城市進行武裝暴動,有可能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但是,當時的中國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方面,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交通都非常落后,各地區發展也極不平衡;另一方面,工人階級的隊伍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在大城市進行革命,進而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地步。因此,在看來,中國革命要走向勝利,必須要打破在中心城市奪取政權的模式,打破共產國際的教條化傾向,必須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問題,同時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所開創的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就是自覺結合的典范,這一結合在客觀效果上也使中國馬克思主義者與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事業中獲得了自覺性、主體性與能動性。

但是,在中國民主革命的實踐過程中,當時黨的領導人在思想上要么陷入右傾保守主義,要么淪為“左”傾冒險主義。右傾保守主義者照搬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如“二次革命”的理論),主動放棄了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以致把革命的領導權拱手送給了國民黨;“左”傾冒險主義者照抄照搬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不顧革命與反革命之間力量的懸殊對比,急躁盲動,給中國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極大的危害,使得紅色根據地在反動派的圍剿下幾乎喪失殆盡。在隨后進行戰略轉移的長征途中,黨和紅軍又遭受到重大損失,以至于瀕臨絕境。

在中國革命向何處去的緊要關頭,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中國革命才由此轉危為安。遵義會議以后,特別是紅軍和黨中央到達延安以后,黨內主要領導人的認識才逐漸趨于一致,即一致認為要打破共產國際的教條化傾向,驅散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的迷霧。可以說,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總的指導原理”(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實際情況(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的意識在這個時候已漸露端倪。

1939年,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第一次對“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作了理性表達,提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命題。194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20周年,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又說道:“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在這20年里,中國共產黨人為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做出了巨大努力,走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是付出了血的代價換來的。1956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也說:“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密切地聯系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貫的思想原則。”此外,在《整頓黨的作風》等著作中,也對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的結合問題作了精辟的闡述。在自己的著作中多處使用了類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字樣。

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既是馬克思主義能夠得以真正中國化的一個實踐詮釋原則,同時也是我們黨一貫的思想原則。這一思想原則,從內容構成看無疑包含三個要素: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主要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二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具體實踐,就是推翻“三座大山”的統治;三是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即具體運用及其成效。借“有的放矢”這個成語來形象地比喻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他用“矢”比喻馬克思主義理論,用“的”比喻中國革命中的實際問題,“放”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革命實踐中的具體運用,也就是二者的有機結合。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矢”,必須去射中國革命之“的”,既不能亂射,也不能不射,而是既要敢于在實踐中開拓、試驗、探索、創新,又要善于檢驗、總結、概括和提升。通過這個成語,十分清楚地告訴黨內同志,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間不是一種“貌合神離”的關系,而是一種“辯證互動”的關系。

另外,還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要較好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既不是用其他的什么主義或者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也不是教條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生硬地相結合。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既要“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馬克思列寧主義,又要堅持不懈地以馬克思主義原理為指導來解決中國社會所面臨的歷史課題,實現中國的歷史性變革,并理性、自覺地使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辯證對接起來,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符的部分加以改造與提煉,因為中國的實際還包括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傳統文化,故而領導干部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這樣,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成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而非一種異己的存在。是他那個時期黨內領導人中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最為熟悉的理論家,他深刻理解中國的國情和民情,了解任何一種外來的文化要成功實現其本土化,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既要結合本國的具體實踐,又要在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中找到二者之間的耦合生長點、契合融通性。這是被無數中外文化交流、文明發展的歷史事實證明了的一個客觀規律。

從土地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的十多年間,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系統總結了黨領導民主主義革命前十多年的歷史經驗和慘痛教訓,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對中國革命基本規律、革命的領導階級、動力和主要特點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完整和系統。這是對我們黨在如何正確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和方法上,所做的科學總結和概括,既包含了豐富的理論內涵,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概念的提出,做了初步嘗試和理論準備。

二、正式提出并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938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上,正式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科學概念。他說:“共產黨員是國際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但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這無疑表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化和民族化。這是因為作為世界性學說的馬克思主義僅就理論形態上而言還只是基于歷史發展大勢而形成的“總的指導原理”,它需要“在‘化’的系列中存在并發展著自身”,同時,只有將其具體化、穿上本民族的服裝,才能變理論理性為實踐理性,變觀念智慧為行動力量,才能不斷在種種“化”的實踐中將馬克思主義世界性的范導功能加以呈露與凸顯。

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并進行偉大的革命實踐和建設實踐,倡導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這是一生為中國歷史做出的最大貢獻。在青年時代,就致力于研究中國社會的實際問題。他沒有像其他青年知識分子那樣出國留學,而是選擇留在國內從事革命斗爭。他有這樣的認識,要想在改造中國的偉大事業中有所作為,就要對中國的實際情況加以準確和深入地了解,并對之做出實地調查及研究。在其接受馬克思主義信仰并成為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以后,更是非常注重獨立思考、親身實踐,尤其注重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和根本實質始終與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相關聯,因為在看來,中國革命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也需要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才能實現它的價值。曾經說,馬克思主義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即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個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而階級競爭說恰如一條金線,把這三大原理從根本上聯絡起來”。這表明抓住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就是階級斗爭。馬克思主義同樣為認識中國社會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他在陜北時對前來采訪的美國記者斯諾說:《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的書上,并沒有中國的湖南、湖北,也沒有中國的和陳獨秀。讀了這些書之后,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這樣就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只取了它四個字:“階級斗爭”,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斗爭。把《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內容歸結為“階級斗爭”,這就緊緊抓住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和根本,因為階級斗爭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分析階級社會的主要方法。他從中找到了認識問題的方法論,這充分表明他把馬克思主義看作行動的指南,而不是僵死的教條。

在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領導人并不罕見,如瞿秋白,王明等人。特別是王明,由于曾經留學蘇聯,經過了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對馬克思主義經典原理可謂爛熟于心、出口成章,號稱“黨內理論家”,但他不了解中國社會,對中國的實際問題沒有真真切切的具體理解和感受。可以說,王明是“經院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不是“實踐派”的理論家,更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家。這也是中國革命早期所面臨的問題。教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原理背誦得滾瓜爛熟,但對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卻無能為力,甚至給革命帶來巨大危害。這種狀況對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都極為不利。要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需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而不是像背誦《圣經》那樣去背誦馬克思主義信條。在這樣一個歷史發展的潮流中,歷史最終選擇了。首先實現了這樣一種轉變: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和精髓,形成了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并不僅僅是在理論上做出簡單闡釋,而是要進行革命實踐并從中取得成功經驗,才有可能形成明晰的科學概念。到抗日戰爭時期,民主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思考已經初步成熟,等人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進行初步總結,寫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等重要著作,為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也形成了自身完備的體系。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基本范疇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兩個范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主要方面,或者說這是一個過程的前后兩個階段。具體而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發展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所結出的重要理論成果,包括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就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簡言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形成的重要理論成果,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邏輯關系。

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劉少奇在代表黨中央作的《論黨》報告中高度評價了思想,指出:“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際之統一的思想”,“是唯一正確的救中國的理論和政策”。它既是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優秀典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又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特出的、完整的關于中國人民革命建國的正確理論”。思想是我黨創立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指導思想和理論。叫思想在這次大會上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因而“七大”成為中共黨史的重要里程碑。從此之后,思想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

馬克思主義具有開放的理論品質,是不斷發展的科學體系。思想的形成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也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優秀遺產進行改造和創新的結果。思想有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博大精深的內涵,凝結著及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智慧。它對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具有廣泛的世界性品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在革命實踐中,針對黨內長期存在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嚴重傾向而提出的。指出,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偉大的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環境,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社會的具體特點相結合。離開中國社會的實際和革命特點談論馬克思主義,只是不切實際的抽象而空洞的馬克思主義,這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不能夠解決中國社會的問題。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理論聯系實際,在革命實踐中形成中國特色,具有一定民族形式,容易被人們掌握并用于指導實踐。

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的品質,它的活的靈魂就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在延安時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進一步發展。他在“七大”政治報告中嚴厲批評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研究中出現的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傾向,指出“我們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有很多種,有香的馬克思主義,有臭的馬克思主義,有活的馬克思主義,有死的馬克思主義,把這些馬克思主義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們所要的是香的馬克思主義,不是臭的馬克思主義;是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馬克思主義”。他提出,要分清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和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反對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這表明,他認為黨內存在著兩種馬克思主義觀的斗爭,即香的、活的、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觀同臭的、死的、教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觀的斗爭。

馬克思主義具有不斷發展的品質,是系統的革命和建設的科學。的重要著作《新民主主義論》總結了黨成立以后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和帶領全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新鮮經驗,首次提出“新民主主義”的概念,對“五四”運動以后中國革命的性質進行了準確的科學定位,并且全面而精辟地論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任務、領導權、動力、前途、發展階段、總路線,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綱領和政策等重大理論問題。新民主主義理論是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總結和深刻反思的結果,為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作了重要的理論鋪墊和建構。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全國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同志繼續提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特別是在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中,堅決反對照抄照搬蘇聯經驗的教條主義傾向。他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明確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講得對的地方,我們一定要繼續努力學習。“我們要學的是屬于普遍真理的東西,并且學習一定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如果每句話,包括馬克思的話,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們的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在這個歷史時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仍在發展。比如,在人民民主專政理論、革命轉變理論、統一戰線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執政黨建設理論等方面,提出和闡發了許多好的和比較好的思想觀點。從一個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特別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從事經濟建設工作,失誤無疑是難免的。1962年,中央召開了七千人大會,在會議的報告中,總結了經驗教訓,強調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際盡可能好一些地結合起來。這是民主革命時期的“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思想的延伸,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其體系和內容包括黨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正確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和基本政策;體現革命戰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的寶貴經驗;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學科領域,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族、軍事和國際問題等諸多內容;涵蓋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各個方面,創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國如何革命、如何奪取革命勝利和實現革命轉變等走向社會主義的一系列根本問題。這些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發展規律和革命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和進入了新的境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堅持自己的宗旨和奮斗目標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理念。“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實踐過程,也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形成過程。這是一個過程的兩個主要方面。從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體系來看,思想既是一個偉大成果,又是這個理論體系的源頭,既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先河,又為實現中國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晨

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對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實踐做了具體解釋,回答了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具體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所謂立場,就是要堅信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完全能夠解決中國社會的具體問題,并且在實踐中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在多個場合講過要堅持共產黨的立場、無產階級的立場、工農兵的立場和人民大眾的立場,明確反對國民黨的立場、資產階級的立場、地主買辦的立場和少數反動分子的立場。這實質上就是在中國這個特殊國情下講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所謂觀點,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主要觀點,就是運用這樣的基本理論和觀點分析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具體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生搬硬套中國革命的實際,這是教條主義的方法,不僅沒有領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而且沒有理解中國革命和建設存在的實際問題。所謂方法,就是馬克思主義所固有的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協調和整體系統的方法,可以說,用這樣的方法彰顯馬克思主義“改造世界、變革現實”的理論品格是以一貫之的行動訴求。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三者密切聯系并相互交叉。這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也是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精髓。

摘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他為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倡導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正式提出并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基本經驗。

關鍵詞:;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午夜免费电影网| 91video国产一区| 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 久久精品99香蕉国产| 欧美人七十二式性视频教程一|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美女隐私尿口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色视频| 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精产品wnw2544a| sao浪美人的激爱之路|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最近中文字幕2018中文字幕6|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热狗福利ap青草视频入口在线观看p引导下载花季传媒 |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 国产人妖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97青青草视频|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www国产无套内射com|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大片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5g探花多人运动罗志祥网址 | 波多野结衣欲乱|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四虎免费在线观看|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不卡在线观看视频666|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国产麻豆综合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