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外滑雪產業發展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通過對世界各地滑雪產業發展的分析,認為與其他體育產業相比,滑雪產業成本高,影響因素復雜,一般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會逐漸興起的一個產業,同時滑雪產業對經濟波動非常敏感,收入不穩定,需要加強青少年培養,并以多角化經營對沖風險,提高產業生產效率。
關鍵詞:國外滑雪產業;產業發展;體育產業;主題公園化;滑雪頻次;滑雪場地
目前全球共有約80個國家開展了滑雪活動,約70個國家建有室外滑雪場地。為全球億萬滑雪者提供的裝備、運動設施、住宿服務設施等形成了規模巨大的滑雪產業,產生著越來越深刻的經濟影響。
1各地區滑雪產業現狀
1.1滑雪者數量
滑雪者數量是反映一個地區滑雪普及程度的基礎指標,擁有一定數量的滑雪者是發展滑雪產業的首要條件。根據Vanat(2014)的統計,全球的滑雪者數量長期以來穩定在1.15億人。其中西歐地區占27%、亞太地區占20%、美洲占19%、阿爾卑斯地區占17%、東歐占16%。有些國家沒有滑雪場,例如荷蘭,但卻有100萬滑雪者在國外進行滑雪活動。從國家層面看,有3個國家的滑雪者人數超過1000萬。其中德國的滑雪者人數最多,超過1400萬,美國和日本緊隨其后,分別超過1300萬和1100萬。從滑雪參與程度看,滑雪者人數占本國人口比例超過20%的有4個國家。瑞士這一比例最高,為37%,隨后依次是奧地利36%、挪威25%、芬蘭24%。
1.2滑雪場地數量與質量
滑雪場地的數量與質量是反映一個地區滑雪產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滑雪場地多、質量高表明該地區滑雪設施專業程度高,滑雪產業發達。一般以滑雪度假村數量反映滑雪場地數量,以滑雪用纜車數量反映滑雪場地質量。滑雪度假村(skiresort)指配備4條以上纜車的有組織的滑雪場。目前全球共有2119個滑雪度假村。其中,阿爾卑斯地區占36%,數量超過全球滑雪度假村的三分之一,名列第一;其次是美洲,占22%;再次是亞太地區,占18%;之后是西歐地區和東歐地區,各占12%。從國家層面看,滑雪度假村超過100個的國家有6個。其中,美國的滑雪度假村最多,有354個,其次是日本280個、法國233個、意大利216個、奧地利199個、瑞士102個。全球的滑雪用纜車超過兩萬條。其中,阿爾卑斯地區擁有40%;其次是西歐地區,占16%;再次是美洲、東歐和亞太地區,分別占15%、15%、14%。從國家層面看,纜車數量超過1000條的有7個國家。其中,法國擁有纜車數量最多,達到3595條,其次是奧地利3028條、美國2970條、日本2422條、意大利2127條、德國1827條、瑞士1749條。
1.3滑雪頻次
滑雪頻次是反映一個地區滑雪活動多少的重要指標。滑雪頻次高,表明該地區滑雪活動多,滑雪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利用效率高,滑雪產業的增加值也會因此提高。滑雪頻次的常用指標是滑雪人次。滑雪人次(skiervisits)指在以日為單位的一段時期內到滑雪場進行各類滑雪活動的人次數。全球的滑雪人次,阿爾卑斯地區占45%、美洲占21%、亞太占14%、西歐占11%、東歐占9%。從國家層面看,滑雪人次超過1000萬的有8個國家。其中,美國滑雪人次最多,超過5700萬,其次是法國5600萬、奧地利5300萬、日本3400萬、意大利2800萬、瑞士2600萬、加拿大1800萬、德國1400萬。
2影響滑雪產業發展的因素
2.1自然稟賦
不同于其他體育運動,滑雪運動對自然環境的要求非常高,甚至達到了苛刻的程度。這種要求主要包括氣候和地形兩方面。在氣候方面,首先降雪量大是一個必要條件。降雪量減少對滑雪運動絕對是一個負面影響。例如2011/12年雪季,美國降雪同比下降41%,同時氣溫升高,這就導致83%的滑雪場出現了滑雪人次下降的現象;其次,在降雪量大的同時,還要求雪的質量好。如冰島的降雪冷而且硬,不是粉末狀,就很難吸引其他國家的滑雪者。相反的,在2012/13雪季,瑞士的降雪比往年來得更早。優質的降雪質量和良好的天氣在圣誕節和新年假期吸引了大量滑雪者,各滑雪度假村都迎來了接待的高峰。雖然這個雪季比較短,但游客數量還是超過了前一個雪季;最后,氣溫不能過低。如俄羅斯一些高緯度地區冬季氣溫在零下幾十度,寒風凜冽,這顯然是不適合滑雪的。在地形方面,滑雪運動需要有高山,海拔應在1500米以上,并且有合適的坡度。例如冰島的山大多在海拔1500米以下,坡度不足,就無法吸引很多專業滑雪者。再如德國境內的山峰海拔在1500米,高度低于奧地利和瑞士,因此德國滑雪者對降雪質量非常敏感。為此,德國在造雪設備方面不斷加大投資,以期降低氣候變化的影響。盡管如此,仍有大量德國滑雪者去其他國家滑雪,并占據了奧地利外國滑雪者的絕大部分。此外,北歐的高緯度地區冬季白晝過短。為了延長滑雪時間,很多滑雪場就安裝了燈光設備,無形中又增加了成本。由此可見,在自然條件上非常符合滑雪運動要求的地區并不多,而這些地區就很容易獲得眾多滑雪者的青睞。例如阿爾卑斯地區就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滑雪地區。因此雖然該地區的滑雪者只占17%,其滑雪人次卻高達45%,表明在該地區吸引了大量外國游客來滑雪。再如位于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小國家安道爾,境內擁有62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滑雪度假村位于海拔1550~2640米的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南,該地區的氣候比歐洲其他滑雪勝地更溫和、更晴朗。再加上優質的降雪,使安道爾成為理想的滑雪勝地。
2.2經濟發展
2.2.1滑雪產業的發展需要發達的經濟發展基礎。從前文可以看出,全球滑雪者數量和滑雪設施數量最多的國家都是經濟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程度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增加對滑雪運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為滑雪設施、交通設施、住宿餐飲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保障。例如羅馬尼亞在自然稟賦上具備發展滑雪運動的條件,但由于經濟欠發達,無法修建通往山中滑雪場的公路,從而影響了該地區滑雪運動的發展。
2.2.2滑雪產業對經濟波動非常敏感。由于滑雪運動的成本較高,需要大量而持續的投資,所以經濟波動很容易對滑雪產業造成影響。如日本滑雪產業在19世紀70~90年代經歷了飛速發展,滑雪人次屢創新高。但在19世紀90年代日本遭遇經濟衰退,很多滑雪場遇到融資困難,滑雪人次開始顯著下降。現在每年的滑雪人次少于4000萬,大約是19世紀80年代的一半。此外,2008年經濟危機也對很多國家的滑雪產業造成了沖擊。
2.2.3其他多種經濟因素都可能對滑雪產業產生影響。由于滑雪場地一般都位于山區,與城市距離較遠,因此滑雪活動與旅游業經常會產生緊密聯系,所以影響旅游業的經濟因素也同樣會影響到滑雪產業。例如瑞典滑雪產業發展非常平穩,穩定的投資使酒店接待能力逐步增強。在2008年經濟危機時瑞典的滑雪人次仍然在增長。同時,建筑業成本低有利于很多企業進行改建。另外,瑞典克朗的低匯率也對旅游業有正面影響。經濟上多種有利因素的疊加增強了瑞典滑雪產業的競爭力。
2.3人口數量
一個地區的人口數量與滑雪運動需要的自然條件如果不匹配,也會對滑雪產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一種情況是滑雪者數量多,但本地的自然條件不理想。這時本地的滑雪者一般會選擇到鄰近的地區進行滑雪活動。例如英國的滑雪者很多,但只有5個天然雪滑雪度假村。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英國的滑雪人次比現在多得多。但隨著交通工具的便利以及航空費用的降低,大部分英國滑雪企業都已遷到國外。每年有100萬滑雪者到阿爾卑斯等地進行滑雪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本地的滑雪產業發展將受到很大影響,在產業規模上將難以擴大;另一種情況是地區自然條件良好,但本地滑雪者數量少。這時當地一般會考慮吸引鄰近地區的滑雪者到本地進行滑雪活動。為此,滑雪場需要針對國外滑雪者的需求提供與之相適應的服務,同時國外滑雪者的消費特點也會對本地滑雪產業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安道爾本地人口少,來自國外的滑雪者超過90%。針對來自西班牙、法國、英國和俄羅斯的游客,安道爾滑雪度假村提供了各種類型的酒店住宿,并滿足游客的各類購物與夜生活需求。由于是歐洲國家中國外滑雪者比例最高的國家,安道爾的滑雪產業在2008年經濟危機中經歷了重大打擊,滑雪人次出現大幅下降。從長期看,由于本地滑雪者數量過少,安道爾的滑雪產業將一直面臨不斷增長的國際競爭。
3滑雪產業發展趨勢
3.1新興市場的發展
從統計數據看,目前東歐和亞太地區擁有全球36%的滑雪者,但滑雪人次只占23%,顯然這兩個地區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與傳統市場相比,新興市場更容易進行新設施建設,設施先進水平更有可能超過傳統市場。同時,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經濟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也為滑雪運動的普及發展奠定了基礎。
3.2青少年培養
根據對滑雪者年齡的研究,45歲以上的滑雪者數量顯著減少。這意味著滑雪者開始滑雪的時間越早,其從事滑雪運動的時間就會越長,滑雪的專業程度也會越高。為此,美國滑雪產業協會(SIA)對不同年齡開始滑雪運動的滑雪者消費進行了比較。比較的內容涵蓋滑雪裝備、門票、餐飲、住宿等方面。結果顯示,一名25歲開始滑雪的滑雪者到45歲時消費總計近2萬美元,年消費近1000美元。而一名10歲開始滑雪的滑雪者到45歲時消費總計7.3萬美元,年消費超過2000美元,年消費水平高出一倍。很明顯,加強青少年滑雪運動普及非常有利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滑雪運動觀念,對滑雪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認識到青少年培養的重要性之后,很多國家都對普及青少年滑雪采取鼓勵措施。例如挪威將滑雪度假村打造為家庭度假的理想地點,建立了非常好的兒童護理設施。7歲以下的兒童可以免費滑雪,只要求他們佩戴頭盔。
3.3多角化經營
從滑雪運營商的角度看,目前滑雪產業面臨兩大問題:首先是滑雪的季節性限制。冬季是滑雪的黃金期,但在夏季相關設施如何利用受到關注;其次是滑雪產業受天氣條件、經濟波動影響較大,收入不穩定。因此需要針對這兩大問題進行相應改革。在設施的夏季利用方面,需要針對本地區特點制定相應的對策。例如由于近年來增長乏力,加拿大滑雪產業進行了詳細研究。一些運營商開始進行多角化經營,滑雪度假村現在也開展夏季活動以增加游客數量。在大城市附近的一些度假村開發了夏季滑水運動,使纜車在夏季也可以得到利用。利用相關設施開發新的體育項目,可以更充分地提高設施利用效率,增加收入;在應對滑雪產業收入不穩定方面,一些地區已經開始將滑雪場地主題公園化,從娛樂業的視角對滑雪設施進行改造。
例如日本的一些滑雪度假村開始向真正的山區度假村轉型,提供住宿和多種設施。有些甚至提出在山區建設迪士尼式主題公園的設想,以吸引包括滑雪者在內的更多游客。再如韓國的滑雪度假村都是全年營業。很多都有高爾夫球場、室內游泳池和商店。室內購物中心配備保齡球、乒乓球、電子游戲、電影、卡拉OK等娛樂設施以及飯館、酒吧和夜總會,很多度假村都是全天營業。3家度假村還配有水上公園和主題公園。由此可見,體育產業與娛樂業的融合正在成為滑雪產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作者:年煒 單位:北京市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