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論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農業發展范文

論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農業發展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農業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農業發展

摘要:促進區域現代農業的發展,必須以農業高新技術不斷改造現有農業發展現狀。如何運用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涉農產業的技術創新,是促進區域農業發展的關鍵。以浙江龍井茶為例,通過分析現有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和存在問題,闡述涉農知識產權保護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浙江龍井茶;現代農業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日趨完善,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在經濟貿易活動、科學研究等過程中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促進和保障作用。不嚴肅對待涉農領域互聯網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就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需求。為此,以杭州為基點的長三角地區涉農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典型農特產品浙江龍井為例,進行了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研究。通過對知識產權保護調研,策劃現代服務方案,提供可行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同時,通過分析農業領域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電子商務產業等企業和產業層面的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及存在問題,比較得出加快服務“三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思路與建議。

1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的概述

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是一個新生概念。在“互聯網+農業”新思維下,浙江農業在充分發揮得天獨厚地理氣候優勢和信息經濟發達的前提下,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農業產業發展新動能,優先利用先進信息技術來改造傳統農業、提高農業整體效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智能增長[1]。涉農知識產權范圍較廣,主要包括專利、商標、地理標識、植物新品種、版權和商業秘密。這6種知識產權保護的方式均有自己的特定適用范圍,某些知識產權類型如專利與商業秘密在涉農項目實際運作中相輔相成。而版權集中在軟件著作權、作品著作權,大量保護了以電子商務、互聯網O2O模式為主業的涉及農產品銷售環節的科技型企業,這類知識產權很好彌補了涉農互聯網技術申報內容為軟件建設而專利較弱的短板。涉農知識產權比較典型地存在于各類經濟附加值比較高的農產品中,如觀賞苗木培育、經濟采摘作物流通等,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浙江龍井茶。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是我們專題提出的新型知識產權類別,以知識產權積累“可互聯網化”的農業產品為研究對象,切實研究和總結,以促進適銷對路的產品研究,也能為科技成果轉化帶來一定的技術壁壘,并活躍技術交易市場。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的領域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農業技術知識產權更為廣泛,包括農業技術領域,涵蓋與其相關的各領域知識產權,還包括現在各類農超對接項目、電子商務、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銜接的邊緣領域。

2國內外的研究簡況

進入21世紀以來,知識產權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強化,圍繞知識產權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也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全球跨國企業更是依賴知識產權,快速侵吞國內市場份額,這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及企業的發展形成巨大沖擊。對此,國內農業科研機構及企業唯有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才能在全球化經濟中形成競爭力,并得以生存及發展。促進現代信息科技進步和農業轉型升級,逐步提高浙江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使農業步入信息智慧時代,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發展信息智慧農業的重要目標[2]。以浙江省典型農業產品以及涉及農業互聯網的知識產權保護為例,我們分析其專利申請現狀,知識產權保護中所面臨的挑戰,并從管理、機制、技術手段等方面提出農產品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策略。因耕作和生產方式不同,國內外的涉農知識產權有重要區別。國外以現代化規模生產為主,其知識產權與工業類區別比較小,因此,其農業領域的知識產權積累基本交叉于規模化的現代工業中。而杭州市乃至浙江省涉農企業中,僅有少量知名企業申請商標,大多數涉農企業沒有申請過專利,涉農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少,絕大部分企業專利申請意識不強。而隨著電子商務異軍突起,知識產權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有進一步暴發的趨勢。我們主要研究涉農知識產權保護及對我國現代化農業領域的影響,而目前大多數知識產權研究僅以純農業技術研究為主。我們提出涉農互聯網企業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和具體實施措施,可為農業企業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申請各類知識產權如專利、商標等提供意見和建議。

3浙江龍井茶互聯網知識產權的申請情況

3.1現狀及趨勢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2001年第28號公告中規定了龍井茶的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范圍。將龍井茶原產地域劃分為西湖、錢塘和越州3個產區。其中:用西湖產區茶鮮葉生產的龍井茶稱為西湖龍井茶;浙江龍井茶是指除杭州市西湖區之外的浙江省其他市縣生產的龍井茶[3]。以越州產區新昌大佛龍井為例,自1995年開始形成影響力,獲得中國馳名商標,連續6年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品牌價值達29.3億元[4]。2011年7月18日,大佛龍井通過中國馳名商標認定。在品牌建設的推動下,茶葉加工相關的專利知識產權開始增加,通過SooPAT網進行專利檢索,截至2017年7月底,專利數據庫關鍵詞含“龍井茶”的授權發明專利數為39項。其中:以各類花茶結合龍井茶的制作加工工藝比較熱門,如一種荷花龍井茶的加工方法(專利號ZL201310607385.3)和茉莉花龍井茶的制備方法(ZL201210037078.1)等;也有以各類龍井茶葉原材料不同的加工工藝專利,如白葉龍井茶的加工方法(ZL201611227899.6)、一種黃龍井茶的加工方法(ZL201210230753.2)和一種紅龍井茶葉的加工方法(ZL201210230718.0)等。龍井茶一般以配方、工藝研究為主,發明專利體現了其保護特質。專利類別(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中發明專利保護期最長(20a)。據SooPAT網檢索結果,1999年以來,與龍井茶相關的專利,申請數很多,獲得發明授權的并不多(圖1)。這也是許多農產品專利普遍存在的問題。專利授權要考慮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一些農業企業在申報專利時,出于認知的原因或者涉農專利人并不專于農業領域,在提交專利申請材料時不夠嚴謹。研究發現,2006年來龍井茶相關專利申請數迅速增加,2012年為專利申請高峰,3類專利申請量達83項,占比19.8%(表1);2012年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達14項,為歷年之最,占所有專利的38.9%;發明授權11項,占2006—2017年授權發明專利總數的26.8%。

3.2存在問題

3.2.1對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淡薄由于我國農業界之前經過了幾十年的計劃經濟時代,涉農的技術人員、企業和科研機構等,在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過程中缺乏市場機制和競爭意識,特別是從事農產品的一線人員,通常會認為農業上沒有技術秘密可以保護,所有的農業科學技術都是公知公用。浙江龍井價值相關聯的,除了其原產地的地理氣候因素導致的鮮茶葉品質差異外,最重要的是其制作工藝與包裝保鮮工藝。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龍井茶制作工藝的傳承以家族式或作坊式言傳身教為主,一山一品質,一村一特色,鮮有規范化標準化的炒制工藝。通過數十年的發展,容易形成標準化的就成了成品茶葉貯藏保鮮工藝。以往茶葉以冷藏保鮮為主,隨著時代技術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真空保鮮工藝和脫氧劑外置保鮮工藝,其中效率高成本低的是食品用脫氧劑外置保鮮工藝,該技術因為食品用脫氧劑生產企業的市場推廣需要,半年內已經推廣應用,并沒有形成特別的價格優勢。目前,隨著技術發展,茶葉又進入了春茶秋炒等翻制加工的新保鮮技術模式,雖然有個別企業申請對應技術的知識產權,但因為保密手段有限,且企業技術人員申請專利水平不足,不出半年,該技術已在浙江境內大范圍內廣泛流傳及應用,并沒有形成技術保護壁壘,從而又一次喪失了提升龍井茶產業的機會。而農業科技人員為得到職稱的晉級多注重,在保護無形資產和參與互聯網市場競爭方面的意識十分淡薄,因此,對涉農知識產權的保護較弱。

3.2.2相應科技服務系統業務不熟悉作者通過研究涉農知識產權的未授權專利期間發現,有一部分涉農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期限接近3年,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三十五條:“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三年內,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通過該條款我們可以發現,對應的專利案子并沒有根據專利保護授權的需要去開展對應的專利流程工作,而是根據專利局發文而進行的被動接受實質審查,這不利于專利申請人及時維護專利進度,是值得相關行業商榷的。因為對專利流程的不熟悉而導致企業核心專利技術得不到保護,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而一些發明專利未委托專業的專利事務所,其授權前景堪憂。以發明專利“一種半干綠茶的制備保鮮工藝方法”(申請號201410207292.6)為例,我們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檢索發現,其申請日為2014年5月4日,2015年11月25日公開,2017年5月10日實質審查生效,未委托任何專利機構。然而,我們實際調研咨詢了該專利申請企業的負責人,得到答復是:其專利全權委托第三方朋友代辦。我們根據已經進展的流程判斷,該第三方朋友的專業度并不強,僅僅是遞交了專利申請,對于后期實質審查并沒有深度跟蹤,從而嚴重影響了該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涉及的類似發明有多項。

3.2.3良性運轉機制尚未形成縱觀浙江省內主要研究機構和科技服務機構對浙江龍井茶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的運轉,目前尚未發現行之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并對龍井茶自身的技術創新、互聯網銷售、種質資源形成強有力的保護屏障。通過互聯網檢索,我們可以發現有許多淘寶店銷售的茶葉產品,只標注了原產地,如杭州西湖、浙江新昌等,無法追溯到具體產區,未標注茶鮮葉品種采用了何種實際加工工藝或保鮮技術,甚至還有以次充好,以富陽龍井冒充西湖龍井、以溫州龍井冒充大佛龍井等情況發生。原產地及炒制工藝很大程度上影響品質,出現這樣的問題,在企事業單位中主要表現為,從事龍井茶相關的企業或研究所缺少專門負責本產品相關知識產權管理的部門,沒有專業人員負責專利、商品、包裝外觀、品種權及其他相關互聯網知識產品的申報和保護工作。僅僅看到科研成果方面的激勵機制,而對互聯網知識產權缺少相關的具體刺激或規定,相應從業人員對知識產品保護帶來的利益認知不夠,對侵權或維護知識產權的防范意識缺失,特別是維權手段需要拓展,維權力度需要加強。

4應對策略

4.1擴大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對農產品發展有利

影響的宣傳對龍井茶而言,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對其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早年由于未對地理標志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導致許多外地龍井茶濫用西湖龍井、大佛龍井等知名品牌,這樣既不利于市場經濟秩序的競爭機制,同時也大大損害了特定權利人和消費者的經濟利益。作為地理標志的權利人,以協會或者團體機構方式抱團協作,應提高自己的知識產品保護意識,善于利用地理標志和商標法的法律保護規定,通過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帶動,加強浙江龍井茶在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4.2處理好因使用他人知識產權所帶來的糾紛

目前,涉農企業、個人都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順利開展涉農產品的交易,應注意使用他人知識產權所帶來的糾紛。例如,日本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有關部門規定,在日本開發和培育的農產品,須經許可才能帶出國內開發,否則一旦該農產品出口到日本,并在其國內進行銷售,相關部門會對其進行制裁,造成非常大的消極影響[5]。

4.3加強對涉農互聯網知識產權的保護

依照我國知識產品相關法律,涉農人員在茶葉制作工具、制作工藝、料理配方、炮制工藝及其他食用方式等方面的發明創造,只要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要求,就應盡快申請專利權的保護或者商標等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農業科技工作人員應在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后,再發表有關論文或者召開成果鑒定會,以免過早公開導致喪失知識產權新穎性。

參考文獻:

[1]黃紅星,萬忠,張祿祥,等.農業咨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8(7):142-145.

[2]余永強,陳月兒,黃怡弘.發展信息智慧農業推進浙江農業現代化的路徑研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6(9):47-49.

[3]張龍,王飛娟,潘家榮,等.近紅外光譜和模式識別技術在西湖龍井與浙江龍井茶葉鑒別中的應用[J].紅外,2012,33(3):44-48.

[4]呂文君.政策引領助推新昌茶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茶葉,2016(4):6-7.

[5]樂紹延.藺草之爭可能使中日知識產權糾紛擴大到農產品[EB/OL].

作者:丁青松 楊靈芳 倪申萍 單位:杭州將佐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一级一片一毛片|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欧美视频在线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色哟哟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8|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林俊逸高圆圆第1190章| 免费网站无遮挡|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315页| 欧美日韩乱国产|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 131的美女午夜爱爱爽爽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69| 国产卡一卡二贰佰| 日本免费a视频| 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二区在线| 交换的一天hd中文字幕| 色多多成视频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9页|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五级在线观看日本片|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