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思想品德下的人文精神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營造濃厚氛圍,構建具有人文關懷特征的課堂教育
結與討論: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有哪些科學方法,請各舉一例。并說說自己曾經用過上述哪些方法?還有什么好的方法,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在這一課中,通過三個主題活動,將對人文精神的培養融合在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之中,不僅體現了生本教育的課堂理念,也讓學生實現了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從而達到在成長過程中從超越自卑,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二、提升教師素質,奠定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堅實基礎
思想品德集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于一體,其內涵是豐富而博大的。思想品德課的魅力不僅來自于學科本身所具備的真理的力量,也包括學科教師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人文素養是師德素養的重要依托,教師應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豐富自己的人文底蘊,包托政治品格、知識才能、道德情感和意志作風等,以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優良的政治品格完成思想品德教書育人的任務,才能讓學生在知識的殿堂里發展身心,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文本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報紙、網絡等途徑搜集、閱讀和篩選出的時事政治引入課堂,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三鹿毒奶粉等事件,可以引發學生對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思考;具有典型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例,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應有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我國是否要研制航空母艦”等重要的政治性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民族主義觀念;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則可以引導學生具備正確、合理的人才觀和職業觀;“微博曬孩子照片引來人販子”的新聞可以引發學生對隱私危機的思考。這不僅能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好奇感,也能教育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教師只有自己首先做到及時的了解,并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保持正確的認識和立場,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自己理論知識的扎實和自身具備的優良的政治品格,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無限的愛生之心來影響學生,這不僅是師道尊嚴的本質體現,也是教師應有的人格示范,能幫助學生樹立起應有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三、創設良好情境,搭建學生人文精神的展現平臺
教學和情境是密不可分的。教學實踐證明,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更能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氛圍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的需要,以情為經,境為緯,巧妙地將課題寓于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在自由開放、多姿多彩的情境中去表達、交流、體驗和探究人文精神,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也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以《我自信,我能行》一課為例,筆者創設了如下的教學情境,在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意境中讓學生維持心境上的平和與積累:首先,以影視劇《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活得瀟灑》拉開序幕,在這首歌曲中將作者豁達不羈、自由自在、為了自己理想和信念而奮斗的人生態度表現得淋漓盡致;隨后為學生講述了巴西球王貝利克服自卑的故事,認識到自卑為什么總和失敗相伴,然后再從貝利克服自卑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具體的人物形象中體會目標對人生的重要意義;最后,再讓學生觀看《千手觀音》的視頻表演片段,讓學生認識到,正是因為自信,21名演員才表演得這么成功,只有學會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才能升華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去。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創設適合學生表達、交流人文精神的情境,讓學生在正面的引導中感受情感的熏陶,這不僅可以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在典型的人物形象中學會保持精神上的淡泊與追求。底蘊豐厚的課堂才可能是靈動的課堂。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無疑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場所,培養人文精神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涵,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現的平臺,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作者:徐利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