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意漢畫教學的民族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點勾涂水粉表現,傳統色彩神奇瑰麗
水分顏料具有很強的覆蓋力,可層層疊加,易于調整修改畫面。如多用于水調和,可變化出透明、豐富的效果,像水彩畫一樣淡雅。學畫之前首先要學習色彩知識:三原色、間色、復色的調制方法??梢赃\用調色公式,容易記住并加以練習,學生興趣高漲,顏色就像變魔術似的神奇。“三原色”具有強烈的對比關系,所謂“紅花還要綠葉配”,是一種民間常用的色彩?!伴g色”能使畫面非常豐富,它易于調和而華美,在運用過程中常常滲透作者的情感。紅灰、黃灰、藍灰稱為“復色”,在生活中應用很廣,創意色彩中可較大面積使用。較多的“復色”使畫面有安靜感,在畫面中適當的運用黑與白,可以起到調和的作用。紅、黃、藍、白、黑稱之為“中國色”。如果加入金色和銀色,畫面會更加富麗堂皇。如在《家居安樂圖》一課中,首先是欣賞畫面的內容,中間房屋中有三人,媽媽、嬰兒、爸爸,三口團聚其樂融融,安樂祥和。一時天上地下鳥獸呈祥。畫面的周圍裝飾了很多花紋,有三角形、半圓形和長方形,為畫面錦上添花。而后欣賞馬王堆T形帛畫,體會漢代運用中國色的技巧,最后學生在表現時,通過點勾涂,理解古人刻畫中獨特的構成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習古人的用色方法,大膽用色,體會紅、黃、藍、白、黑、金、銀創造的渾厚、沉著、對比協調的畫面,感受民族傳統色彩的神奇瑰麗。
二、多種水墨技法表現,國畫筆墨神韻奇特
水墨即用水用墨的技巧。水和墨的多少,筆的快與慢、輕與重都將變化出多樣的特殊效果。漢畫像石里的動物紋樣極其豐富,造型雄厚古樸,非常適合課堂教學。用“S”線方法畫動物,可以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握造型規律,創造出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不同的水墨動物。如在《雙頭鷲》一課中,“雙頭鷲”是徐州漢畫像石館館標,抓住特點,身體中鋒用筆雙“S”線表現,翅膀側鋒用筆,一邊四筆,簡潔大方,整個形象為寫之。在教學中,還可以運用濃破淡或淡破濃的筆墨技巧來完成作品。當然,筆墨的技巧是多種多樣的,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作品加以拓展創造,加強水墨的表現力,讓學生在玩中掌握水墨的語言,從喜愛玩到會玩,處處感受到中國畫筆墨的神韻,潛移默化地進入審美自覺。
三、泥板水印表現,版畫韻味天真拙樸
泥板水印,就是通過泥板制作淺浮雕,用水粉、墨汁印刷的版畫。在教學中,先欣賞漢畫像石拓片。拓片是先把宣紙浸染濕,覆于畫面,然后用毛刷把紙刷平,使其完全與石頭相貼合,等到紙上的水分揮發到適宜的濕度時,用拓包蘸墨把石頭上的物象拓印下來,拓完后,從畫像石上揭下來的紙就稱之為漢畫像石拓片。石頭上的美通過拓印顯現出來,拓片上的黑白美是藝術的再創造。水印美是通過凸凹不平的版面來表現的,所以制版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泥板作底板,要比木板簡單易操作。制版時可以運用鉛筆、塑料刀、手指等多種工具,運用線刻、塊面、挖留、添加、印模等方法,陰刻、陽刻相結合,印色時主要是單色印制,要掌握好水分的多少。學生在學習時,興趣濃厚,印制作品豐富多彩。感受水印版畫的刀味、水味和韻味。
四、剪刻紙表現,藝術作品率意神韻
“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倍鸥Φ倪@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剪紙藝術的魅力。徐州剪紙具有北方剪紙藝術渾厚、樸拙的特點,剪紙藝人不須起稿、參照,大多根據生活感受及印象,胸有成竹地直接剪出,有大刀闊斧的率意神韻,有精細繁密隨心所欲,作品栩栩如生,充滿生機。徐州剪紙像漢畫像石一樣豐滿而富有神韻,可以說是漢代精神的再現,體現我們民族在兩千年前就具有的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它氣魄宏大,勇于開拓,是一種崇尚陽剛之美的大氣磅礴的時代精神,漢畫像石剪紙正滲透了這種精神。
如在《雷神出行圖》一課中,圖中雷神生羽,雷車的馭者也生一羽,牽引雷車的又是生羽之虎,雷神所乘之車是漢代人獨創的可以“辟惡鬼”用以升仙的交通工具“云氣車”。整幅畫像充滿了飛仙的氣氛。圖中有很多形象:人、魚、虎、云氣等。剪時抓住主要特點,魚的造型像一片樹葉,虎的造型較復雜
,但仔細觀察,頭和身體像一個“S”形,中間裝飾一些鏤空的線,尾巴是細“S”形,四條腿向前曲。同學們剪出的漢畫動物栩栩如生!好像我們回到了兩千年前。民間剪紙是歷史文化內涵最豐富的民間美術之一,它與漢畫像石的結合豐富了剪紙的藝術語言,呈現出漢畫像石藝術的新形式,其價值遠遠超過了剪紙本身。學生通過剪貼,能從中領會到豐富的哲學、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內涵,為將來的藝術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創意漢畫教學多樣化,豐富了鄉土美術教育的內容,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漢畫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審美情趣,感受到了兩漢四百年漢畫像石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無窮的魅力。漢畫像石藝術奠定了中華民族性的基礎,開創了中國審美文化的嶄新篇章。
作者:王甲強單位:徐州市賈汪區賈汪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