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學習中心民族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民族文化傳承對人的道德影響功能
1.1.1培養民族道德情感在迪慶藏族仁安社區,社區居民大都是藏民,人們都保持著濃濃的“深情厚誼”,這與藏族傳統道德文化中人際道德的影響分不開。通過在香格里拉仁安社區學習中心的民族文化傳承,個人對本民族的史詩、傳說、神話、故事、傳記、小說等的了解,使個人在思想道德上有所提升。通過這些歷史文獻的講解,不僅傳承了本民族優秀的文學作品,而且可以培養民族地區的民族道德情感。而宗教儀式、婚姻和喪葬儀式、傳統節日等,實際上具有對年輕人進行教化的觀念灌輸的作用,對祖先和父母、族人及部落、生死觀念的態度和認識等,也是在文化傳承過程中逐步確立起來的。在節慶活動中,歌舞的表演更是激發了藏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歌頌,當仁安社區的居民繞著鍋莊跳起舞蹈、相互而視的時候,身臨其中者會被每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情感所感染。同樣,在仁安社區學習中心的誦經活動,提升了人們的道德觀念,這些都增強了迪慶藏區人們熱愛本民族的道德情感。
1.1.2培養民族心理素質從氣質、性格與行為特點來看,藏族具有豪邁豁達的特點,這一特點在仁安社區同樣可以清晰的表現出來。藏民族文化的民族性,通過民族成員的心理素質是較容易把握的,因為它主要通過風俗習慣這些外顯的行為模式來體現出來,而風俗習慣又是最為直觀的,迪慶香格里拉仁安地區的藏民族意識常常就與藏傳佛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迪慶藏族地區居民共同的宗教信仰維系著仁安社區藏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這方面在迪慶藏區藏族等民族最為突出。每逢當地的宗教儀式活動,仁安社區的男女老少都會帶著貢品到寺廟進行拜佛燒香,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每天必做的事情,也是在自家佛堂,對佛主進行跪拜,祈禱,說明宗教感情在民族心理素質上起著重要作用并支配著仁安藏族居民的民族意識。
1.2民族文化傳承對人的智力影響功能
民族文化傳承對人的影響功能體現在對人的智力因素形成上。人的觀察、記憶力、思維能力等各種智力因素主要并非先天形成的,而是通過后天的社會實踐逐步發達起來的。仁安社區學習中心通過對社區內的孩子進行藏族歌舞的傳授,對人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及對情感的豐富上都有很大的幫助。社區學習中心的居民都能聽到藏族音樂就跳起舞蹈來,有的甚至即興而跳,即興而唱,這些民族文化的傳承,使迪慶藏區的藏民在觀察力、記憶力以及想象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用來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維的直接體現,人的思維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而提高并得以完善。仁安社區學習中心作為民族地區的社區中心,以傳承民族語言為主要任務,學前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與語言能力的發展緊密相關,無論是語音正誤、詞匯積累,還是用語句表情達意,都反映和制約著思維的發展變化。在仁安社區學習中心的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容中,有對當地藏族童謠的學習,兒童對事物有了初步的認識。從童謠簡單明了的語言中也學會了初步的概括能力,促進了其思維從感知階段、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的過渡,仁安社區的學前兒童在聽普通話方面要比當地的藏民快很多,他們甚至可以給成人做漢語和藏語的翻譯,思維非常敏捷。
1.3民族文化傳承對人的體質影響功能
民族文化傳承對個體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功能就是使個體的體制增強。通過對民族歌舞、民族工藝、民族傳統的農耕操作等文化的傳承,使受教育者在習得這些民族文化過程的同時,個體身體的健康狀況得到良好的提升。在仁安社區學習中心的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容中,社區內的學前兒童每天學習和練習藏族的歌舞,社區學習中心還經常組織這些兒童去寺廟參加拜佛活動,這些民族文化的傳承內容,都對仁安社區學習中心的受教育者的身體體能的增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過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仁安社區學習中心的兒童體制普遍要好得多。
1.4民族文化傳承對人的美育影響功能
美育,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的情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仁安社區學習中心通過對部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組織各種社區藝術活動,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環境,培養社區成員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感與能力,完善社區居民審美的心理結構。每當逢年過節、歡慶豐收的時候,仁安社區各村的人們聚集到一起,唱歌跳舞,搭配藏族的傳統服飾,增加了人們的審美觀念。同時,社區中心的孩子們通過仁安社區的美術和音樂的學習,也提升和陶冶了孩子們的高尚情操,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在仁安社區學習中心的展覽墻上可以看到,孩子們繪制的各種景色的圖畫及手工作品,這些作品形象的展現出藏區的生活和景色,提高了孩子們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并使社區學習中心的受教育者具有了鑒別美丑。
2仁安社區學習中心民族文化傳承的主要社會功能
2.1學習中心的民族文化傳承的政治功能
2.1.1民族文化傳承特有的教育教化功能社會通過教育將前人所積累的生產和生活經驗、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科學技術和人文知識等,有計劃地傳遞給下一代人。正是由于教育活動,人類的文化才能夠一代又一代地承接下去而不致中斷。也正是基于這一基本功能,人們認為教育具有永恒性,以至于有的教育辭書把教育定義為“人類傳遞文明的手段”。仁安社區學習中心主要的教育內容為藏族語言文字、藏族傳統歌舞和藏傳佛教內容的傳授,并且仁安社區學習中心幼兒園在進行五大學前領域的學習中,將藏族文化融入其中,用舞蹈、講故事、學習藏族語言、做墻飾、戶外教育活動、親子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并教導孩子穿民族服裝,學習民族歷史,學習本民族信仰的藏傳佛教,這些學習內容增強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通過這些藏族傳統文化的傳授,使社區內的學前兒童懂得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謙虛禮讓等做人的道理,同時仁安社區學習中心對成人的宗教傳授,包括經文掃盲,藏文掃盲等教育活動也增強了成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加了仁安社區的居民凝聚力。社區學習中心的教育內容,通過規范的運作情況,自下而上有效地對社區居民進行思想引導,通過社區學習中心培養的居民和在社區中心舉行的各種文化活動,對構建仁安社區價值觀和規范社區居民道德觀念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1.2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功能仁安社區幼兒園在未建成之前,小朋友們經常會在外邊聚集打架、在路邊玩土等,給社區的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仁安社區學習中心建立之后,隨著幼兒園功能的發揮,社區居民逐漸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發展建設中,為幼兒園投工投力進行環境改造。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家長運動會、親子活動、文藝表演和家長會,這些活動使仁安社區內的村民喝酒、賭博現象得到有效控制,仁安社區的村容村貌也得到極大的改善。通過仁安社區學習中心對民族文化傳承內容的學習,提升了村民積極參與教育并得到自我提升的機會。
2.1.3加強民族團結和社區居民的情感聯系功能民族文化提供了一種整體的生存和行為模式、價值觀念,規范著民族群體成員價值取向、思維和行為,以禁忌的方式警戒著對社會的越軌行為,通過這些,來實現群體的凝聚,調整成員之間、成員與整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仁安社區學習中心,通過組織社區成員對其進行藏族文字、語言、藏族歌舞、藏傳佛教等的傳授,使社區內的藏族居民團結互助,具有加強仁安社區居民團結和情感聯系功能。通過對社區內成員進行佛教講經內容的傳授,社區居民在每年的幾次大型佛經講座中集中到一起,不光學習佛經內容,還組織參加學習的社區居民唱歌跳舞,在歡快的氛圍中加深了社區居民間的友誼。在仁安社區,如果有任何一家有需要幫助的事情如結婚或者死人的情況,社區內的居民都會積極的給予幫忙。每年社區學習中心組織各種民族文化傳承的活動,社區居民都會踴躍的參加,甚至周邊村子的居民也會主動來參加活動,不僅使仁安社區內的藏族居民團結友愛,還帶動了周邊村莊的居民團結。
2.2仁安社區學習中心的民族文化傳承的文化功能
2.2.1民族文化的認同、整合、同化功能仁安社區所在的民族社會中,藏民族文化以其具體的政治、經濟等組織形式、組織結構、婚姻家庭結構、親屬稱謂、等級排列、行為方式、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內部的運行環境,決定了整個仁安社會的秩序化與制度化。在不靠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仁安社區群體中,相互的連接除了地域的接近外,就是靠傳承的民族文化來達到群體成員之間的認同和凝聚、整合和同化的。仁安社區主要是藏族居民居住的地區,社區內藏族居民互相來往,團結友愛,而新加入的其他民族的成員也會逐漸地通過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來融入仁安民族社會。
2.2.2民族文化的審美和娛樂功能審美功能是伴隨著人類意識活動一開始就出現了,并且與其他文化功能混合在一起。在仁安社區學習中心,民族文化傳承中包含的民俗活動和文體游戲的進行都能將社區內的居民聯系在一起。在娛樂活動的進行中,歌舞的影響內化到個體身上,然后他在活動中和他人互動時又將自身的變化展現出來影響他人。文娛活動的主體既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被教育者。人們在參加和觀看表演的過程中,既體現出了民族文化的娛樂功能,又給人帶來美的感受。民族傳統的服裝和打扮,配合著優美的傳統歌舞,在這些民族文化傳承的過程中,給仁安社區居民增添了歡樂,充分地展現民族文化傳承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審美和娛樂功能。
2.2.3宗教信仰和習俗規范的功能迪慶藏族傳統文化自古便與宗教難分難解,宗教文化是它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否定了宗教文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否定了迪慶藏族傳統文化。在藏族的文化中,宗教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仁安社區學習中心民族文化傳承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對藏傳佛教的傳承功能。迪慶州是藏族自治州,也是云南唯一的一個藏族聚居的區域,這里的藏民都虔誠的信仰藏傳佛教。仁安社區學習中心也以傳授佛教內容為己任。在社區內,不僅開設學前兒童的佛經誦讀內容,還會不定期的組織社區內的成人居民學習佛經內容。在課余時間,社區學習中心還會不定期的組織幼兒園的兒童到附近的寺廟進行燒香拜佛。重大節慶的時候,社區學習中心會組織社區居民到迪慶著名的寺廟松贊林寺進行燒香拜佛活動,并且觀看寺廟中舉行的各種佛教儀式。通過這些社區學習中心組織的宗教活動,使仁安社區的藏傳佛教更好的保存下來,加強了社區居民的凝聚力,并且佛教的理念使仁安社區社會更加的和諧穩定,人們淳樸善良。
作者:張玲玲李勁松單位: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