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新聞報道失真與改善范文

新聞報道失真與改善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聞報道失真與改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應知道的基本準則。但隨著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來臨,為我們帶來種種益處的同時,也泥沙俱下,帶來很多弊端。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媒體或個人為追求眼球效應,追求商業利益,不惜制造新聞噱頭、制造假新聞。新聞失真,長久下去,必將媒體推向一個尷尬的境遇:媒體公信力受損。

[關鍵詞]新聞失實;利益;制約;職業道德

所謂新聞失實,是指新聞報道脫離和違背客觀事實未能反映事實真相的現象。新聞失實一般分為故意失實和非故意失實兩類。虛假新聞成了新聞傳播中的一個痼疾,新聞傳媒的信譽和新聞工作者的形象,也因此受到嚴重損害。

一、虛假新聞的主要表現形式

1.政治需要,公開造假

從歷史上看,重大的失實報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而“左”的思想路線往往是新聞造假的理論依據,也是產生虛假新聞的重要原因。、“”一伙在中鼓吹什么“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提出“事實要為政治服務”,而且主張“只要是政治需要,事實沒有的可以加上去”,等等。這些謬論成了中新聞造假的“理論依據”。在我國的新聞隊伍中,現在仍有一些人依然習慣于過去的思維方式和報道方式,以“政治需要”為借口,不講客觀事實,不計傳播效果,任意地制造典型,編造新聞,搞虛假報道。

2.宣傳典型,任意拔高

產生虛假新聞的社會原因主要表現在黨風和社會風氣不正。例如,一些領導干部愛聽恭維話,好大喜功,任意拔高。只希望報道自己的成績、功勞和經驗,容不得批評意見。這就造成了許多新聞媒介常常只報喜不報憂,只講成績不講問題的情況,使得群眾產生了一種新聞報道不真實、不可信的總體印象。社會上存在的拉關系、走后門等不正之風,對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也有很大影響。

3.唯利是圖,弄虛作假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化傾向侵蝕媒體,一些媒體和個人為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惜犧牲新聞的真實性,片面的吹噓,夸大,甚至為追求利益不惜造假。湖南平江縣電視臺記者吳華散播發現“華南虎”的消息,經林業部門調查,確定是當地石牛寨風景區投資商伙同縣旅游局局長、縣電視臺記者吳華和石牛寨風景區負責人為了制造轟動效應,不惜造假策劃上演了“疑似華南虎”鬧劇,在全國引起了較為惡劣的影響,也嚴重敗壞了新聞記者在人民群眾當中的形象。

4.捕風捉影,求新求奇

這些年,全國乃至全球的媒體發展迅速,數量大增,競爭加劇。為了爭奪受眾,擴大發行量,吸引更多的廣告,幾乎沒有一家媒體不想搶首發新聞、搶獨家新聞、搶可讀性強的新聞,這給虛假新聞的出籠提供了可乘之機。出于利益的驅動,為了追求所謂的轟動效應,搶奪第一手獨家新聞,制假者樂此不疲地去獵奇、追逐聳人聽聞的消息,目的就是為了遏盡所能吸引更多受眾的眼球。07年十大假新聞中的《河南新鄭市原副市長李兆才出獄后賣燒烤》,是四川《廉政瞭望》雜志為迎合受眾獵奇心理的需求,在沒有向有關方面證實的情況下,就刊播了這條新聞,造成全國許多網站轉載。

5.傳播途徑泛濫,缺乏監管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聞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廣泛,尤其是近幾年來網絡和通訊業的新起和發展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新聞傳播的重要途徑,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超過了傳統的電視、報紙、雜志。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的新聞傳播途徑的出現,其監管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問責制度不完善。網絡中人的身份真實性問題,網絡實名制問題還在進一步探討,其次網絡、手機新聞更多是依靠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來公布的,為其作假提供了便利,也為考證這一事件的真實情況加大了難度。

6.行業素質下滑,管理缺失

隨著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各路媒體為了更加及時、快捷、大信息量地獲取新聞,招收了大量新人擴充到記者隊伍中來,其中許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聞媒體的各種基本操作規范,有時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識性知識的儲備,當然就更談不上具有更高層次的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記者職業素養、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了,使得龐雜而混亂的新聞記者隊伍職業道德水平整體下滑。

二、防止和克服新聞失實現象的對策

1.建立新聞批評體系

由新聞界的專業人士,同時包括一些適當的外界人士。發起組織獨立的新聞批評機構。這個新聞批評機構必須擔負起監督媒體的責任來,受理群眾對新聞工作的意見,如關于新聞報道不公正或是有造假新聞或其他毛病等。如果該機構發現被指責的報刊確實有問題,它就把發現的情況公布于眾。雖然這對犯有過失的編輯記者或刊物并不是什么判決或處罰,但它卻能激起公眾對這樣的編輯記者或刊物進行譴責。對遏制虛假報道起到一定促進作用。當然為了支持新聞批評機構的工作,新聞界也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專業性的新聞評論雜志,這些新聞評論雜志定期對新聞工作者及整個大眾傳播工具的狀況進行職業性評論,并向大眾提供報告。

2.加強職業倫理道德培養

搞好新聞報道及防止假新聞的主要保證還是要有品格端正、具有良知、新聞素質高的新聞工作隊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發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堅持唯物主義辯證法,保持冷靜頭腦,防止片面性。新聞記者要恪守新聞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提高記者的道德修養,關鍵在于提高記者的作風。選擇了記者這一職業,就要無愧于記者的光榮稱號。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牢記新聞工作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經濟建設中心工作服務的宗旨,愛崗敬業,求實創新。所以說,加強新聞從業者的道德素質及其新聞專業素養的教育是杜絕假新聞的關鍵。

3.建立健全法規加大懲處力度

當假新聞被揭露,除了遭到輿論的譴責外,對于造假者,一般處理辦法是扣發稿酬、在媒體曝光、暫時封殺其“作品”,這種監督和懲戒機制缺失,結果就導致對教育后的效果檢驗和行為監督缺少相應的手段而流于形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助長了新聞造假風氣。因此杜絕虛假新聞,既要依賴新聞記者和媒體的職業道德自律、新聞行業從業規范的約束,同時也需要一種他律,即新聞法規。我國快速發展新聞事業在呼喚一部專門的新聞立法,呼喚一部有可操作性的法規來遏制假新聞的制造者,通過立法來進行強制性制約,使中國的新聞事業走上符合新聞傳播規律的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新晨

4.規范新聞傳播途徑

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的傳播途徑在帶來一定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很多負面影響。政府應當,積極引導,依法管理。強化其社會責任意識、公共空間意識和消費者的權益意識。技術上應強化其有害性傳播行為的遏制。

同時通過加強對傳播媒介所有制形式的規范,對媒介活動進行法制和行政管理,限制或禁止某些內容的傳播,對傳播媒介的發展制定總體規劃或實行國家援助。比如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實施電訊法等。通過對印刷媒介的間接控制等途徑規范新聞傳播途徑,防止和克服新聞失實現。

5.受眾加強監督和維權意識

除了作為新聞從業主體的媒介要加強自身的建設外,作為媒介受眾也應加強監督意識和維權意識。20世紀70年代以后,媒介壟斷化趨勢加劇,民眾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識提高。任何民眾個人和弱小群體都擁有知曉權、傳播權、對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權、接受媒介服務的權利,受眾要加強其監督和維權意識,通過加強個人信息的反饋,結成受眾團體,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通過影響媒介的銷售市場來制約媒介活動等加強媒介的監管遏制新聞的失真現象。

總而言之,堅決制止、杜絕虛假新聞是黨和國家對新聞工作的要求,同時也是新聞界、全體新聞工作者、全體受眾共有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朱文豐.如何更好地防止假新聞的發生.2006年9月.

[2]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論記者的職業道德修養.2005年11月.

[3]提高制假成本用法律遏制制假新聞泛濫.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8月.

[4]假新聞何以泛濫成災.新聞記者,200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网站|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看日本大片免费35分钟 | 日本一本二本免费播放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母子俩肥水不流外人田| 免费在线看污网站|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卡无|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182tv午夜线路一线路二|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无限韩国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白医生的控制欲|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国产性猛交xx乱| 欧美人与物另类|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999zyz色资源站在线观看| 女人与zozo|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爱福利极品盛宴|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香港| 粉色视频下载观看视频| 动漫无遮挡在线观看| 绿茶可约可空降直播软件| 国产99视频在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