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本科高校理工、財經等專業的必修課,學好這門課程對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有很好的支撐作用。提出了采用案例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方式,探索開設實驗課程,強調過程化考核模式,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控力。
[關鍵詞]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過程化考核模式;教學改革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數學的一個知識點多且應用廣泛的分支,一方面,它定義多、定理多、思想多,有自己獨特的概念和方法,內容豐富且抽象性強、邏輯性強,但又與高等數學聯系緊密;另一方面,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理論與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軍事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同時它也是研究生入學考試數學科目的重點內容之一。
1課程的教學現狀
目前本科高校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方式的現狀有:一是教學時數不足。課程內容包含概率論、數理統計兩部分,內容多,但是多數高校課時數嚴重不足,以銅仁學院為例,開設4學時每周的專業較多,但也不乏開設2學時、3學時的專業,這樣對學生課后的復習、練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開設學期不合理。以銅仁學院為例,財經類專業開設學期有大一第二學期,大二第二學期等,開設學期均不相同。大一第二學期開課,學生還未學習完高等數學下冊就要利用重積分來計算概率論的題目,課程設置上不合理。而大二第二學期開課,學生高等數學已經學習完一個學期,學生很多數學知識點已經遺忘,導致學生學習難度也加大。三是成績比例構成不合理。大部分高校的總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僅包含到課率和課后作業,對學生的過程化考核偏少,導致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課后不熟悉知識點。
2教學改革的建議途徑
針對目前的教學現狀,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在基礎課學時相對減少的形勢下,為尋找符合本科學生專業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特提出以下建議途徑:
2.1案例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一門實際應用較強的課程,無論是概率論部分還是數理統計部分與實際問題結合都較為緊密。以區間估計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問題講解,例如以本班學生為樣本利用區間估計的理論去估計整個學校學生的身高區間及體重區間。然后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要求學生課后討論,課堂講解出本組的成果,形成翻轉課堂的模式。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有助于改觀學生對數學類課程枯燥性的印象,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2.2探索開設實驗課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作為一門基礎課,同時與其他領域交叉較多,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滿堂灌”,各高校應當積極探索實驗課程,嘗試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故在教學設計時,教師應當根據所教授專業的教學大綱及課時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及課時計劃,增加實驗課時。以假設檢驗為例,實驗目的是掌握利用Excel求單個正態總體均值的假設檢驗等,在實驗過程中只需調用IF函數即可完成檢驗。同樣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由學生自己操作完成并排代表講解,不但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2.3強調過程化考核模式
由于大學校園的寬松環境,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普遍偏低,且課后復習、課前預習等效果也不理想,學習的主動性不高,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壓力陡增。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過程化考核模式,提高平時成績比例(例如提高到40%—60%),在課后作業及考勤的基礎上再增加平時成績考核模式,例如增加隨堂考試(占比20%)、撰寫小論文(占比20%)、案例分析(占比10%)、分組討論(占比10%)、實驗考核(占比20%)等平時成績考核方式,以加大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把控。
3結語
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采用案例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探索開設實驗課程,強調對知識點的應用;強調過程化考核模式,提高平時成績比例,豐富平時成績考核方式,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控力。
【參考文獻】
[1]李志英,劉偉.“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4):10+13.
[2]張雪飛,鞠桂玲,閔祥娟.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堂教學效果提高策略[J].信息系統工程,2018(06):175-176.
[3]林鵬,朱志雯.新工科背景下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9(28):140-141.
作者:王娟 單位:銅仁學院大數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