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證據的效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企業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不同于傳統財務會計信息、管理會計信息,也與企業戰略管理會計信息有別,貫穿于企業應對反傾銷過程始終。通過對反傾銷訴訟程序與應對流程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具有反傾銷預警、舉證、抗辯的功能,在其效用實現過程中體現了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的證據屬性。現有研究多從應訴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結構,質量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展開,相關的其他研究較少。因此,針對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證據效用實現問題,基于研究邏輯,構建模型,運用數據檢驗的實證研究,能夠補充并豐富應訴反傾銷會計信息領域的研究。
一、邏輯假設的提出
按照顏延(2003)等學者的認識,某種意義上反傾銷并不僅是普通的法律訴訟,而是發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會計糾紛。通過對國際反傾銷運作流程分析,發現提起反傾銷與應對反傾銷的整個過程中,反傾銷調查當局都要求涉案企業提供相應會計信息,為最終傾銷確認、傾銷幅度計算,以及反傾銷稅率裁定提供相應參照信息。比如反傾銷問卷調查的內容、反傾銷實地核查都是通過涉案企業提供會計信息,對企業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情況,進行準確還原與復制,了解企業真實生產經營情況。另一方面,涉案企業也總是將提供相關會計信息作為會計舉證與抗辯的重要渠道。可以說,會計信息已經成為反傾銷調查當局與涉案企業雙方,在反傾銷與應對反傾銷過程中爭論與考量的焦點。應對反傾銷要求涉案企業具有一套適當的程序,對自身生產情況進行精確的復原,并能夠以會計信息的語言形式清晰的反映,向反傾銷調查機構舉證與抗辯。正如劉愛東(2008)等學者認為的企業應對(包括規避)反傾銷的成敗,取決于應訴企業快速響應的態度和所能夠提供會計信息(或會計數據)的支持效力。由此,基于出口企業應對反傾銷視角,許多學者如李洪、吳國燦(2010)認為應對反傾銷過程中,會計信息由于詳細反映了企業日常經營業務,而成為最重要的法律證據。反傾銷調查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出口企業及時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會計信息和資料,作為強有力的抗辯證據,良好的會計信息支持是企業應訴成功、維護正當權益的關鍵。應訴反傾銷的勝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包括企業組織結構、生產經營一般情況、涉案產品在第三國、起訴國與國內市場銷售情況,以及涉案產品生產要素與成本等相關信息。王重文(2006)與吳國燦(2004)甚至認為沒有企業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信息,反傾銷就缺乏根本性的依據。規范的會計信息是出口企業爭取市場經濟地位和個案待遇的重要保證;準確及時的會計信息是應訴國外反傾銷的重要抗辯證據。因此,本研究認為會計信息是反傾銷與應對反傾銷的核心內容,出口企業所提供的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具有證據屬性,應對反傾銷會計證據效用的實現依賴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可提出假設: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對應對反傾銷成效具有正向支持作用。可通過此假設檢驗來驗證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的證據效用。
二、變量與模型設計
會計信息質量評價須以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為依據。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是會計信息所應達到或滿足的基本質量要求。企業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作為新興的會計信息類別,關于其質量問題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與研究,王仲兵等專家對此展開了熱烈討論,學者們就如何衡量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探討。如袁磊(2003)認為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包括可采性,也就是所提供會計信息必須被調查機構認可,還包括可靠性、相關性、一致性和及時性;顏延(2004)提出可比性與公允性才是反傾銷會計信息最核心質量特征;徐珂芝(2005)將要求會計證據與訴訟中待證事實相關作為反傾銷會計信息主要特征。王仲兵(2006)更全面提出反傾銷背景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層次結構,認為可采性、可比性、可靠性、相關性、及時性與一致性構成了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本研究對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與要求進行。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認為,可從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的可采性、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及時性五個方面對信息的質量進行測度與衡量。關于應對反傾銷成效的測量,通過對各國反傾銷運作法律規定與實踐案例梳理分析發現,反傾銷涉案企業得到的裁決結果無非是申訴方撤訴、價格承諾、無損害結案,或者被征收反傾銷稅幾種情況。以上各種裁決結果的獲得雖是復雜多因素運作的結果,但均與企業會計舉證信度與抗辯效度等努力程度相關。因此,可選擇將涉案企業所得到的裁決結果作為測度變量。反傾銷裁定不僅與涉案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相關,還是多種復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學者們就反傾銷裁決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許多客觀變量都會產生影響。比如,反傾銷案件裁決期間,如果進口國的失業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升也會促使反傾銷調查當局,出于反傾銷政治性考量,做出不利于涉案企業的結果;如果在裁決期進口國企業被提起反傾銷的案件數比上一年度出現增長,也會刺激反傾銷調查機關出于貿易保護的目的,做出不利裁決。因此,引入上述影響反傾銷裁決因素的變量作為控制變量。綜合上述分析,可確定測度變量。1.解釋變量解釋變量為會計信息質量,可采用會計信息可采性、會計信息相關性、會計信息可靠性、會計信息可比性、會計信息及時性作為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的具體度量指標。2.被解釋變量應對反傾銷成效作為被解釋變量很難進行直接度量。因此選用了反傾銷案件裁決結果作為替代變量,通常裁決結果有撤訴、價格承諾、無損害結案,以及征收反傾銷稅。3.控制變量本研究采用會計信息作為唯一的解釋變量,但是應對反傾銷成效,即反傾銷案件裁決結果是由多個復雜因素決定的,因此引入反傾銷案件裁決期進口國失業率是否出現增長、反傾銷案件裁決期進口國企業被提起反傾銷的案件數是否出現增長作為控制變量。各變量及變量定義如下表1所示。表1變量及其定義被解釋變量反傾銷裁定結果,包括反傾銷撤訴、價格承諾、無損害結案都反映出企業通過積極爭取獲得了明顯了應對反傾銷成效,認定對具體案件而言撤訴、價格承諾、無損害結案視為否定裁決,設為0;而對于征收了反傾銷稅的判定視為肯定裁決,設為1,即{征收反傾銷稅}=1。解釋變量可采用Link-ert-5級刻度量表度量,可具體企業提供會計信息及應對反傾銷狀況度量。控制變量SYL視為啞變量,如果反傾銷案件裁決期,進口國失業率出現了增長,則變量取1,否則取0;控制變量AZ,如果反傾銷案件裁決期,進口國產品被提起反傾銷數比照上年出現了增長,則變量取1,否則取0。根據變量定義與特點,可構建Logit回歸模型,實證檢驗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證據效用實現情況。上述模型中β0作為常數項,β1、β2、β3、β4、β5、β6、β7分別為5項解釋變量與2項控制變量的系數,ε為方程殘差項,包含了其他一些影響反傾銷裁決結果的因素。
三、實證檢驗
1.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本研究根據案例信息采集全面性,獲取涉案企業基本情況,比如企業會計制度是否完善、會計基礎工作是否扎實、會計機構與人員配置是否合理、企業是否聘請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外部審計、內部會計控制是否完善,企業應訴過程是否及時提供了符合調查當局需求的相關信息等基本狀況。依據案例完整性,篩選了2016年-2019年期間國外對華反傾銷裁決的72件案例作為研究樣本,并邀請本課題組的4名專家結合案例中具體情況,對各涉案企業的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進行具體測度,選用linkt-5級刻度度量,打分,求其均值作為解釋變量相關數據,其他被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來源于國際WTO網站以及反傾銷裁決國的政府網站,并經再加工生成。通過邀請專家以及各案例應對反傾銷狀況為基本依據,對各涉案企業所提供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為考察對象,對其質量進行相應的打分,取其均值,進行處理,獲取并生成相關原始變量。2.樣本統計描述通過對樣本數據進行整理,運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以及控制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發現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各測度指標變量,最小值達到0,最大值為5,表明各指標內差距較大,但從其均值與標準差看比較趨中,也就是說在各案例中各指標對應對反傾銷作用的表達并沒有太大變化,相對穩定。但并沒有描述清晰反傾銷裁定結果與會計信息質量及其他各變量之間具體關系,應做進一步分析。為了解各個變量之間相關性,選擇各數據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見下表2所示。上表顯示,反傾銷裁決結果、應對反傾銷時所提供會計信息的可采性、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及時性,以及裁決期進口國失業率是否出現增長、裁決期進口國產品被提起反傾銷數是否出現增長各個解釋變量、被解釋變量、控制變量之間相關系數較低,且大多通過了顯著線檢驗,說明各個變量之間并不存在相關關系。3.Logit回歸分析以選取的72件案例經過專家打分得到的解釋變量各數據,以及各案例涉案產品相對應的裁決結果為被解釋變量,以反傾銷裁決期進口國失業率是否出現增長、裁決期進口國產品被提起反傾銷數是否出現增長作為控制變量,帶入已設置Logit回歸分析模型。可得到模型分析結果。RSquare系數0.48,AdjustedRSquare系數為0.457,這兩者綜合起來反映模型的總體擬合效果,通常越接近于1越好,本研究結果雖然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還是在可接受范圍內。這是因為反傾銷裁決是一個非常復雜多因素的結果,即便剔除了本研究引進的控制變量,仍還有許多變量無法量化產生影響。根據計量經濟學理論,當樣本量大于30時,可認為是大樣本,這也會造成RSquare值比較低,所以本研究認為這樣的回歸判定系數并不會影響研究的準確性。而且,經過檢驗Durbin-Watson值為1.798,接近于2,說明了模型中被解釋變量不存在自相關關系,誤差項較為獨立,可以用線性關系描述各變量間的關系。回歸系數結果如下表3所示。在回歸分析時,多重共線性問題一般可以通過運用Toler-ance、VIF評估。當Tolerance介于0,1間時,指數越小表明某一被解釋變量與其他解釋變量相關程度越高,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VIF指標越大多重共線性越嚴重。本研究結果,各變量容忍度在0.9以上,VIF是1-1.1間,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此外,各解釋變量回歸系數t值均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表明會計信息質量與反傾銷裁決結果具有顯著正相關線性關系;控制變量SYL回歸系數t值也通過了5%水平檢驗,表明在反傾銷裁決期如果進口國失業率呈上升趨勢,與涉案企業反傾銷裁決結果也呈現出正相關性;控制變量AZ回歸系數t值也通過了5%水平顯著性檢驗,也表明了在反傾銷裁決期如果進口國產品被提起反傾銷數呈現增長,與應對反傾銷裁決結果也是呈現了正相關性。根據上表各系數可到以下方程模型。
四、研究結論
經由上述研究發現,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與反傾銷案件的裁決結果具有重要的正相關性。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質量可以通過信息可采性、可靠性、及時性、相關性、可比性五項指標進行測量,反傾銷案件裁決作為被解釋變量可根據裁決結果分為申訴方撤訴、價格承諾、無損害結案,或者被征收反傾銷稅等幾類。實證數據檢驗結果顯示,各變量中會計信息的可采性對于反傾銷會計裁決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的及時性、相關性、可靠性與可比性,這樣的實證結果也驗證了上述文中的理論分析,證明了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具有的證據效用,同時揭示出企業為了盡量獲得有利的裁決結果應加強規范日常會計工作,注重企業應對反傾銷會計信息的生成流程,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從而提高企業反傾銷應對成效。
參考文獻:
[1]李健.反傾銷會計研究綜述[J].求索,2006(4):101-103.
[2]李洪,吳國燦.應訴反傾銷的會計信息支持與會計維權對策[J].宏觀經濟研究,2010(4):43-47.
[3]令媛媛,黃美娟.會計信息質量評價體系的發展過程與研究成果-文獻回顧[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4):21-24.
[4]陳林榮.應對反傾銷會計防護能力綜合評價研究[J].商業研究,2011(6):80-83.
作者:趙金玲 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