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行業模式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農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通過互聯網+農業方式的廣泛應用,能夠極大促進農產品銷售,提升農業發展效益。本文將就“互聯網+”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進行一定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
一、引言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經濟也進入到了新的發展時期。隨著互聯網+模式的廣泛推進,互聯網+農業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這也正是電子商務同傳統農業兩者間的良好融合。目前,有更多的農民已經在觀念上有了較大的轉變,愿意將自己所生產的各類農產品放在微信以及淘寶等平臺當中進行銷售,并獲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效。在此過程中,做好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需要采取科學的措施,更好地推進物流發展。
二、發展現狀
所謂農產品電子商務,即是在農產品物流、生產以及交易環節對現代商務模式以及互聯網技術進行應用,在具體活動當中以在線的方式、收集相關農產品信息,最終在網絡平臺中實現成交目標。通過農產品電子商務方式的應用,則能夠實現對農產品需求與供應商間的有機結合,不僅能夠較好解決農產品在銷售方面存在問題,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提升農民的利益。目前我國農產品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具有以下的特點:第一,在農產品交易中,農產品相關服務處于不斷完善以及發展過程中;第二,在行業發展中,電子商務網站不斷出現,數量較多,且存在一定的兩極分化情況;第三,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中,不僅僅局限在本土地區,且向著境外銷售方向發展,且具有較好的發展趨勢;第四,在不同區域當中,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內陸地區在發展方面相對落后,更多的是在經濟發達區域聚集。目前雖然我國農村的電子商務具有較快的發展態勢,但在具體交易額貢獻方面還存在不足,在此情況下,如何能夠更好地實現農產品向經濟利益的轉化,對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具有較高的價值與意義,也是未來我國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當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三、模式特點
在新的互聯網+時代中,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重視質量。在以往農業發展中,更多的是重視農產品的數量,導致很多地區都積極種植高產作物。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農產品質量也具有了更高的關注度,食品的質量與安全更是我國保持穩定的重要保障。在互聯網+時代中,既需要能夠充分把握產品質量,從農作物開始的生產環節到物流環節都需要能夠保證過程的透明性,同時又要加強各環節控制,在使農戶對于農產品具有更強了解的基礎上保證產品質量。第二,綠色健康。在互聯網+背景下,也為消費者提供了具有更為透明特征的監督機制。在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因相關環節缺少監督,則使得部分生產者在作物種植會使用較多的化學農藥,這不僅將對自身產品的口碑產生影響,而且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當今社會,人們對產品的綠色以及無公害特點具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加強監督的基礎上做好產品的營銷與宣傳。第三,重塑產業鏈。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于大數據信息也具有了較多的應用,以此將農產品流通與生產的不同環節進行了緊密的聯系,在形成新產品產業鏈的基礎上,要求對產品的先進化技術化目標實現有效融合。在以往農產品生產中,因缺乏現代科技的支撐,所具有的抗風險能力較為不足。而目前,可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生產的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在及時把握市場動態的基礎上,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互聯網+農產品的應用也是對原有產業鏈的重塑,實現新型產品模式的打造,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四、物流發展措施
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新時代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需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第一,完善配送體系。需要在原有快遞配送的基礎上拓寬業務范圍,使新構建的配送體系能夠覆蓋到我國的農村地區,解決以往物流配送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各級政府需要對直供配送以及連鎖經營等新型物流發展進行政策性扶持,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基礎上實現流通效率的提升。同時,需要聯系實際建立具有跨行業、跨地區的物流配送體系,從中心城市逐漸向周邊城市發展配送業務,也需要積極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在當地建設食品配送中心,成為第三方配送中心。如可以將當地的蔬菜、水果批發市場經營戶作為主體,做好網絡銷售中心建設,以此為基礎統一做好農產品配送,實現規模化的生產經營活動。另外,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對產業鏈進行延長,做好產品的深加工處理,如真空包裝熟食以及脫水蔬菜等。通過該方式的應用,更好地解決運輸過程中的問題,進而提升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水平。第二,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在電子商務活動開展中,做好質量體系控制十分關鍵,這就需要能夠在銷售中加強對于產品質量方面的監管,建立統一的標準、倉儲、配送以及采購的體系,其中,做好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建立是一項關鍵性內容。通過建立可追溯臺賬制度,實施在中后期進行品控檢測以及預先賠付等措施,進一步實現產品質量的控制。具體來說,即在前期農戶種植階段,需要加強檢查以及隱患排查,將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同時在中后期做好銷售的安全把控處理。以淘寶為例,如果消費者在購買時買到了假貨,那么則會由淘寶對其進行先行賠付,這就需要在未來工作當中,能夠將該項制度逐漸落實到農產品銷售當中,通過科學評價體系的建設進一步保證產品質量。第三,建立銷售分配制度。在現有營銷模式的基礎上,也可以嘗試通過以地區或者行業的方式進行抱團營銷,對網店協會的管理模式進行研究與推廣,需做好不同農產品主體利益的統籌與分配,保證利益分配制度能夠滿足各方需求。第四,建立標準化體系。在該項工作中,首先需要做好農產品的標準化認證處理,從產品的原產地做好對應的認證配套工作,以實現對作業流程的標準化目標,即通過數據指標以及綜合方式的應用做好產品質量的固化處理,以此達到產品品質的標準化目標。在此過程中,也需要能夠從規格以及工藝角度做好標準化處理,對不同類型的農產品做好調整以及定位處理。尤其是在產品的物流配送以及商務銷售等環節,則需要做好質量安全標準的建立,包括對生產過程、環境、加工包裝、運輸配送以及產品品質等標準的完善工作。對于在網絡銷售過程中獲得一定成效的單位,政府也需要給予其一定的補貼,并在農業項目方面進行必要的扶持和適當的傾斜,以進一步提升其發展動力。第五,優化產業鏈。從優化升級本地區農業產業入手,對供應鏈進行積極的優化,通過功能再造實現產地直供目標,在形成良好規模效益的基礎上,進一步壓縮供應鏈路,減少運作服務和批發環節的成本,使消費者和產品的生產者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取更大的收益。第六,加強人才培養。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人才資源十分關鍵。對此,要積極做好本地區專業性人才的培養工作,定期對農業園區以及生產經營業主、大學生村官以及創業青年等進行網絡以及電子商務相關技術的培訓,使其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電子商務從業水平。同時,也需要做好農村產品網絡銷售物流知識的宣傳工作,使得農村居民對電子商務形成更為清晰的認識,更好地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應用。此外,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相關企業建設和運維電商平臺能力水平,在提高網絡銷售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加強人才培養,通過物流企業的引導使其能夠同當地院校合作辦學,做好專門物流人才的定向培養計劃,使普通農戶也能較好地掌握網絡信息檢索方式,實現對貨物的查詢跟蹤,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物流業務。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下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來工作中,需要充分結合當地農產品特點以及市場情況,加強完善各項針對性措施,努力提升物流發展水平,更好地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為地區經濟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萬玉龍,章艷華,洪瓊,等.“互聯網+”背景下蘇北地區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J].電子商務,2017,(5):26-27.
[2]任麗娟.“互聯網+”時代河南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創新研究[J].農業經濟,2016,(9):128-130.
[3]李玉清.“互聯網+”時代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若干思考[J].物流技術,2015,(24):59-62.
作者:許媛 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